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探索

时间:2024-05-07

高考

【摘  要】新时期的教学中,情境教学逐渐地引入小学美术教学中,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总结,通过不同情境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实例,探讨情境教学应以学生为本,从学生体验立场出发,将观察发现、发散想象、实践操作、互玩互评的权利交给学生,唤起学生的情感认同,加强对审美客体的情感体验,使其真正走进情境,成为创作者延伸情境,拓宽美术课堂的空间,从而有效提高情境教学的课堂效率。

【关键词】情境教学;观察发现;发散想象;实践操作;互玩互评

情境教学,就是指教师在讲授教学内容时,有想法地创建一种饱含情绪色彩的、生动愉悦场景的教学模式。它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可以让学生有感情、更深入地钻研教学内容,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这无疑是为课堂教学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小学生正居于感性思维尤为旺盛的敏感年龄层,对小学美术教学而言,这种情感的作用尤其重要。情境教学不但要符合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理念,而且要充分考量学生的社会认知体验特点,以贴合学生生活为方向,让学生处在鲜活的生活场景,分泌舒适感而主动走近;重视学生思维交互网络的构造,形成由束缚到开放、由机械到灵活的全方位互动。那么,在情境教学第一线的教师究竟该如何保持一颗以学生为本的初心,设身处地地从学生体验立场出发,在不同的情境教学中,深入浅出地唤起学生的情感认同,增强审美体验,使学生真正走进情境呢?对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总结,归纳了以下四点小学美术课堂情境教学的教学策略。

一、将观察发现的权利交给学生

有问题就会有观察,有观察才会有发现。美术课堂情境教学本来就富含缤纷的色彩,问题的引入更是为这抹色彩勾勒上奇幻的一笔。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好的问题生发出的情境会更多样、有意义、更能吸引学生主动地去关注、观察、发现。

如在教授《会说话的手(一)》这一课时,教师首先就和学生玩上了“石头、剪刀、布”的互动游戏,在短时间内就渲染了愉悦的课堂气氛,学生在参与PK赛的热烈氛围中快速进入以手展开的情境。在经历了多轮一对一比拼的失败后,教师自然而然地拿出“杀手锏”——有问题的“神奇巨手”大型纸质道具。一看到这么夸张的道具,学生哈哈大笑,情感立刻被调动了起来。教师顺势抛出问题:“你们为什么要笑呢?”学生齐声回答,这不像手,像脚,太夸张了。教师继续提问:“为什么你们说这像脚呢?”学生观察,发现疑点,这只“神奇巨手”手指短,手掌长,和脚的结构长得一样。教师接着请学生伸出自己的双手,对比分析“神奇巨手”和自己手的不同之处,邀请学生帮“巨手”整容,还原它本来的样貌。令人惊喜的是,学生不仅区分了五根手指的长短,中指最长,小拇指最短,食指无名指并肩站;手背光滑,手掌有纹理;除了大拇指有两节指节,其余手指均有三节指节,且一节比一节长的细节;手指的粗细比例存在的问题,大拇指最胖,小拇指最瘦,从容不迫地帮“巨手”整了容,体验了“整形手术”成功的乐趣。

本课围绕“神奇巨手”道具,创造以问题为导向、以终为始的教学情境,根据已有问题线索顺藤摸瓜逐一击破厘清了手的构造知识。从学生体验立场出发,通过提问几个言简意赅的小问题,激发了学生探究手的兴趣。就这样,学生在对比观察真实手和道具手的过程中,有目的地参照学习,这不仅锻炼了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还加深了学生对手的组成、结构和比例的理解,加强了学习的系统性,激发了探索欲、求

知欲。

二、将发散想象的权利交给学生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青少年学生思维感性跳跃,能够自由自在地想象,因此这一时期正是抓住关键期培养想象能力的良机。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教师越来越注重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这也打破了老式课堂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的呆板的单一教学模式。因而,在教學中的主抓点是教师创设灵活多变的引人深入的情境,帮助学生多角度进行有着重点的发散想象,激发创作热情。

例如《虾和蟹》一课的教学,这节课虾和蟹是主要研究对象,学生能够连接生活,找二者的“同”与“不同”,概括特征,总结规律,学会发散想象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播放虾蟹的水墨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进而讨论总结,发现其身体特征,迁移想象,总结虾蟹的变化规律,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还增强了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衍生于生活,学生虾蟹实体类比相关联的源自生活中的事物,体验生活处处有美。为了帮助学生将视频中习得的规律消化转变为自己的方法,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还原不同的虚拟网络情境,有在人声鼎沸的大街上,一望无边的田野上,还有在神秘莫测的外太空等,这些新奇编织的情境无一不让学生驻足停留,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任其想象。这样的活动设计真正立足于课堂,把主动权教还给学生,即使是基础薄弱的学生,也为他们搭建了想象的平台,敢于想、有所思、乐于学,教学氛围轻松愉悦。教学伊始的个体联想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及想象力,教师为了进一步拓展想象力,安排了虾和蟹的组合联想环节,并邀请学生亲自上台动手组合拼摆。学生热情高涨,各个争相上来组合,学生的想象力和思考力在此时发挥得淋漓尽致。

