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学前数学教育重视幼儿的生活体验和探索实践

时间:2024-05-07

葛铜

【摘 要】数学教育在各阶段教学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也是幼儿教育的一大核心。在幼儿数学教育中,应带领幼儿对日常数学、数量形关系等内容逐步了解,以此对幼儿形成影响,使其构建数学意识。作为教育的初始点,幼儿教育同时也是十分重要的教育时期,它会影响幼儿的终身发展。在当下的数学教育中,强调幼儿的探索实践和生活体验,基于此,以下对有关教学策略开展详细分析。

【关键词】探索实践;生活体验;学前教育;数学教学

在数学学习中,更多人对数学的印象是乏味、枯燥,会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因为数学教育往往和实际生活联系不足。特别在幼儿教育中,当幼儿面对抽象、陌生、趣味性有限的数学知识时,他们便无法产生充分兴趣,最终影响其学习效果。对幼儿特征分析可知,他们拥有形象思维,想象力及模仿能力均较强,要保障学前数学教育和幼儿特征更为相符,便应对其生活体验加强重视,对环境因素科学应用,在数学知识的渗透中,引导幼儿处于更为熟悉的实际环境中,最终让幼儿产生“数学源于生活”的意识,使其在娱乐、生活时,能够顺其自然的对数学知识进行获取,最终培养数学思维。

一、结合生活材料体验和探索数学

在数学教育中,对幼儿知识应用能力、情感态度、问题解决能力等的培养较为关注。在教育资源中,环境是一类重要构成,对它的灵活运用,能引导幼儿实现全面发展。为此,在数学教育中,幼师要以环境为着手点,营造对幼儿潜力挖掘、特长展示等有利的生活环境。生活是数学的来源,在幼儿生活中,方方面面都有着数学知识及活动,例如“何时睡觉?何时吃饭?”其中便包含了时间知识,而“如何对玩具合理分类?如何对零食进行合理发放?”其中也包含了分类、计算等知识。这些生活问题,均和数学有着密切关系,幼儿最初了解数学时,也是构建在生活经验的前提下的。

在生活中进行数学材料的挖掘,首先能引导幼儿对数学知识体系完整地构建。例如当形状不同的材料在幼儿面前摆放,并要求幼儿选出其中某一形状时,更多幼儿会无法完成这一任务。而为引导幼儿对形状进行分辨,幼师便可首先为幼儿展示一张特定图片,例如缺少圆镜片的眼镜架图片等,再鼓励幼儿选择合理的镜片形状,以此让幼儿对“圆”这一形状特征进行清晰了解,并掌握圆的用途功能。

此外,生活数学教育的进行,也有利于幼儿激发数学兴趣。幼儿一般具备明显的形象思维特征,幼儿对事物的了解,一般需要借助生活经验。由此可知,和生活越贴近的数学教育,便能更生动自然,更易引发幼儿喜爱。例如为引导幼儿了解简单的数字,幼师便可摒弃直接展示数字卡片的方式,而是采取引导幼儿走入生活的方法,鼓励幼儿对班级小朋友的数量、手指的数量等进行数数计算。或在幼儿吃饭、睡觉等场所中,对环境资源灵活利用,在墙面、栏杆等上进行数字图形等的绘制,让幼儿生活中随处可见数学知识。

二、结合幼儿特征创新数学教育

在幼儿时期,他们存在直觉判断性、唯实思考性等思维特征,而幼儿的3~6岁,正是其重要的前运算时期。该时期中,幼儿存在一定的符号意识,例如当水从粗矮水杯倒进细高水杯时,幼儿会产生“水变少”的第一印象。其次,本时期中,幼儿会对静态实物更容易出现心理表象,对动态事物较难出现心理表象,因此在内化动作后,才能引导幼儿在脑海内形成可逆思维,完成和逻辑相符的推理。在数学教育创新中,非正规的数学活动,是动作内化的一类有效途径,若仅仅利用口头传授等方式传播数学知识,无法引导幼儿产生对数学的正确认识,从幼儿心理及年龄特征可知,非正规的数学活动,是引导幼儿实现逻辑思维提升的重要手段,在该类活动内,幼儿会产生数学概念的一种表象思维,以此为其抽象思维培养打好基础。

