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初中音乐“小乐器”课堂的构建策略

时间:2024-05-07

郑丽敏

【摘  要】小乐器作为当前音乐教学中较为重要的教学方式,对音乐课堂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帮助,对学生的乐理学习、情感熏陶起着重要的作用。小乐器在音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切实提升动手能力,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乐器,同时改变了传统课堂中“大型”乐器教学的不便。对初中音乐课堂的创新与音乐教学模式的变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此本文将就初中音乐小乐器课堂构建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乐器;初中音乐;课堂构建

小乐器主要是指携带方便、简单易学、灵活应用、教学效果显著的小型乐器,如口琴、口风琴、竖笛、葫芦丝等。将这些小乐器引入课堂,有利于实现“人人会乐器”的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在教唱课、欣赏课和乐器课中的学习与成长。因为小乐器在演奏时本身就是培养音高概念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提升音准;同时在开展识谱、唱谱时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含义,进而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

一、小乐器的内涵

(一)有助于学科课程改革落实

小乐器的运用不仅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也促进了课堂改革的落实。艺术课程改革也随着新课改层层递进,音乐课程理念也在不断提升与更迭。小乐器的运用可以让广大音乐教师在教学中拓展教学方式与形式,可以让小乐器与信息化、互联网+等理念进行碰撞与融合,进而形成更适应初中音乐教学的改革落实。同时将小乐器引入课程中,是教育资源均衡的重要举措,是音乐教育真正面向全体学生的道路,可以让那些天生“五音不全”的学生通过乐器更好地理解音乐,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音乐艺术的熏陶。此外,小乐器由于相对简单,学生更容易学会,可以让学生自信地展现自我,让学生拥有良好的精神面貌,也符合教育改革理念。

(二)有助于音乐学科综合活动

音乐知识获取的途径是多元化的,不能只依靠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学习,同时也不能仅靠演唱课、欣赏课等活动完成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小乐器在初中音乐课堂的运用,可以有效开展音乐学科综合实践,可以让学生自主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从而强化学生音准,促进学生识谱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对音乐学习与创新探索的欲望更加强烈。在小乐器的学习中,教师将演奏与歌唱、欣赏、创编等内容与环节的有机整合,可以让音乐知识与内容更加紧密结合。同时,还可以结合语文学科的散文朗读、古诗背诵等,可以让学生用小乐器为其配音,进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掌握,促进语文学科与音乐学科的整合,让学生进行高质高效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三)有助于音乐课程资源拓展

随着信息化与互联网+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初中音乐课程资源得到了大幅度的拓展,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网络上的资源不能完全地符合课堂实际需求与当地实际情况。而小乐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可以有效地发挥其资源拓展的作用。教师可以运用本地特色资源,开发相应的校本教材,通过对传统文化、区域文化的挖掘,用小乐器将这些内容与教材相连接。让小乐器成为课堂内外学习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纽带与枢纽。小乐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运用可以使音乐课程资源成指数形上涨,教师可以将同一首歌用不同的小乐器进行演奏,让学生品鉴口琴、口风琴等小乐器的不同,进而让每一种乐器都成为初中音乐课程的资源。同时,像埙、笛、箫等小乐器也可以更好地让学生理解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髓。

二、初中“小乐器”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一)树立文化自信,弘扬民族文化

一种思想或者观念的树立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地开展相应的教育教学,初中生正是三观树立的时期,这一阶段学生的思想将会受到巨大的冲击,教师应该把握住这一窗口期,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让民族文化成为音乐课堂中的主流之声,成为学生成长的“筋骨”。对此,广大音乐教师在开展初中音乐小乐器教学时,应该注重传统乐器在学生养成教育中的运用,进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变为学生普遍遵守的行为准则,用好课堂教育教学主阵地,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深入分析各类小乐器在不同音乐中的作用,对比中西方小乐器的优劣,让学生在学习中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理解民族传统乐器,进而更好地树立文化自信,让学生成为拥有中华文明的继承者与弘扬者。

例如,在开展《国乐飘香》这一单元学习时,教师开展演唱、欣赏课程时,可以让学生用小乐器为歌曲进行“伴奏”,通过伴奏,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与探索,让学生了解不同乐器的特性。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选取西洋乐器进行演奏《彩云追月》《雨打芭蕉》等曲目,并通过音乐软件进行模拟,让学生更好地区分西洋乐器、民族乐器以及小乐器三者之间的异同点,让学生掌握不同乐器的优缺点,分析一些流行音乐中有哪些民族乐器,有哪些音乐是小乐器可以“高仿”的,而西洋乐器进行演奏就会失去原有的韵律与内在美?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使用埙或者笛等小乐器来进行演奏,让学生探索哪一种小乐器更符合乐曲的韵律。

(二)分组分层教学,优化教学内容

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和学生个体成长能力的不同,学生必然会出现不同的接受能力与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将小乐器按照难易程度进行分组,让学习与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演奏一些较难的小乐器,而学习能力与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演奏一些易操作的小乐器。这样通过小乐器对学生进行分组分层的教学,可以让所有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避免“学不够”和“学不会”的情况出现,同时通过对小乐器来进行分组,还可以让学生对不同小乐器进行分析与掌握,更好地认知小乐器的特性。此外,按照小乐器分组分层教学能让所有学生共同发展、共同进步,进而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初中音乐课堂。

