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初中生语文素养的文言文教学方法与策略探究

时间:2024-05-07

关晓佳

【摘 要】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中强调:要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要占有一定的比例,由此可见文言文在初中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作为古代的书面语言,文言文能够较为客观的反映出作者所处时代的时代背景、政治经济发展及风土人情,古文成为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缩影。文言文作为初中语文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深入研究,通过文言文学习效率的提升,有效促进初中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本文结合文言文对初中语文素养的促进作用,探究文言文教学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素养;文言文教学;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推动了初中语文教学对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探究,文言文学习效率的提升可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掌握文言文基本知识,把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学会知识的迁移,这本身就是形成语文素养的过程。所以研究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进一步阐述。

一、学好文言文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使用的书面语言,学习文言文对于了解我国古代的文明和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语文课本精选的文言文篇目为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传承优秀的文化提供了有效的平台。提高学生文言文的水平对于提升语文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好文言文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起来正确的汉语语感。文言文在语言表达上具备现代汉语不可比拟的特点,它用词短小精悍,句短但意深;文言文的写作注重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古代作者用优美的汉语表达方式诠释深刻的思想,爱国主义情操的表达方式对于现代汉语的学习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另外,文言文阅读可以促进现代汉语的阅读学习。通过研究汉语学习的特点总结出汉语是一种词根语,这句决定了现代汉语是古代文言文的传承和不断地衍生,现代汉语词汇的构词和文言文中的词汇很多都能够建立连接,在词汇的积累、词意的理解、文化的感知以及语感的形成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可以说,没有文言文学习基础的现代汉语学习如同空中楼阁,失去了坚实的基础,是很难有大的发展和超越的。

二、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课前深度预习,为课堂教学做准备

这里讲的深度预习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要在上课前做充分的准备。在掌握本班学生语文基础和能力差异性的基础上,在备课环节中对下节课的重点、难点对照文章的教学目标进行提炼,以便更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学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课前对即将要学习的文言文进行预习,通过自主反复阅读、查阅资料、运用工具书答疑解惑等方法实现深度预习。要想通过预习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教师和家长一定注意的问题是区分学生进行的是深度预习还是浅层预习。往往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感觉预习无非是阅读文章,了解文章大意,这样的预习的结果是课堂听课缺乏针对性,没有重点。深度预习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目的的,学生可以通过范读课文、精读课文的形式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将不知道的词汇、句子做出标记;然后再通过文言文工具书,进行自我解答;对于解释不了的句子,可以单独摘抄下来,在课堂听课时重点学习,如果课上教师没有涉及到,那学生一定要具备“”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要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弄明白。

(二)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

学习文言文对于大多数初中生来说是有点抵触的,文言句式的表达方式和现代汉语的差别是学生不适应、不喜欢文言文,感觉文言文的词义、语法很绕,“之乎者也”的语言表现形式让学生有陌生感。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课堂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应该从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入手。通过研究多篇文言文,发现文言文的行文特点比起现代汉语,在语言表达上更为简练,具有文字的音韵美感,细细品读更能发现其中的美好。所以想要学好文言文,阅读是非常关键的方法。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加强对于文言文课文的赏读,文言文不是文字的堆积,每词每句都能感受到作者在所处时代下特有的思想感情。学生只有在反复诵读中,理解文章的真意,和作者形成情感的共鸣,才能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渐入佳境,教师在教的过程中才能游刃有余。

在阅读之前,教师一定要将阅读的标准告知给学生,不能漫无目的读。文言文阅读中会出现一些通假字、生僻字、多音字、虚词和实词,学生刚接触时会觉得绕口,但是经过知识梳理、查阅、标注等一系列工作之后,文言文的阅读呈现出字正腔圆的效果,节奏上要缓急有致,读起来抑扬顿挫,韵味十足。文言文的阅读一定是以朗读的形式进行,通过教师或者音频材料做示范读,选取优秀的学生范读,学习小组之间进

行自由读,或者在大家基本掌握之后齐读等等。读的方式多种多样,只要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的阅读氛围,什么样的形式都可以借鉴。在学生读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跟进做好听读,对于学生的阅读及时表态,读的好的及时表扬,提供机会进行领读和范读,读的存在问题的及时纠正。在推进朗读这一教学方法时,教师要更加灵活的掌握,分小组学生间进行互评学习也是很好的方式,调动起每一名学生的积极性,这样阅读才会更加自然,更有效。

(三)精读赏析文言文课文,积累好词好句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使用的一种书面语言,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很多篇传世名作,是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如《论语十二章》《诫子书》《木兰诗》《桃花源记》等等。初中阶段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文学经典所诠释的深刻思想和巧妙的构思对于初中生会产生很深远的影响。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精读赏析文章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养成在阅读中提炼好词好句,做好摘抄和读书笔记的好习惯。

例如,在学习《论语十二章》时,里面有很多语句是非常经典的,而且也可以迁移到学生的写作当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几句对于拓宽学生的写作思维是很有帮助的。在学习《诫子书》时,“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千古名句会让学生体会传统文化的精髓。《诫子书》全文虽仅有八十六字,但读来发人深省。学生在精读的过程中结合文章的注释和工具书进一步理解文意,体会作者的思想境界和睿智人生,这对于提升个人的语文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四)拓展文言文教学宽度和广度

文言文的教学和现代汉语有很大不同,因为是古代文学,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深入的理解文章内容,就要置身在作者所处的时代中去思考。所以教师除了认真的研读课文外,还要大量积累与文章有关的泛知识,不断的拓展教学的宽度和广度,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养分,把作者所处历史时代的政治概况了解深入一些,尽可能的还原那段历史的风貌,把文章中蕴含作者的浓郁情感传达给学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的时候,教师就要把作者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背景讲给学生。当时是元熙二年,刘裕废晋恭帝后又设计杀害晋恭帝,这段政治的动荡激起了陶渊明的情感波动。可以说,陶渊明是在自己所处时代中遭遇了情感的重挫之后写下了《桃花源记》,时局的混乱,他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

总之,文言文是学生初中、高中阶段非常重要的语文内容,不仅在升学考试中占有重要地位,学好文言文对于提升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也是非常关键的。初中语文教师要不断研究文言文课堂教学方法,不断创新突破,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艳阳.初中文言文教学如何出彩生姿——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视角[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1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