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谈地理学习中阅读动态生成培养

时间:2024-05-07

夏方才

一、学会对重点知识的摘录

教师应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并明确对预习内容要达到的目的与要求。即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领悟哪些知识,达到何种程度,教师应事先给出要求与内容。如要求把握概念、原理简析、规律性描述等,这样学生在每一次阅读时才能有侧重,知道把握什么内容,筛选出有意义内容,摘录出其精华。摘录有两大好处。一是它有利于记忆,抄写时手眼脑并用,注意力高度集中,对所抄的东西印象深刻,正所谓“眼过千遍,不如手抄一遍”二是有利于理解,摘录便于逐字逐句体会,更能深刻领会地理知识、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

同时,教师要强调阅读并不仅限于动手动笔摘录,要动脑筋思考。在反复精读、理解的基础上,有时还要大声朗读,这样才能做到摘录时有选择性,即突出重点。并非不加筛选地摘抄,那就不能突出知识的重点,难以快速、准确、高效地掌握知识。

二、学会对重点知识的批注

在阅读中进行批注,自古以来便有,谓之评点。批注是指学生进行阅读时,对知识内容进行感知,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用线条符号或简洁的文字加以标记。它的好处在于:在形式上,它能随读随写,不受约束,往往迸发出思想的火花;在作用上,它能够在每个人的知识水平、感知理解能力、悟性各不相同的基础上,有效激发其个性思维。传统地理教学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死记硬背,抹杀了学生的个性,使得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不到最大程度的释放。地理新课程改革,不管是强调提高学生素质,还是强调主体的发展,都充分体现了对学生本身、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因而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写批注,有意识地去引导其结合知识内容和生活实际进行阅读,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对学生的批注行为,教师要进行反复强化。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持续一定时间的训练,并以一定时间为间隔进行强化。教师一方面强调批注的重要性,使学生在意识上重视这方面工作,另一方面通过检查、监督学生,对优秀的批注进行公布表扬,对不做批注的学生提出批评,使之成为学生自觉、自动、自主的要求。

三、学会对重点知识的整理

学生通过教师对知识的传授、讲解、分析,对重点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要使学生真正做到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除了必要的作业与练习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即在再阅读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反思。归纳,是形成知识体系的过程,以形成掌握知识的体系;整理,是对知识取舍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中重点的进一步提炼过程,这样学习的重点将会更突出;反思,是提升自己能力的过程,是对某类问题再认识的过程,这将会更好地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以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