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左东奇
高考地理试题很多题目以热点问题作为命题的背景材料或切入点来创设问题情境,借以渗透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及区域地理知识。复习时要注重寻找热点与教材的融合点,热点问题的答案应以教材知识为中心进行知识的迁移。
一、人口与聚落
人口问题和城市化问题是当今人类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人口众多、城市化发展迅速的中国,人口问题是解决资源、能源、环境和发展问题的核心,所以该类问题在历年高考试卷中均占有一定份量。近年来的高考试题围绕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境,知识与材料巧妙结合,考查考生对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常考内容
人口增长、人口迁移、人口素质、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再生产类型;城市分布与城市区位分析、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化及其问题、城市交通、城市规划等。
2.解题方法
该类试题常给出有关图表资料,要求分析人口、城市相关问题,解答该类试题关键在于正确解读题干给出的文字、图表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对信息进行取舍、整合,运用相关地理原理、地理规律来分析、评价。
3.复习策略
复习该类问题应注意结合实例弄清相关原理和规律,如人口年龄金字塔图,人口自然增长率柱状、曲线、折线、饼状统计图,都需要透过形式抓住本质,提取关键信息解答问题。不墨守陈规,灵活应用相关原理和规律,并重视表达能力的训练,使答题规范、严谨、有条理。
二、资源与能源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人类需求的不断增加,资源短缺问题日愈严重。能源被称为工业的血液,既关乎国家的经济发展,又涉及国家的稳定和安全,还影响到国际政治经济的地理格局。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中国的能源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中国是煤炭、钢铁、粮食等资源的第一大消费国,也是世界第二大石油和电力消费大国。资源和能源问题是高考命题比较青睐的内容之一,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均有体现。
1.常考内容
资源的分布与利用;我国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及产生的问题、原因、对策;国家能源安全;世界或我国区域资源问题及对策;资源、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
2.解题方法
该类试题往往从人地关系角度以世界或我国某一热点地区、事件作为背景材料切入,考查资源概况、特点、利用、保护,多以图表分析模式呈现,或联系地质构造、工业区位,或联系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解题时应结合资源(气候资源、海洋资源、陆地资源)的分布、不同区域的资源特色、各资源的利用现状加以分析提炼,有的放矢地解答。
3.复习策略
关注以下考点: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能源资源,我国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世界及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能源安全及措施。结合具体案例加以分析,拓展思路,培养发散思维,注意运用专业术语作答。
三、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既是高考地理能力考查的学科主干知识,又是高考关注的热点内容,所占分值高、涉及面广、开放性强,是永恒的热点。
1.常考内容
环境问题的表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环境问题的分布;主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防治措施;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原则。
2.解题方法
该类试题的编制常利用文字、图表和数据隐含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外延出发,要求考生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做出分析和评价;利用气候异常、水土流失、沙尘暴、流域开发、城市化等问题作为切入点,考查环境问题的成因、解决措施;结合我国国土整治、产业结构调整、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等案例,渗透可持续发展理念等,考查方式多样,应根据具体的试题类型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解答。
3.复习策略
把握协调人地关系、谋求可持续发展这一主线,复习主干知识时结合具体地区,联系实际问题加以分析,用正确的人地观、环境观、资源观评价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做到人口、资源、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四、区域发展问题
