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王军武
【摘 要】问题贯穿于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全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以PEP六年级上册Unit5 What does he do?C Story time为例将从故事导入、呈现和延伸三个阶段谈谈如何在基于语篇意识的故事教学中展开有效提问,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语篇内容,体验故事的思想意义,促进思维发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有效提问
小学英语中,通过故事内容的教学,学生能在相对真实、完整的语境中接触、体验、理解、积累、内化和运用语言,发展思维能力和表演能力。通过调研,我们发现,部分教师只关注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这种脱离语篇意识的做法,常导致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思维能力无法得到更为高效地发展。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认为: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有效提问可以帮助学生扫清障碍,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如何在基于语篇的故事教学中设计有效提问,从而让学生“有话好说,有话想说,有话能说”,本文将以PEP六年级上册Unit5 What does he do?C Story time 为例,谈谈个人的想法。
一、故事导入:以旧引新,预测语篇,激活学生思维
在设计教学问题前,教师要充分解读教材,关注语言功能,结合本单元的话题,各课之间的联系,甚至课文插图、角色关系等,尝试理解编者意图。只有在明白语篇真正想要表达什么,为什么这样表达,才能开展教学设计。故事教学作为一个单元的最后一课时,其与前面部分的内容关联性很强,对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在设计读前问题时,可从学生已掌握的本单元背景知识出发,利用问答形式扫清部分语言障碍,为接下来的故事学习做好铺垫,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利用图片或话题预测语篇内容,激活学生思维。教师在设计故事导入阶段的问题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铺垫性。教师可根据学生已学旧知设计铺垫提问,其目的是为了理解语篇语言点进行适当地铺垫,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保障故事教学的整体性、连贯性和逻辑性。本课时是围绕Zip's unusual dream job展开,其中unusual这个词不直观,哪怕学生在阅读完故事后也难理解。于是在复习环节,笔者通过What does he/she do? How does he/she go to work? How is his/her job?三个问题询问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职业,让学生体会usual job的含义。在接下来学习故事unusual job后,将这些职业进行对比,让学生理解unusual job的含义。同时笔者还通过询问Hu Bin, Sarah, Robin,Oliver等人的理想职业及原因,为预测Zip选择的理想职业及原因做铺垫。
2.预测性。教师可根据语篇主题提问,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或提示,旨在发挥学生想象力,激发学生思维和兴趣。本课时从Hu Bin,Sarah等人的dream job,自然过渡到询问What's Zip's dream job? Why? 笔者纵向挖掘PEP前几册与Zip家人、兴趣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根据图片和话题猜测What's Zip's dream job? 培养了学生观察、想象和推断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3.整体性。还应根据故事的整体性设计问题,让学生整体感知语篇,为全面投入故事阅读做好准备。本课时,笔者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选择问题What are Zoom and Zip talking about?的答案,以此使学生获取语篇的基本信息。
二、故事呈现:多维递进,内化语篇,搭建思维梯度
理解故事大意是故事教学的基本目标。在故事教学呈现阶段,教师基于故事整体情境下的提问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梳理语篇脉络,使学生能全面深入地理解和内化语篇内容。同时基于语篇意识的课堂设问,也能提升和开阔学生思维。
1.递进性。本课时通过5个层层递进的问题,使学生在完整、真实的语境中体验、理解语言,理解故事大意。同时,学生的思维在不停地追问中逐步提升。
2.多样性。教师可根据设问主体展开多向设问,可根据角色展开多角度设问,旨在发展学生思维的广度。教师在师生互动中,应尽量增加学生主动提问的机会,可以采取“生问师答”“生问生答”模式,也可以让学生四人一组围绕故事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寻找答案,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不改变情境的情况下,教师可从其他角色入手,使学生有更广阔的表达空间。从不同角度创设问题情境,可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调动思维积极性。本课时通过角色变换,既复现了语篇内容,又提高了学生参与度,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
3.细节性。根据语篇中一些细小而重要的词、句设置一些关键性提问,引领学生正确掌握语篇内容,从而达到全面透彻地理解语篇的目的。本课时中两个地方出现了“nuts”,第一次出现其意为坚果,学生能通过图片或语篇上下文内容理解。第二次出现其意为“疯了”,如何让学生在语境中体会到这个意义,笔者在处理完Zip想成为nut cracker的原因后,通过询问学生Does Zoom like this job?,让学生模仿表演Zoom说的“You must be nuts!”得到No的答案。学生通过表演已经能领略到nuts在这里是一个贬义词,这个时候再通过选择问题What does“nuts”mean?的答案,学生既能理解单词的意义,同时也了解Zoom对于这份职业的观点。
三、故事延伸:拓展延伸,丰富语篇,展开思维联想
拓展活动是整个故事教学的升华阶段。教师在学生掌握故事內容基础上设计延伸性的课堂提问,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此阶段的问题是开放性的,鼓励学生给出个性化的答案,增强学生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实际教学中,笔者通过纵向挖掘教材内容,从Zoom的兴趣出发让学生思考Zoom能够胜任的职业,并简单阐述理由。同时教师进一步提出Zip的理想职业是否现实,引发学生思考。根据学生不同观点,引导其发表理由支撑观点。基于部分学生的否定回答,教师趁机追问:What else can Zip be? Why?通过这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联想,探索自己和他人的想法,丰富语篇内涵。
综上所述,教师应当在不改变故事情境的前提下,根据语篇内容和学生特点精心设计问题。有效提问可以逐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语篇,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和思维能力。在设计问题前,首先要有语篇意识,充分解读文本,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目标。以此为前提的课堂提问,才能使故事教学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参考文献】
[1]王亭亭.故事,让英语课堂更精彩[J].小学教学参考,2019(15):60-61.
[2]何小雪.以故事为主题的小学英语教学方法的应用[J].海外英语,2016(0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