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朱琴
【摘 要】本文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统编本初中文言文教学实践进行分析,首先分析出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其次分析出语文核心素养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意义;最后分析出语文核心素养下初中文言文教学实践,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提高文言文字词教学、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文言文理解能力,通过四种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文言文能力,促进文言文教学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初中教学实践;文言文
新课程教学目标理念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教师起到引导作用,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文言文是我国古代的文章,是传统文化中的语言标志。对文言文的研究能够搭建现代与古代沟通的桥梁。初中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即是学习语言,也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感受中华民族魅力的重要途径。
一、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
初中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文言文的学习能够帮助提高初中生的语文素养,同时也能让初中生语言运用更加灵活。
(一)教学内容不平衡
在初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将文言文作为教学难点,放弃了教育大纲要求的任务目标,只要学生能够背诵课文且记住注释,忽视了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重视讲读文言文,而不重视阅读文言文。这样就出现了教学内容不平衡现象,也会大大减弱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地位。
(二)忽视对学生能力培养
教师只关注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对文言文教学的拓展及延伸。造成了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当成了学习任务,自身并不想主动接触文言文,教师和学生只是一味重视背文言文和相对应的译文,甚至将注解也都一一背下来了。文言文是我国几千年优秀的历史传统文化,其独特的语言形式无法融入教学过程中。
(三)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导致教师的“权威性”进一步加强。教学过程中死记硬背,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往往是囫囵吞枣,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文言文知识。课堂上常常出现教师在讲台上逐字逐句的翻译,黑板上也写满了文言文注释,而学生在讲台下昏昏欲睡。教师在课堂上唇焦舌燥,学生的语文书上充满了注解,脑袋里却仍然空白一片。教师忽视学生主体性,造成教学过程中的主客体颠倒,再加上文言文与现代语言之间的巨大差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这也就导致了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
(四)教学形式单一
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是传统的“读、译、抄、背”。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也就无法提高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能力。教学形式单一,只将文言文教材定格成咬文嚼字。所以大多的初中文言文教学课堂都没有活力,显得枯燥乏味。
(五)文言文教学拓展与延伸不足
很多初中文言文教学只注重课堂上教学,只关注课本上的文言文,忽视对文言文课外的延伸及拓展。使文言文很多经典篇目、经典诗文学生无法了解到,也就更没有对文言文教学的拓展与延伸,无法让学生能够广泛吸取传统文化,提高自身水平。
二、语文核心素养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意义
在初中阶段开始文言文阅读,结合了初中生的学习成长规律。通过文言文教学,让学生形成对语言知识的记忆。文言文阅读能够帮助形成自学能力,语文核心素养强调“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全面发展的人。
学好文言文才能更深刻了解我国的历史,懂得我国传统文化,从而继承并发扬我国的民族精神。初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是学生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起点,为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奠定基础,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形成也十分关键。语文核心素养下初中文言文教学弘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
初中文言文教学具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能够让学生在初次接触文言文时产生浓厚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文言文还有着德育作用,因为我国古代中还有很多思想在今天仍有积极作用,可以将其开发成德育功能。通过文言文的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品质,还能培养学生的求真精神。
文言文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有着很多的人文风俗。其很多的表达方式、修辞等都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积累写作素材。重视文言文教学,就是重视语文核心素养。
三、语文核心素养下初中文言文教学实践的策略
初中生在学习文言文中,需要教师的引导。正确的引导和课堂规划,都能够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只有合理制定教学计划,明确教学中的角色定位,将学生带入更好的教学环境中去,让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正确方法。
(一)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
对初中生而言,文言文课堂氛围较枯燥乏味,缺少活力,所以教师应使用不同的方法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可以在文言文教學过程中,穿插一些与文言文内容相关的历史小故事,从而丰富课堂内容,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在语文核心素养下,诵读教学是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手段。通过诵读教学可以增进师生关系,丰富课堂内容。通过诵读教学还能增加学生的语感,加深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更有力的把握文言文中的思想感情。例如在进行《爱莲说》教学时,教师可以随机抽查一位学生进行朗读,学生朗读完毕后师生共同进行点评,指出学生在朗读文言文中的不足,加强对学生的朗读训练。教师进行教学时可以先通过欣赏莲花的相关生长资料导入《爱莲说》,介绍作者周敦颐的资料。通过对文中出现几种花的延伸,作者为什么喜爱莲花,却不爱菊与牡丹呢?引导学生思考,对课文进行更深层次的把握。教师也可以通过展示几种花的实物激发课堂趣味性,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效果。
(二)提高文言文字词教学
我国的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与发展,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具有血缘关系。文言文中的字词教学是进行文言文教学的基础,教师在进行文言文字词教学时可以摒弃逐字逐句的讲解,调动并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字词翻译,掌握字词的含义。提高学生对文言文字词的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师生共同合作,解决文言文字词的难点,让学生提升自身成就感,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初中文言文的学习兴趣。
(三)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新课标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更多知识,从而形成一定的语言基础。初中生在进行语文学科学习时,对文言文还很陌生。没有文言文阅读语感、出现的生字不认识等都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尤为重要。
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默读、集体读都是常见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有范读环节,这就需要教师规范文字的读音,同时掌握重点难点字词。因为文言文与现代语言之间的差异,所以在文言文中一些字词的读音与现代汉语之间差异很大,需要教师在范读环节中强调。例如《桃花源记》中“便要还家”中,“要”等于“邀”,前者是后者的通假字,读音上也是后者的读音;《爱莲说》中“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学生在阅读时很容易错,教师在范读时就要着重强调语句之间的停顿,还有朗读的语感。
教师通过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能够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文言文创作的历史背景进行了解与联系,提高自身对文言文的理解。
(四)培养学生文言文理解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教师在进行初中文言文教学时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体会文言文的魅力。文言文翻译是较为复杂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借助工具查阅,在现代语言的基础上进行翻译,通过不断联系积累各种常见字的释义,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教师还要注重文言文举一反三的培养。例如《岳阳楼记》中“而或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都有“或”出现,但二者词义却大不相同。在不同内容中出现的词义也都不同,教师可引导学生对相同字词不同词义进行整理,能够加深学生对文言文中的字词理解,以后遇到相应类型时能够举一反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的文言文教学必须明确教学的真正目标,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初中文言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学会运用,提高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只有提高学生的文言文能力,才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促进语文核心素养下初中文言文教學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曙光,张小静.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135.
[2]赵改霞.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学周刊:下旬,2016:93-94.
[3]袁立.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研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3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