情境教学片段里教师组织辨不同、个体联想和组合联想这三个方面的框架引导学生一步步加深感知与理解,学生的想象空间更大,思维更活跃,创作欲望更强烈。可见,从学生体验立场出发,加以适当的引导,以课堂情境为基础,充分满足学生喜欢想的心理特点,让学生自己的想法与教学内容碰撞出火花,牵引出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脉络联系,从而举一反三。

三、将实践操作的权利交给学生

《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育,要使学生具有将创意想法输出为具体结果的能力。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发挥多媒体的便捷作用,学生亲自上手实践操作的活动,不仅能巩固教学内容,学生的创造潜力还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

在教授《分分合合》一课时,本课一改寻常用彩纸剪贴、拼拼画画的教学方式,巧用多媒体与实践操作交互结合的模式碰撞出了很多不可想象出的效果,简单的一个翻页、扭转,图形的动态动画呈现,无一不生动活泼。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将四边形、三角形、半圆形这几个基础的、好操作的几何图形串联成了一个个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形象,如衣服、飞机、汽车……邀请学生在电子白板上进行还原,学生跃跃欲试,惊叹于几何图形居然可以拼出如此神奇的作品。学生上台拼摆,对图形进行逆向还原的实践操作,给学生提供了互动实践的空间,让学生的理解从最低的体验基础迈入,快速领会分分合合的一个基本重组手法:对称翻转。

每个图形都可以随着手指移动、翻转,这样的实践操作极为便捷,极大地拓展了学生对图形分割再重组应用的了解,继而对散状图形的灵活拼摆组合有了新的想法与创意。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得出图形拼摆组合的策略和方法,提高了思维能力。例如,在学生已经把握了分合图形的基本方法后,在丰富创新长方形的变化分割时,却与机器人的形象有了巧妙的融合,学生思绪万千,举手并踊跃上台把长方形重新分割碎片,打乱重组成新的图形,组合成一个个个性鲜明的形象,如兔子、狗、山羊等。

本节课以实践操作为核心,结合便捷的多媒体设备,学生多层次参与实践,成为创作者延伸图形拼摆的方法,在实践操作下不停地将创意组合方法与同伴的方法进行吸收,思维相互碰撞,进一步优化了学生的认知过程,学生的个性心理和对美术的审美意识也得到了阶段性发展。

四、将互玩互评的权利交给学生

评价是一种含有特殊情感体验的认识活动,它使学生变成评价和被评价的主体。从前我们习惯性地把学生当成“美术知识的容器”,不间断地对学生展开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引导,并以此为准则对学生的美术学习进行终结性评价,完全忽略了学生的能动性,几乎没有时间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更忽略了培养学生在美术学习活动中通过自评、互评而形成的评价能力。

例如,《我的地图》一课,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运用各种废旧材料、纸胶带完成一幅美观与创新兼具的主题地图。概念里,地图有大有小,大到世界地图,小到微观世界,可以引人充分遐想,所以教师对《我的地图》一课进行情境教学的场景建造。整个教学过程分三个环节——了解地图、解谜地图、闯关地图。随着情境化的逐层深入,也彰显了教师对教学设计的把控力。展评环节的“玩转地图”的创意游戏区设计,是本节课的教学情境背景下的创意亮点。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接力完成主题地图,并且互相分享,把布置好行径方向的地图放在游戏区,学生互玩互评。随后,教师让学生自由说说“你觉得游戏区的哪个地图最好玩?为什么?”有的学生说:“我做的是蜜蜂采蜜主题的地图,起点是身无一物的小蜜蜂,采蜜寻宝顺利飞到终点就胜利,就算满载而归。”有的学生不甘示弱地说,“我喜欢另一组做的海底世界的地图,因为我觉得这个地图不仅环境营造、场馆卡位很舒服,颜色搭配还很奇幻绚丽……”就这样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获得了在成人世界无法得到的认同感。这样,既达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突破,又使学生在互玩互评的情境教学中获得美感感知与创意评價

能力。

在小学美术课堂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若不在意学生的情感表达,只站在大人的立场果断评判美术作品的好坏,学生的美术学习自信心必然会遭受到严重挫折,对其健全人格的养成将会造成长期不良的影响。同时,在评价过程中,教师也需要着重把自评、互评与教师评的评价模式密切结合,推进评价双方交流领悟,创立乐观、友善、平等和民主的评价关系,推动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并能培养团队精神与互助意识,提升评价的教育价值,形成良好的评价氛围。

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教育应该建立在儿童经验的基础之上,情境教学也该如此。情境教学的展现平台是课堂,作为教师,我们要切实有效地开展趣味的、鲜活的、生动的教学活动。在课堂情境的熏陶下,将观察发现的权利交给学生,锻炼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激发探索欲、求知欲;将发散想象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的想法与教学内容碰撞出火花,体会想象的快乐;将实践操作的权利交给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将互玩互评的权利交给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表达,利于学生的人格发展和健康成长。基于以上体验,以学生为本,深入浅出地唤起学生的情感认同,增强学生对审美客体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真正走进情境,成为创作者延伸情境、拓宽美术课堂的空间,从而有效提高情境教学的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冯盈.有效干预 想象无边[J].少儿美术,2019(9):41-42.

[2]吴爱华.浅谈情境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7(8):16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