例如,在开展《流行乐风》这一单元学习时,欣赏《隐形的翅膀》这一首歌的时候,可以设置A、B、C、D四个组,然后根据学生学习能力与接受能力对其进行分组,同时限定四个组使用的小乐器,可以分别限定为尤克里里、口琴、葫芦丝、非洲鼓。然后让学生根据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其中字母顺序越靠前,小组的学习任务就越难,字母顺序靠后的小组,学习任务逐渐递减。如果缺少开展多种小乐器的基础,也可以只开展一种,并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如A组学生需要在欣赏第二遍的时候,吹奏分解和弦为歌曲伴奏;B组同学则需要在欣赏第二遍的时候吹奏音程为歌曲伴奏;C组同学则需要在欣赏第三遍的时候吹奏旋律单音为歌曲伴奏;而D组同学需要在欣赏第三遍的时候吹奏高潮部分。这种按照学习与接受能力不同对学生小乐器的运用进行分组,可以让所有学生都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掌握学习重难点,并更好地欣赏音乐,形成自己的审美观。

(三)联动区域资源,减少阶段差异

初中音乐教师在开展小乐器课堂时,还应该积极联动区域资源,将区域资源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进而帮助学生使用小乐器。比如在运用口琴为小乐器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当地寻找口琴吹奏较好的艺人来学校开展教学,让学生对小乐器的运用有更好的理解与掌握。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当地特色,使用当地特有的小乐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让学生对乡土文化有更深层的了解,对生活中的“乐”有更深的理解。此外,教师还要为学生制定不同的学期目标,进而减少阶段性的差异。可以要求初一的学生在学期结束前学会演奏三首乐曲,初二的学生在学期结束前学会演奏五首乐曲,初三的学生在学期结束前学会演奏十首乐曲。同时不用限制学生小乐器的使用,只要自己能够熟练掌握使用这种小乐器,即可参加演奏,如果在一首曲子中可以使用两种及更多种的小乐器,还可以进行加分。

例如在八年级上结束时,可以让学生统一对《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进行演奏,可以将主旋律、铝板琴、碰钟、三角铁、沙槌、小鼓、大鼓等不同演奏乐器分给不同小乐器的演奏者,学生单一使用尤克里里、口琴、非洲鼓、拇指琴、竖笛、竹笛、葫芦丝、埙、陶笛、箫等小乐器,也可以一人用多种小乐器进行演奏,同时还可以多人用多种乐器进行合奏,只要演奏时手型、指法、口型等技术要点做到位即可。对于能够对乐曲进行创编、有序合奏的学生给予鼓励,进而减少学习过程中的差异化,让所有学生都能有效掌握一种以上的小乐器。

(四)鼓励自主编创,构建多元课堂

在以往音乐教学中,学生往往是带着耳朵来,带着嘴巴来,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养需求,初中音乐教学中应该积极创新,引导学生对乐理进行深度探索,进而促进学生提高其综合素养。教师也应该优化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音乐学习的体验感。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其对乐曲进行自主编创,让小乐器在教学中的运用更加灵活,同时让学生更好地运用小乐器相关知识,提升学生课堂的参与度。此外,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推荐B站一些知名音乐UP主,让他们通过同龄人“惡搞”作品更好地理解音乐,理解小乐器。对于课堂中对小乐器运用不规范的行为,教师应该以多元的思维去包容理解学生的所作所为,只要坚守住原则与底线,可以让学生进行激烈的思想碰撞,激发学生对小乐器、音乐学科的思考。

例如在学习“魅力歌剧”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在欣赏《卡门序曲》的时候,让学生理解回旋曲式这一理念。让学生理解这种音乐表现形式的特点,同时可以让学生对其他歌曲中的一些区段进行回旋曲式编创,再通过组成的乐曲运用小乐器进行演奏,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教学中自行选取曲目进行对比,哪怕将《婚礼进行曲》与《葬礼进行曲》进行对比也无不妥,教师可以化繁为简,通过拇指琴拨奏两首曲目的主旋律进而让学生对曲目进行分析,对进行曲的情绪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通过小乐器理解与学习多元多维的曲目风格。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小乐器这种教学形式可以有效地为初中音乐课堂注入新潮,让初中音乐课堂更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让初中生得到更好的发展。让小乐器进课堂,不仅促进了初中音乐教学质量的提升,也为初中音乐教学资源开拓了一片新的“疆土”,促进了初中音乐教育教学的发展,助力了学生与教师的共同成长。

本文通过树立文化自信弘扬民族文化、分组分层教学优化教学内容、联动区域资源减少阶段差异、鼓励自主编创构建多元课堂等方式探索了当前初中音乐“小乐器”课堂构建策略,但广大初中音乐教师还应精中求精,探索小乐器课堂更丰富的开展形式与作用,让初中音乐教学为国育英才!

【参考文献】

[1]张瑗峰,郑瑞霞.挖掘美育因素,提升创新能力——音乐审美教育背景下初中音乐课程实施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2(15):98-99.

[2]蒲雨.小乐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尝试[A].2022教育教学现代化精准管理高峰论坛论文集(初中教育篇)(一)[C].2022:341-344.

[3]李啸.音乐课中小乐器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A].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五)[C].2021:10-12.

[4]范继彬.中学音乐新课堂“唱奏合一”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新课程(中学),2017(12):159-16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