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因材施教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的策略研究

时间:2024-05-07

李桂英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落实和推进,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设计内容和活动,提高学生学科素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升和发展。而分层教学法作为落实因材施教的重要方法,对落实人本教育理念,实施素质教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此,本文以因材施教为指导依据,以分层教学法为载体,针对初中物理教学有效实施策略进行了探究分析。

【关键词】因材施教;初中物理;分层教学

在素质教育理念落实的过程中,教学要服从于学生个体的实际需要,从而实现精准教学,满足其学习发展需求,促进共同进步。因此,为落实因材施教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共同发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分层教学法的应用,通过内容分层、目标分层、作业分层等,实现高效教学,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一、基于内容分层,促进精准指导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贯彻落实因材施教教学理念,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明确不同层次学生群体的切实学习需求。在分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实现精准指导,在契合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的前提下,提高学习自信心,让学生会学习、会自主的进行探索分析。例如,在引领学生预习《汽化和液化》物理内容时,重点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汽化和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知道蒸发可以制冷。那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表现,将其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等群体,根据不同学习群体制定不同预习内容,如对于学困生而言,教师可以引导其进行动手实验,从生活实际观察,激发探究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其理解汽化和液化,如:

①将滴有酒精的塑料袋挤瘪,袋口扎紧,放入热水中。

②取出口袋放入冷水中,观察现象,猜想原因。

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激发学困生探究兴趣,使其体验从现象到物理的过程。对于中等生,可以从情境教学入手,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微课,在课件中播放一群业余登山队员登上高峰后的一些奇怪现象,如“饭是生的,鸡蛋也煮不熟,把手伸到开水中也不烫手”等现象,让学生思考“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和什么有关?”让学生设计水沸的实验进行探究分析。对于优等生教师可以从生活现象中入手,让学生观察讨论从物态变化的角度思考其内容:

①刚从冷藏室中拿出苹果,表面不断凝结小水珠。

②打湿的衣服干了。

③冰棍周围冒着白气。

④冬天室内玻璃窗上的水珠。

让学生对生活现象进行分析思考,从学以致用的角度引导其进行预习。

通过学习内容的分层以及分类指导,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习到有价值的物理内容,在满足学习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实现高效教学,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进步和提升,从而提高学习自信心,落实因材施教。

二、基于目标分层,贯穿课标要求

对于教育教学而言,教师所面对的是全体学生,那么,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其要求的学习目标也应该进行分层,在契合学生发展需求的基础上,贯穿课标要求,实施因材施教、落实人本教育理念。例如,在教学《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理内容时,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一些光学仪器,能够说出物距和像距的定义,能够识别凸透镜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为此,在学习的时候,针对学困生,教师设计目标,可以以学生能够动手探究,自主进行实验为标准,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在光屏上找像的这一过程,认识实像和虚像,理解物距和像距的定义;对于中等生教师可以以学生自主探究设计实验能力的培养为目标,重点考察学生是否能够对这一实验过程进行实验设计,考察其实验步骤、实验探究问题、实验成果以及实验注意事项等各项内容,综合整体实验环节,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重点培养;对于优等生教师可以从分析数据归纳规律方面进行重点考察,以培养优等生探究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将学生绘制的成像位置图一张一张的叠加,根据效果图设计网问题,引导其进行思考分析:

①红蓝区域的成像有什么不同?

②如果把物体放在红蓝区域之间,像应该比物体大还是比物体小呢?

③成等大的像时,物距应该为多少?

让优等生进行推理分析,然后引导其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进行总结,设计实验探究成果报告单。

通过不用目标点的设计,在分层引导,分层管理的过程中,贯彻课标要求,落实人本教育理念,以学生实际学习发展需求为本位,提高学习能力,增强学习自信心,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步和提升,这样既不会为其造成学习压力,又可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基于作业分层,实现层级晋升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检验学生掌握情况的有效途径,也是学习信息反馈的重要载体。为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为发挥分层教学法的育人价值,可以以作业为辅助,进行分层设计,在设计多元作业的同时,促进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进步发展,提升自我、完善自我。例如,在教学《牛顿第一定律》物理内容时,在设计作业的时候,教师可以从概念理解、探究分析到实际问题解决方面设计分层作业,如:

夯實基础:

①关于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完全是理想的,没有事实为基础

B利用气垫导轨,就能使实验成功

C是以可靠事实为基础,经科学抽象,深刻反映自然规律的

D该实验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②关于力和运动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表示物体必受外力作用

B物体向着某个方向运动,则在这个方向上必受力的作用

C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则其所受的合外力必为零

D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该物体必不受外力作用

探究提升:

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2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做直线运动,过a点时给物体作用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并开始计时,选水平向右为速度的正方向,听过速度传感器测出物体的瞬时速度,所得Vt圖像如图所示,取中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力F的大小和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10s末物体离a点的距离。

应用解决:

如图所示,在海滨游乐场里有一种滑沙运动,某人坐在滑板上从斜坡高处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斜坡底端B点后,沿水平的滑道再滑行一段距离到C点停下来,若人和滑板总质量m=60kg,滑板与斜坡滑道和水平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斜坡的倾角θ=37°(sin37°=0.6,cos37°=0.8),斜坡与水平滑道间是平滑连接的,整个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人从斜坡上滑下的加速度为多大?

(2)若由于场地的限制,水平滑道BC的最大长度L=20.0m,则斜坡上A、B两点间的距离应不超过多少?

在作业分层设计的基础上,就此次作业内容发放到学习群中,让学生自主选择对应的作业检测内容,进行作业探究,在完成作业的基础上,由教师提供作业答案和解题详解,让学生和学生互相进行检测,让优等生分析学困生和中等生解题的优缺点,有学困生阅读优等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让中等生和优等生互相探讨交流作业学习技巧,在合作探讨的过程中,通过作业分层检测,促进共同进步,使其提高自我,从而发挥分层教学法的育人价值。

四、结束语

基于因材施教的初中物理分层教学法的运用,对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增强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此,在实际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贴近学生设计学习需求,设计不同层次的内容、目标和作业,在分层教学、分类指导中,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因材施教,让学生各发其才、各展其能,使其能够不断完善自我。

【参考文献】

[1]马见生.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2):87.

[2]丁飞.浅议分层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9):4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