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音乐知识“趣”味探究

时间:2024-05-07

尤雅

【摘 要】将学生创造性的发展潜能开发出来,即为音乐课程开展的价值,趣味化音乐知识,使其不再枯燥无味,不仅可使学生探究兴趣得以满足,还可使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融会贯通。本文认为小学阶段讲授音乐知识时,教师应借助各类有趣手段改变乐理原本抽象的知识,使之更为有趣生动,课堂上教师应将学生积极性有效调动起来,让学生将音乐作为兴趣、爱好。

【关键词】趣味性;音乐知识;小学

借助音乐编创、演奏、演唱、聆听艺术综合性的表演等多类形式方可使音乐课程教学得以实施,在音乐课堂内学生可获取直接的音乐经验、情感体验。音乐教学在小学的阶段,学生在对音乐知识学习时,教师教学一般选择填充式,学生与教师间互动环节缺乏,教师仅单纯播放音乐,并未讲解相关知识,而学生也仅将唱歌学会,其中乐理知识并不了解。学生难以将学过的内容融会贯通,本文认为,教学时可结合游戏和音乐知识,可借助各类趣味游戏,完成课本音乐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更易理解、掌握教授内容。

1.涉及低年级相关的课程

教师应以学生年龄特点为依据,设计教学活泼、生动的方式,使其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使之爱好音乐的程度增加,对音乐知识技能树立正确的认知。

1.1探索声音强弱一定的规律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年级上册的音乐课本第一单元《声音的强弱》相关内容为依据。在强弱概念上,一年级学生较为陌生,教学既往模式会告诉学生,强即为大声,弱即为小声,学生难以直接体会到强弱的音乐规律。教师在设计课程的时候,会直接让学生体会音乐中强弱的改变。课前教师需准备部分教具,如大鼓、羽毛球、丝巾等。首个环节即教授身体律动,借助身体律动方式,教师与学生间互动,如取一大鼓,教师敲一敲,后演奏大声的一段节奏,后邀请学生完成动作的设计,学生可拍肩膀拍手,也可跺跺脚,后教师再演奏一段小声节奏,同学进行动作的设计,此环节互动经身体律动,让学生感受、体会声音的强与弱。第二环节为模仿声音,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将两张图片播放出来,图片分别为两种猫咪,一大一小,其身体上面各印上两种记号,即f和P,后邀请几位学生进行大、小猫咪声音的模仿,经演唱方式让学生感受律动的音乐,后教师播放音乐开展情景教学,以故事情节、声音强弱走向为依据,对学生加以询问,此刻出现的到底是大猫咪还是小猫咪呢?此环节可对学生听觉能力加以训练,使其音乐审美得以培养。最后一个环节是训练听觉,借助游戏点圈圈,取六个圈圈和一根手棒,六个圈中五大一小,播放音乐,随着音乐律动带领学生点圈圈,后学生随着音乐的规律进行点圈圈,大球、小球分别代表强拍、弱拍,经各类方式引导学生了解音乐,使其音乐的听觉和欣赏能力得以发展。

1.2探索触觉的高低音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二年级上册的音乐课本《音的高低》相关内容为依据。课本上有图片六张,教师借助多媒体将视频片段播放在大屏幕上,学生对比相关内容,课本图片之一即为一个小男孩手拿两个摇铃,一个小男孩以棍子敲打大钟,借助多媒体完成两组动作对应声音的播放,后教师提问学生,何为低音,何为高音,低音是怎样的声音,高音是怎样的声音。图片之二即为楼钟和小闹钟,引导学生将小闹钟的声音讲出来,即尖尖的,而楼钟则相对低沉。图片之三为牛和小鸟,此时学生已经可以区别分辨高低音。音乐课本第七页是柯尔文手势,學习该内容时教师可将其变成郎朗上口的一首音乐,形式生动,短小有趣,可使其音乐兴趣得以培养,在教师带领下学生与之共同唱歌曲做手势,学生音乐感知得以开发。让学生自然嗓音特点、模仿力得到充分利用,学生跟随教师共同学习柯尔文的手势,在柯尔文手势学习期间同时也了解了音阶,经演唱学生也了解了do re mi fa sol la si do音阶的从低到高,也明白了音阶是一个过程,即从低到高。最后,借助学生的形象思维特点,让其玩音阶连连看的一个游戏。教师将音阶唱出,学生按顺序回答,如老师唱do re,此时学生则需回答mi。老师比出mi fa手势,学生则跟随sol手势。借助游戏方式使学生认知音乐知识的程度加深,此举有利于学生融会贯通所学音乐知识,举一反三。

2.设计音乐知识中年级的相关课程

伴随着持续扩展的认知领域、生活范围,学生探索创造的能力随之增强。小学的三、四年级即为中年级,此阶段音乐知识主要包括学习音乐拍号、记号、休止符、音符等,在设计课程各环节期间教学形式应确保活泼生动,可吸引学生注意力。

