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全收获”理念下开展幼儿园种植活动

时间:2024-05-07

朱晓晨

【摘  要】种植活动是现代幼儿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活动形式,其不仅属于科学类活动,而且具有综合化特点,能够全面提升幼儿审美意识、任务意识、责任感、动手操作能力、规划能力等多方面的意识和能力。针对当前幼儿种植活动存在的幼儿体验感不足、探究不够深入、过度关注结果等现状,可遵循“全收获”幼儿教育理念,鼓励幼儿自主设计种植方案,激发种植兴趣;适时进行干预指导,增强种植体验;开展多元化的配套活动,强化探究能力;在让幼儿享受劳动收获的过程中培养劳动、思维品质;支持家长参与种植活动,实现多主体共同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幼儿园;种植活动;“全收获”理念

保护自然、探索自然与亲近自然是幼儿的天性,而大自然是幼儿教育的“活教材”。在“全收获”理念下,幼儿可以通过参与种植活动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获得自然科学知识,同时感受种植这一勞动行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教师借此可实现对幼儿的劳动教育,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等均能得到有效锻炼。“全收获”教育理念强调种植活动的多主体、多方面与多层次,在此理念指导下,教师应当注重设计多样化的活动,确保学生获得多样化的学习经验,在促进幼儿发展的同时,还要推动自身与家长的专业发展。

一、自主设计,强化种植兴趣

教师在面对幼儿时,应充分尊重幼儿的自主选择的机会,在种植方案设计环节,避免运用直接包办的模式,而是要与幼儿围绕种植活动,展开平等商讨与对话,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想法加入设计方案。

比如在开展种植活动之前,幼儿通过科学课程学习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如土豆、茄子与萝卜等。在选择种植对象时,教师可让幼儿先进行讨论,然后通过投票的方式选出大家更想要种植的蔬菜。根据投票结果,幼儿对萝卜的种植兴趣更强烈,因为萝卜经常出现在幼儿的午餐中,同时绘本故事中也经常出现萝卜,因此大部分幼儿都对其有更深刻的印象,将自己的选票投给了萝卜。确定种植对象之后,教师就可以继续引导幼儿,制订种植方案,确定整地、播种、浇水、施肥、除草等种植步骤,还要围绕种植地的管理来分配工作,并选择装饰种植园的方式,鼓励每个幼儿都参与讨论,并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则要适时提出建议,以此帮助幼儿弥补知识方面的不足。中班幼儿在筛选种植对象时,其多选择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其对粮食作物原有形态的好奇心更强;而大班幼儿认识的植物种类更丰富,不少幼儿更乐于种植向日葵、含羞草等花草植物。幼儿在选择自己喜欢的植物后,在种植过程中也能更充分地将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在对植物的兴趣与好奇心指引下,更投入地参与种植活动,对种植过程形成热爱的情感,减少对劳动行为的抵触心理,最终往往能够形成更好的教育效果。

“全收获”理念要求教师关注幼儿在种植活动中的主动性与自主性,使其处于种植过程中的主体位置上。因此,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自主选择种植对象的权利,给幼儿提供更多自由设计、自由发挥的空间。对不同层次的幼儿,教师可提供不同的种植建议,比如小班幼儿种植低矮、容易观察、生长速度快的植物更为合适,以此让幼儿围绕季节等因素,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选择。

二、适时指导,注重种植体验

提出对植物的疑问是展开种植活动的前提之一,幼儿对所要种植的植物产生疑问后,才会形成探究与寻找答案的需求。教师则要对幼儿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或为幼儿提供知识获取的途径,让幼儿在体验种植活动的过程中,为自己的问题找出答案。

