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

时间:2024-05-07

刘飞

【摘  要】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结合《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确定教学重心,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尤其是需要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鼓励学生思考与案例相关的内容,并抒发出自己的见解,实现阅读写作的深度融合。另外,教师也要利用个性化的教学思路,在融合阅读、写作优势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基于此,文章就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读写共生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双减;初中语文;读写共生;语言逻辑

初中阶段是行为、思想、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故教师需要贯彻“提质增效”的教学原则,通过细化教学重点,在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的过程中完成阅读与写作的学习,这可以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完善的语言逻辑、思维能力,并在审美体验中更全面地认识自己。为了实现“以读促写”的教学理念,教师要尽可能地凸显语文阅读及写作教学的价值,通过开发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见解,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一、初中语文读写共生教学中双减思想的融入价值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读写共生”意在借助阅读和写作教学学习,鼓励学生在阶段性学习后掌握初中语文阅读、作文的实践技巧。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阅读及作文教学相对耗时,为了摆脱传统语文教学的困境,教师需要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相融合,通过评估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情况,尤其是要鼓励学生在不断观察、不断思考、不断体验的过程中学会相关习作及阅读的技巧。另外,读写共生教学期间,教师也要筛选出适合学生思考、分析的文章,通过在感受文章主题思想及主旨大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愿意在写作中带入自己的想法。

(二)有利于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为了减轻学生学习期间的压力,教师需要总结语文教学思路,通过鼓励学生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厘清文章的逻辑和重点,消除学生创作期间语句逻辑错误、用词不当、思路不清晰或是表達不科学的问题,可以进一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使用丰富词汇、语句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初中阶段部分学生写作仍然存在“记流水账”的形式,这时由于学生的心理境况、写作水平提升不大,故后期作文指导的综合效率不高。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师需要减轻学生的压力,在提升习作质量的过程中给予学生必要的评价与反馈,进而培养学生的语言逻辑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学习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让学生深入相关案例、相关问题的分析与思考,教师需要在实践教学中贯彻增效和减负的思想,通过精练的学科问题,鼓励学生从多个视角、多个方向进行事物的观察,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也要自行筛选出文章的重难点,通过明确阅读文章的重难点,细致了解文章大纲,并在教师的反馈建议中进行文章的修改、文章的润色,进而提高写作内容的魅力及扩大影响力。总之,教师需要侧重关注学生性格的养成,通过鼓励学生组织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相关观点、相关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言建构、语言逻辑和语言知识储备能力。

二、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读写共生教学的思路

读写教学的目的是通过阅读、写作的方式,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完成阅读,习作练习中掌握必要的写作技巧,有利于让学生意识到语文学科内容及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方式。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引领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生活阅历进行思考,通过感受到自己所存在的问题,提升自己的阅读兴趣,可帮助学生形成更好的读写体验。总之,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利用有限的时间进行实践学习,通过在阅读中形成良好的读写习惯,在发现、感知、体验的过程中掌握阅读技巧。同时,教师还需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与技巧,通过在不断尝试、不断认知、不断实践、不断分析、不断写作的过程中形成写作习惯,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以期在交流语文学习感受、个人想法的过程中活化学生的思维。

三、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读写共生教学的措施

(一)借助阅读资料,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

为了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教师需要筛选出适合初中生接受的阅读资料,通过鼓励学生自行查询相关趣味性资源,并在体验、实践中收获阅读的乐趣,有利于让学生融入阅读资料的体验与学习中。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使用信息化技术,通过纳入更为优质、更为有趣的资源,可以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收获阅读的乐趣,并分享自己的经验与见解。要注意的是,教师也要讲解相关图片资料、视频资料的内涵,通过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视频、图片资料的认知,并将这些案例作为素材,提高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

例如新人教版《阿长与《山海经》》的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使用信息化技术展现出与《山海经》相关的神话传说和珍奇异兽,让学生结合视频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大鱼海棠》中电影情节,体现出关于“貔貅”这一神兽的特点,然后说明在剧中貔貅的特点,即它以石像的形态出现,在灵婆的如升楼对面的岸边,可以召唤船夫接客。此时,学生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日常生活中在商场门口也常有貔貅这一装饰,于是产生了阅读的欲望。当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后,教师可提出“①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山海经》这一典故,那么来感受一下课文写出了关于阿长的哪几件事情,为什么要这样写?②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鲁迅对阿长的情感有哪些变化?”这两个问题,要求学生结合已有的资料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有的学生看到了文章对阿长的描述,然后提出“阿长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她非常渴求安宁与平静,虽然她很粗鲁,让人感觉有点笨笨的,但仍然看得到她的可爱和善良”。还有学生补充到“阿长的医生非常不幸运,但她仍然渴求平安,愿意帮助孩子们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完成阅读学习后,教师可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对阿长的描述写出自己的生活中最亲密的人,尤其是需要重视行为、动作、神态描写,让学生在参与讨论后写出自己的想法。比如有的学生提到“我的妈妈是一个事业心非常强的人,她对工作方面的事情非常用心,容不得一点马虎”。这一写作思路,然后完成了关于本课的写作学习。总之,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在参与、实践、讨论的过程中深入系统地理解本课的重难点,有利于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利用课堂实践,确定读写结合思路