2.1音符的学习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三年级上册的音乐课本《爱唱歌的小杜鹃》为依据,该曲目由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组成。首先学生需掌握所谓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不同之处,邀请几名同学上台演示跑步和走路的差别,跑步较快,走路相对较慢,后告诉学生相对来讲四分音符为走路,而八分音符则为跑步,走路较跑步慢,因此四分音符较八分音符慢一点。可借助游戏方式深化学生理解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时值。如游戏猜猜我是谁,可将这两种音符组成一段节奏展示在大屏幕上。游戏开始后手也跟随打节奏。经游戏接龙的实施,让学生体验变化的音乐,经语言引导让学生在实践中参与。结束游戏后开展音乐创编。首先教师应将四分、八分音符的时值告诉学生,后教师结合四、八分音符成小段节奏,教师示范一次,首先唱音符,其次读歌词,后学生分组讨论,模范创编,再展示。让学生感受到即兴创作的乐趣所在,创编环节时学生想象力得以发挥,同时展现了对于发展音乐思维的能力,以及学生自身的创造性。

2.2听音乐,画画

以四年级上册的音乐课本《小螺号》为依据,该歌曲教授的音乐知识为反复记号。此歌曲共分为四段,其中两段内容是反复的。教师首先将音乐播放给学生,同时讲述该音乐内涵的故事,学生可以一边画画,一边听故事,学生可在纸上画出音乐的场景。首段音乐场景即为在海边一位小姑娘吹着小螺号,小螺号的声音滴滴滴响,在海上海鸥自由的飞翔着,绘画时学生可画大海、小鸟。第二段则为小姑娘望着远方的大海,看海上大船有没有回来,因为她的爸爸在大船上,她十分思念爸爸,借助小螺号的声音希望传达自己思念爸爸的感情,学生则会画多种形象,如爸爸、船等。此时第一段音乐开始反复,学生则十分疑惑为何与之前场景相同,此时教师可将反复记号讲解给学生,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查看课本音乐最后一段结束的地方,标记着D.C,指出此标记代表从头反复的意思,直至出现Fine标记后音乐结束。同一首作品,不同学生理解不同,经结合美术与音乐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小螺号是A-B-A形式,分成3个乐段,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再现)

3.设计高年级相关课程

小学五、六年级义务教育的阶段即为高年级阶段,教学期间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应保持积极。教师应完善培养能力和传授知识的关系,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学习,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个性的学习音乐知识,使其掌握知识及合理运用的能力得以培养。以六年级课程《我爱银河》为依据,在这个歌中学生应学会跳进、级进。首先教师提问跳进、级进概念,后开展相关游戏,首先开展手拉手游戏,取音乐卡片贴,上面分别贴有do re mi fa sol la si,教师将其贴在学生身后,音乐播放停止后,教师说出要哪个音符的级进或跳进,学生需自行进行配对。如音乐结束,找出do的级进,张贴do的同学就需配对re或低音si。下一个游戏则为叠棉被。学生自觉排成两队,手拿小卡片,老师喊出跳进或级进口号后,学生将相应动作做出。例如老师若喊跳进,左右两边的学生若分别为do、fa,则此时需将对方卡片抢到手,考验其反应能力,老师若喊级进,则学生无需给出任何反应,卡片多的那队则为赢家,少的那队则为输家。

4.结束语

教学的活动主体即为学生,教师应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突出教学期间学生主体的地位、教师主导的地位,教学期间强化师生互动。教授小学音乐知识相对困难,因学生缺乏对音乐理论知识的兴趣,课堂传授时方式缺乏有趣性、生动性,学生与教师难以互动,学生对音乐知识理解很难。教学方式应与时俱進,教师应不断分析和反思自身教学的行为,将教学思路转变,寻求教学创新的手段,将学生向创新型人才方向引导。

【参考文献】

[1]单永刚.音乐院校文献资源的整合及知识组织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20,38(5):95-99.

[2]王亚妮.初中音乐基础知识的教学现状与应对方法[J].北方音乐,2020,(17):169-170.

[3]周鹏.论初中音乐课教学增加“音乐含量”的意义与措施[J].Music Report,2020,2(3):67-72.

[4]杜小婉.优化音乐知识体系以适应综合类大学音乐通识课程教学的研究[J].戏剧之家,2020,(8):47-48.

[5]苗瑾.浅析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基础乐理知识的渗透教学[J].新课程,2020,(32):107.

[6]周良.高中音乐选修课《合唱基础知识与表演》开发与研究[J].读与写,2020,17(23):280.

[7]唐振国.谈音乐教学中乐理知识的趣味教学[J].才智,2020,(10):91.

[8]沈娇,罗尚菊.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与幼儿实践活动结合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0,41(15):后插1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