比如,在种植西红柿的活动前,幼儿已经通过教师的讲解,对西红柿形成了初步印象,如可以买到西红柿,也可以通过种植的方式获取西红柿,西红柿的形状是圆形的,里外的颜色都是红色,味道是甜的,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西红柿,西红柿既可以直接吃,也可以用来炒菜做汤。在提问环节,有的幼儿提出不知道西红柿是先开花还是先结果,也有的幼儿对西红柿的颜色产生疑问,提出所有的西红柿是否都是红色的等问题。教师可以让幼儿带着这些问题来进行种植活动,同时也可以通过询问他人、查阅《百科全书》等途径搜寻问题的答案,并对比种植结果与他人告知的答案,从而确定是否一致,实现对问题答案的有效验证。按照“全收获”理念,教师要为处于差异化年龄阶段的教育对象提供侧重点不同的指导。若教育对象为小班幼儿,教师则应帮助幼儿做好种植准备,由幼儿完成简单的埋种子以及填土的步骤,主要培养其形成种植兴趣;当教育对象为中班幼儿,则应着重培养其合作精神,鼓励幼儿互相帮助,共同完成种植任务;而面对已经进入大班的幼儿,则要注重通过种植过程传播知识,同时增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如通过认识叶、茎、根的差异,对西红柿与杂草进行区分,了解种植条件对西红柿果实的生长情况的影响,区分成熟与生的西红柿。

强化学生在种植活动中的主体性并非完全放任,教师要根据教育对象的具体发展需求,把握合适的指导机会,为幼儿指明方向,实现对其正确引导,以此确保实现最终的综合化种植教育目标。

三、多元种植,增强探究能力

基于“全收获”理念开设的种植活动应注重幼儿通过种植行为获得感性认识与直接化的学习经验,相比课堂教学,这也是种植活动的优势所在。教师应以培养探究能力为基本教育目标,结合种植活动的进程,为幼儿发现兴趣、获取知识、增强动手操作能力提供平台与支持。

比如在“小麦趣种植”活动中,结合季节时令,幼儿选择小麦这一种植对象,并共同完成打垄、松土、撒种、施肥、埋土及浇水等准备工作。但是幼儿观察发现小麦并没有发芽,教师可提出几种可能性,让幼儿一一探究与验证,包括水分不足,土壤过干,肥料不足与鸟儿吃掉小麦种子。幼儿按时浇水,也施加适量的肥料,通过排除法,发现可能是最后一种原因,也有的幼儿发现确实有鸟儿总停留在种植园中。确定问题的原因后,教师可让幼儿探讨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因为幼儿无法一直看守种植园,所以选择按照绘本中的图画,制作稻草人吓走小鸟。教师可为幼儿提供彩纸等材料,让幼儿动手制作各种各样的稻草人帮忙看守种植园。教师还可为幼儿带来木棍、尺子等测量工具,幼儿还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自己种下的小麦,每日记录小麦生长情况,形成完整的生长记录。后续生长过程中,幼儿担心温度太低,小麦会像其他植物一样受影响,有的幼儿在询问家长后了解了小麦的生长习性,并将这些知识与其他的幼儿分享,让其他人也知道小麦能顺利度过冬天。不同的小组种植的小麦在生长状态方面也显现出差异,有的抽穗,有的则没有,幼儿又围绕这一问题进行探究。后续教师还可组织幼儿围绕种植园中的小麦进行绘图写生,有幼儿用简单的图画表现出了小麦的生长过程。

教师可将多种活动加入种植过程中,以此促进幼儿的全面、综合发展,充分挖掘种植活动蕴藏的教育价值,除了基本的知识传授,还要发展幼儿的思维品质,探究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技能、手工绘画技能以及表达能力,切实达成全方位发展的幼儿教育目标。

四、享受过程,培养劳动品质

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引导方法,让幼儿享受种植、培育、收获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仅要获得果实与知识,而且要收获成就感、满足感及快乐感,并实现对科学品质、劳动品质的培养,同时借此开展生命教育