双减背景下初中读写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与探究,通过认知、学习、了解自己在生活中所出现的问题,在不断讨论、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读写结合,尤其是要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在课堂实践中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认知,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教师要注意引入趣味性的话题内容,比如可在角色扮演、辩论赛中完成语文知识点的学习,有利于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基础上形成一定

感悟。

例如新人教版《苏州园林》的教学中,首先教师可提出以下几组问题(①有人说苏州园林不美丽,但有人说非常美丽,试着谈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②苏州园林有哪些地位,它又有哪些特点?③试着谈一谈苏州园林图画中不一样的美。),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思考,辨析这些问题正确的理解方式。在读写教学前,教师需要以此列出亭台轩、假山池、花草树木、花墙廊子、门窗等图片,并让学生感受景物的魅力。有的学生提出了“既然是写景,为什么叶圣陶先生不能将文章写成记叙文,在字里行间中渗透优美的语言,从而写出美丽的园林呢?”这一问题,此时教师可要求学生整理关于亭台楼阁的具体描述,思考文章的表现形式。当提出这一问题后,学生要收集与其相关的材料,品味与材料相关的案例。其中,学生A提出“我自己去过苏州园林,苏州园林里有很多漏窗,这些漏窗的线条都是不一样的,有秋叶、海棠、葵花等样子的物体”。当学生完成交流后,发现叶圣陶其实是利用了非常简洁明了的语言写出了文章,比如角落的构图重点是“点缀”。当学生完成辩论后,教师可利用抖音视频播放与文章相关的科普资料,引导学生细致地体会到苏州园林、杭州西湖、张家界等山水风景的具体描述。总之,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通过融合阅读、写作方面的案例,引导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自主评价,学会说明文的写作方式。同时,教师也要给予学生系统的指导,提示学生哪些问题分析存在错误,哪些问题分析过程不全面,方便学生在体验中带入自己的情感,进而活跃课堂氛围。

(三)融合读写案例,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教师需要思考如何借助个性化的阅读活动,在激发学生表现欲的过程中进行联想,同时根据案例资料深入、系统的思考与该案例相关的理论内容和实践内容,帮助学生在厘清文章重难点及主题内容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感悟认知。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拓展课外知识点和课外阅读资料,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字里行间,进而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例如新人教版《大自然的语言》的教学中,教师可在教学中拓展适合学生接受的课外资料,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大自然所给予人们的东西。比如教师可引入《鸟的天堂》这一文章,引导学生思考大榕树与鸟儿的关系,并从中体会大自然的魅力与特点,感受到大自然所创造的一切;又如教师可要求学生阅读整本《鲁宾逊漂流记》,思考鲁滨逊荒岛求生的经过和结果,并联想自己遇到同样的事情时自己需要怎么做,从而完成阅读学习。通过鼓励学生利用课内、课余时间阅读相关资料,并围绕某一观点进行续写学习,有利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看法提出见解。比如教师可要求学生以“你身边有哪些大自然创造的鬼斧神工?”就这一话题进行写作,并思考哪些情境可以融入习作文章,方便学生完善自己的价值观和写作思维,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提高初中语文读写共生教学效率,教师需要依托“双减”思路,在确定教学目标、教学方向的过程中明确文章重点,帮助学生在阅读学习、写作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语文阅读、习作的方式,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逻辑能力、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葛文馨. 现代语文阅读教学理论对当下初中阅读教学的启示[D].郑州:河南大学,2021.

[2]张美红.基于读写共生的名著阅读教学策略初探——以《西游记》为例[J].学苑教育,2021(14):33-34.

[3]傅红华.巧借课文节点促进读写共生——谈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J].语文天地,2020(29):40-41.

[4].“统编教材读写共生日常写作课程开发与实践”第三期交流活动[J].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9(5):65.

[5]蔣晓美.初中语文“读写共生”教学初探——以苏教版《语文(八下)》第三单元教学为例[J].江苏教育,2018(3):38-3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