在非正规的数学活动中,幼师应保障以该类活动为数学教育基础,在引导幼儿形成充分经验积累时,再组织正规型的各类数学活动,以此促使幼儿提高数学兴趣,促进其思维发展。且在非正规活动中,幼师已经掌握了幼儿学习难点及能力,因此在正规活动中,活动设计已经具备了真实科学的设计基础。例如在前期时,幼师可组织幼儿以“串珠绳”的游戏学习数学。在本游戏中,幼儿要尝试将数量一定的珠子穿到一条绳子上,并以珠绳进行游戏,在游戏中拉长或缩短珠绳,或将珠绳摆成或围绕不同图形,再对珠绳上的珠子数量进行计数。而在此活动中,幼儿能发现,珠绳无论如何摆弄,绳上的珠子数量都恒定,这一结果需要幼儿的逐步探索和比较分析,最终自行发现。这也说明非正规活动,在数学教育中是引导幼儿实现数学意识、数学思维培养的重要途径。

三、在数学教育中发展幼儿应用能力

在幼儿教育中,应对自然理念重点遵循,不能在不考虑及不分辨的前提下,为幼儿生硬的灌输成人世界知识。由此可知,在数学教育时,幼师要坚持循序渐进的自然原则,引导幼儿在有效参与、生活实践的前提下,对数学知识进行内化,使其身心發展的综合需求得到满足。由幼儿教育理念可知,幼师应对幼儿亲身体验、直接感知、实际操作,最终实现知识  获取的需求最高程度的满足及支持。因此,数学教育要求幼师对幼儿学习方式、生活经验等充分尊重,并以此能为幼儿完成数学学习多元化途径的创造。

在幼儿教育中,幼师受以往传统教育的影响,在数学教育中,仍旧会发生对幼儿感受体验、生活有所忽视的状况,仅仅重视对幼儿数学知识的单纯传授,对技能、概念掌握的必要性片面强调,最终导致幼儿出现了数学认知问题,使其认为数学是重复训练及反复记忆。该类数学教育的科学性不足,会导致幼儿丧失数学积极性,或存在逆反及排斥等心理,无法在学习中得到成就感及快乐。科学的数学教育,并不“附庸 ”于小学教育,而幼儿园也并非幼儿单纯进行“智力”开发的场所,数学教育要能和幼儿生活、幼儿本身联系密切,是立足于幼儿发展的启蒙教育,要立足于幼儿终身发展、成长需要等角度,进行逐步的探索思考,对数学技能及知识的掌握并非最为主要的目标,重点在于引导幼儿产生正确、科学的数学意识,并学会在游戏、生活中尝试运用数学,在和朋友的合作交流中,对数学概念进行理解,实现数学意识及思维的构成,对具体事物、抽象数量间的密切联系无形中掌握,在以数学进行问题解决的前提下,对思维能力的逐步开发。

四、结束语

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较高好奇心,在幼儿的这一特征影响下,幼儿才能对未知、对新鲜事物形成探索兴趣。在学前数学教育时,幼师要对幼儿天性充分尊重,要尝试带领幼儿在生活体验中,对数学知识轻松、自然地获取,实现数学思维及意识的培养,再实现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推动学前数学教育的进步,让幼儿教育真正成为幼儿成长的摇篮。

【参考文献】

[1]郑梅.论学前数学教育重视幼儿的生活体验和探索实践[J].读天下(综合),2020,000(009):P.1-2.

[2]范婷菊.如何在学前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探究意识[J].珠江教育论坛,2017,000(001):68-68.

[3]张岩.《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课程教学探究[J].现代交际,2019,000(001):202,20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