活動。

比如在种植草莓的活动中,教师为每个幼儿提供了种植时所需的小水桶、小铲子及雨鞋等工具,前往草莓种植区域,先挖出与搬运种植时所需的土壤,幼儿一边玩耍,一边铲土,并互相帮助,每个人都在桶中装了不少土壤,还有幼儿在挖土时发现了小蚯蚓,教师可借此传播科学知识,并培养幼儿关爱动物、热爱自然的意识。将土带回种植场地后,教师要为幼儿示范将土铺到写有自己名字的花盆中,再将种子种下,所有人的草莓都放在一起。教师需要让幼儿学会照顾自己的草莓,并使其明确要想收获果实,必须进行劳动,不可出现不劳而获的错误想法。幼儿相互督促,每日来到幼儿园后的第一项任务就是为草莓驱赶虫子、除去杂草、浇水,并观察草莓出现的变化。草莓生长过程中,有的草莓突然消失,教师可让幼儿组成侦查小组,探讨是谁偷走了草莓。幼儿经过对草莓的观察发现,花盆边有鸟儿的粪便,土壤中也有小虫子,也有幼儿提出可能是因为大家没有进行及时采摘,草莓腐烂了。草莓成熟后,幼儿将草莓果实剪下,放到小篮子里,共同分享与品尝。不少幼儿都认为通过辛勤地照料而收获的草莓比市场上卖的更香甜。

教师要让幼儿沉浸在种植的过程中,感受劳动、协作、探究等过程带来的乐趣,在直接经验的影响下,幼儿的思维系统能够更快速地发展,形成乐于思考、主动探究的好习惯。同时,幼儿也认识到劳动过程的辛苦与劳动果实的珍贵,能够形成节约意识,改变浪费、懒惰等不良习惯。在照顾草莓的过程中,幼儿的责任心、爱心也得到有效培养,还能认识到生命的宝贵之处,会更加关爱生命。

五、共享经验,积极总结收获

“全收获”教育理念强调的是多主体在种植活动这项幼儿教育工作中的发展,因此除了幼儿,教师还应关注自身与家长在此项活动中的发展与进步,增强自身的幼教专业能力,鼓励家长更多地参与到幼儿的成长与教育过程中。

在草莓种植活动进入收获环节后,教师可让家长与幼儿一同参与收获活动,并在此过程中给幼儿正向反馈,增强幼儿的成就感与自信心。幼儿与家长可一起完成草莓种植报告或以种草莓为主题,自制绘本,记录种草莓的难忘经历。在“草莓大创想”的环节中,教师可安排亲子活动,让家长与幼儿利用种植的草莓制作草莓酱,幼儿先将草莓摘下,并用盐水进行浸泡,浸泡期间,幼儿可以总结自己在种草莓活动中的感受与学习到的知识,然后与家长一起清洗草莓。为了保障安全,由家长负责切草莓并将切好的草莓倒入锅中,幼儿随后加入白糖并进行搅拌,避免草莓糊在锅底。制成草莓酱后,与家人一同分享草莓酱面包,用来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感谢。最后,布置课后任务:与家长一同阅读绘本《善平爷爷的草莓》,并了解与尝试其他的草莓酱制作方法。

在幼儿总结与共享种植成果与知识经验的过程中,家长的参与使种植活动更完整,幼儿也能从家长处获得赞赏,其自我效能感将得到有效增强。家长也能在参与亲子活动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的幼儿教育理念。教师则要对种植活动教育方案进行反思,结合实施效果,总结教育经验,也总结教育中的不足,比如引导不到位、组织不及时、活动时间过短等问题,从而消除教学短板,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全收获”理念为幼儿教师设计种植活动方案提供了科学的思路,教师应让幼儿尝试自主完成种植方案的设计,将关注重点置于幼儿探究的过程中,重视幼儿在所有种植环节中的体验,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充实种植过程,使家长、幼儿与教师在这项综合化的科学活动中获得进步,从而实现对种植活动教育价值的深度挖掘与利用。

【参考文献】

[1]金霞.“全收获”理念下幼儿园种植活动初探——以大班种植探索活动“有趣的洞洞”为例[J].好家长,2020(78):8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