关注我国区域发展是高考命题的一大特色和趋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2010)提出“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我国区域发展尤其是热点区域如中部崛起、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环渤海经济圈等在高考试题中屡有体现,该类试题体现“关注现实地理”的课程理念。
1.常考内容
西部大开发的条件和开发重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衰落原因与整改措施;中部崛起的区位优势;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我国区域经济联系、经济协调的主要方式(东、中、西部经济合作,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
2.解题方法
该类试题常以区域地理作为载体,综合考查区域空间定位、区域特征分析、地理规律原理应用等,涉及的知识面广,新材料、新内容多,试题灵活多变,且往往以主观题模式出现,对发散思维、语言表达能力要求高,解答时需详细阅读文字、图表资料,提取有效信息,防止只答一点不及其它或以偏概全导致失分。
3.复习策略
区域发展问题往往超出教材范畴,需要及时关注国内外热点区域的发展状况,提炼该区域发展的核心内容,并用教材主干知识对该区域进行反馈修整、归纳整理。不但要整体把握,也要微观突破,加强与其它知识的纵向联系,做到胸有成竹,在解答相关区域问题时能灵活运用。
五、区位分析
区位问题是人文地理的核心内容,包括人类空间活动与地理环境(农业区位、工业区位、交通区位、商业区位、城市区位、旅游区位等),自然区位因素(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社会经济区位因素(市场、交通、劳力、技术、政策、城市、人口等)。区位问题也是高考关注的热点问题,考查力度逐年上升,涉及面广,分值大。
1.常考内容
农业、工业、交通、商业、旅游区位,城市区位。
2.解题方法
在进行区位分析时,首先应做到全面分析和具体分析相结合,全面分析指不仅要考虑自然因素,还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不但要考虑优势条件,也要考虑限制性因素;具体分析指要针对区域特点抓住主导因素,并从各因素的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加以分析,对不同区域的区位分析要采取对比分析的方法,区分优势和劣势。
3.复习策略
对区位因素复习,首先要掌握区位因素的类型和组成要素,抓住主导性因素,把握问题实质;其次要注意各种区位因素是发展变化的,必须动态考虑。对不同类型的区位分析要分类整理、熟练掌握、灵活对比。要能把教材基本原理和规律与具体区域事例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相联系,能从多角度、多层面,运用多种方法分析和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六、文化景观与旅游
目前旅游业已成为继汽车、石油之后的第三大产业,对促进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回笼货币促进就业、繁荣市场,拉动建筑、交通、餐饮、住宿等行业起极大作用,度假休闲陶冶情操刺激假日经济的发展,近几年高考试题常以新材料、新情境作为切入点,以区域地图为信息载体,考查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区域旅游资源现状及开发条件评价、旅游资源保护、旅游安全等。
1.常考内容
世界自然与人文遗产,文化景观与环境,旅游景观的欣赏,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2.解题方法
针对旅游区域示意图、数据表格资料,正确提取相关信息,结合该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冷静作答,注意语言的简练精当。
3.复习策略
根据教材内容整合主干知识:文化景观与自然、人文环境的关系,文化扩散,旅游景观的欣赏,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旅游经济等。加强对某些特定区域的典型文化景观和旅游资源知识的归纳整理,熟悉热点旅游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七、自然灾害与防治
自然灾害及其防治类试题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我国是季风气候极其典型的国家,又是多山的国家,气象灾害、地质灾害严重,防灾减灾任务重,高考中与之相关的试题份量逐年加大。
1.常考内容
自然灾害的类型、特征、成因,自然灾害的预防、救治,自然灾害的关联性。
2.解题方法
对自然灾害的考查多以世界和我国某一热点地区或热点事件作为背景,以人地关系为线索考查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影响和防灾、减灾措施,或结合考查该区域的自然人文知识。解答时应分析区域图表资料,迁移相关区域知识合理回答。
3.复习策略
复习自然灾害部分要注意将分散在教材中不同章节的相关知识进行整合,构建比较系统、完整的专题知识体系,并以某种自然灾害的发生为线索,按类型、分布、成因、危害、减灾措施等进行拓展联想,构建答题模式,关注热点区域的区域特征。
从近几年的高考文综地理试题来看,无论命题材料如何新颖、形式如何灵活,都能在教材中找到相关知识的支点,即为“题在书外,理在书中”,试题仍是教材知识的拓展和深化,高考的考查最终要落脚于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考查,因此,必须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学科理论和原理来关注热点问题,将热点问题和教材知识紧密结合,才能正确解答热点问题。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