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天使原貌怎恢复

时间:2024-05-07

廖星星

羞云半遮,蓝纱轻裹,绿墨装点。经过亿万年岁月的雕琢,地球以其独特的容貌继续在太阳系中运动着,并创造出了智力极高的生物——人类。然而智慧者总喜欢以其狭隘的知识与万物之源对抗,从人类出现至21世纪,这短短的百万年问,天使的外衣被人类“改造”得惨不忍睹:绿墨变黄沙,蓝天渐灰蒙,碧水泛蓝藻……

终于,有识之士发出了“拯救地球,保护我们惟一家园!”的呼声。世界各国也都纷纷采取措施治理环境问题,中国也不例外,从征服自然到谋求人地和谐的转变,这确实是可喜的,但怎样治理环境问题才能让大自然真正原生态呢?

(1)莫让绿色成荒漠。在南方一些地区,人们为了在短时间内找回曾经的林涛绿海,选择了大面积种植桉树。岂不知这一来自澳大利亚的古老速生树种比较内向,不太愿接纳新朋友,以致产生“林内上不栖禽,下不行兽,间或生杂草灌木,无长树”的“绿色荒漠”效应,尽管这样的荒漠比黄沙满天让人看得更舒服,但其间隐藏着的生态隐患是不容忽视的,对物种多样性会造成很大破坏。在植树造林的过程中,应尽量选用当地树种,最好能几种树混合栽植,从而让人造林很好地与天然林融为一体。

(2)莫变植树为植数。不知是被来势凶猛的泥石流、沙尘暴、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给吓怕了,还是严峻的生态形势把人们给逼急了。总之,全国各地的植树造林工程都莫名其妙地变成了植“数”造林工程。在雨水充沛的南方地区,如果强行把大量树苗塞到一小片土地上去,或许还不至于形成“抽水机”效应。但一到干旱的大西北就不行了,由于降水少,西北地区的树木一般都比较稀疏,就拿新疆的胡杨来说,自然生长密度约为每100米。内5-10株,但一到人类手中马上就变成了40-80株。这样高密度的种植只有两种结果,一是种10株活1株,但至少还活下了1株。第二种情况是这些人工种植的树木形成一个“抽水机”,把所在地区抽得更干旱后成批地死去,造成人力、物力等各方面的浪费。可能人人都不会喜欢年年植树不见绿,惟见黄沙与槁木的结果吧,所以植树造林的过程应重质量不求数量,做到在节约中恢复生态原貌。

总而言之,把握好“原生物种,自然密度”这八个关键字,至于种树还是植草,那就因地而异了。相信如果改正造林中存在的不足,再结合对污水、大气的治理,用不了多久傲立于东方的中华大地便能恢复她那天使般的钟灵秀气!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