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任维伟
侯仁之(1911—),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地理历史学家,1932年入北京燕京大学,师从顾颉刚、洪业、邓之诚,毕业后留燕京大学任教。1946年赴英国利物浦大学,师从历史地理学家达比(H.C.Darby)。新中国成立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培养了一大批地理学方面的专业人才。除此之外,侯仁之先生还非常注重地理学的科普工作,编写了大量地理科普类文章书籍。他一生钟情于历史地理学研究,虽然已经九十多岁但仍笔耕不辍,是什么力量促使一个人一生钟情于历史地理学,而当前的地理教学却使一部分学生“恨之入骨”。本文试从大师侯仁之的人生历程中总结其求学和教学的方法,以期对当前的地理教学有所帮助。
一、让地理回归本来面貌——历史地理学方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随便翻开一本地理教科书,所涉及的内容不外乎某地区当前的地形、天气、资源、交通……总之是该地区现在的面貌,而对于该地区的过去只字不提,似乎地理没有过去,只有现在。那让我们看看侯仁之先生是怎样讲地理的,下面仅举华北平原和北京城的规划两例。首先看看他讲华北大平原是怎样形成的:“在遥远得难以年月计算的古代,从泰山的极顶西望,如今那一片平原,原来正是一片浊浪翻滚的浅海……从太行诸山之中,有无数的大小河流,携带了大量的沙石泥壤,滚滚东下,注入了这一片浅海……时间永无停留地前进,黄河和其它诸流也从无止息地把所携带的泥沙注入海……只有这一片浅海,却一沙一砾地慢慢淤垫起来,从西而东,山脚下的三角洲渐渐向海中伸张,终于浅海不再是浅海、泰山不再是孤岛,一片大平原渐渐具备了近日的雏形”。再看看侯仁之先生如何讲北京城:“元大都城的平面规划,在中国历代都城的设计中,可以说是最近似地体现了我国古代关于帝都建设的一种理想。这个理想见于《周礼考工记》……简单地说,叫做前朝、后市、左祖、右社。元大都城虽然不是正方形,而正北一面也只有两个城门,不是三个城门。但是总的来说,城内主要建筑群的布局是合乎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原则的。不过,它又结合了地方的特点,有所发挥就是了。”如果没有读此文章,是万万不知原来北京城是帝都建设的一种理想,而笔者仅仅知道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如果在呈现一个地理现状时,穿越时间的隧道,让它一点点回归本来面貌,这将是多么有趣,那眼前的事物也不仅仅是如此而已,而是注入了鲜活的历史情感,想必一定会“知之愈深,爱之弥坚”。历史地理学是地理学一个重要的分支,课程内容确立的一个重要来源即是学科本身的知识,所以历史地理方法在地理教学中理应得到体现和应用,这是毫无疑问的。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历史地理的方法既符合学科本身发展的规律,又可以让学生了解地理的前因后果,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走进身边的地理——关注乡土地理知识
地理无处不在,地理就在身边,侯先生非常关注身边的地理。他自从1932年进入燕京大学,其人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北京度过的,他关注身边的地理这一点体现在他钟情于北京,而钟情于北京这一点体现在他众多文章中关于北京城的研究最为瞩目。他关注爱护北京的一街一巷、一砖一瓦,因此成为中国申遗第一人,正是他的努力使北京的许多古建筑得以保存下来。他关于北京的研究“北京海淀附近的地形、水道与聚落——首都都市计划中新定文化教育区的地理条件和它的发展过程”、“北京都市发展过程中的水源问题”、“论北京旧城的改造”、“试论背景城市规划建设中的三个里程碑”等一系列文章对现代北京城市规划的意义不言而喻。“迎接北京建城3035周年”一文中他提出“北京建城的时间可以上溯到30个世纪以前……因此武王伐纣在十一年,当无问题。”从而考证出北京建城在武王伐纣即公元前1045年,真正知道了北京的年龄。
地理教学中应该加入身边的地理知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国家制定中小学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中小学课程实施。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地方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探索课程持续发展的机制,组织专家、学者和经验丰富的中小学教师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因为身边的地理最为学生所熟知而且学生也最为感兴趣,地理应当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中小学地理一科,应注意乡土地理。所谓乡土地理(Geogrophische Heimark Kunde),就是研究接近儿童及少年生活的地理,根据儿童已有的经验出发,由此可即小以喻大,由近以及远,见微而知著,其势顺,所以用少力而进步比较快。”乡土地理以自己居住的地方作为基础,学习成效大。身边的地理比较容易使学生实地解决其日常生活中发生的问题,并可使之切实记忆,与自己接近地方的地理在心理上有更深切体味,还有关于和自己居住地方接近的事物研究,可为将来研究更远地方的事情或更抽象的事物作充分准备。
三、实地考察——切实地学以致用
早在侯先生求学于燕园时,他的导师顾颉刚就非常注意实地考察。1936年夏,侯先生参加了与共学会所组织的黄河“后套水利调查团”,这是他第一次参加集体野外考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训练。而且侯先生“就我个人来说,我之受益于颉刚师最为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他给了我以实地考察的机会。”侯先生还特别提到顾颉刚带领全班同学进行一次长途的调查实习,他“根据这次考察所得,终于写成了一篇题作‘明代宣大山西三镇马市考的论文,刊登在《燕京学报》上。”侯先生继承了顾颉刚实地考察的传统,他以后的对于北京和西北沙漠地区的研究成果,都是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做出的。而且他在自己的教学中也非常注意实地考察的作用,“在现有的教学水平上,这一次的实习对于过去一年的课堂讲授也是起了一定的巩固和消化作用的。最后,同学们也确实在复杂多样的地理现象里,吸取了一些感性的认识作为下一阶段理论学习的基础。”实地考察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学生深入掌握地理知识的有效途径。通过考察可以收集大量的感性材料,与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地理知识。实地考察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
实地考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对周围的地理环境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实地考察与乡土地理紧密结合,把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直接运用于实践之中,使学生感到学习知识的乐趣,激发他们更高的求知欲。“地理观察有利于学生理解、巩固和运用课堂所学的地理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智能,陶冶学生的性情,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其直观价值远比地图、图片、标本、模型、幻灯、电影等大。”▲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