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德育渗透思考与实践

时间:2024-05-07

李健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维发展以及道德实践的机会,使他们不断增强道德认知,培育道德情感,促进科学道德价值标准的形成和内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和开展社区服务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学生自主管理活动、竞赛评比和德育宣讲活动,是构建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的中学德育模式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德育;学校

一、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困顿

立德树人作为中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已经被写进了我党的教育方针。然而,从当前学校教育工作的现状来看,德育工作仍是其中最为薄弱的一环。目前,升学率已经成为社会对学校评价的最重要标准,教学成绩是学校评价教师的最主要因素,这使得德育地位是“说起来非常重要,做起来排在次要,忙起来可以不要”,往往是流于形式,缺乏连续性和实效性。

一直以来德育教学的知识化、政治化、灌输化现象严重,学校德育的内容过于保守,存在假大空现象,德育的形式过时、僵化、走过场,缺乏创新力和吸引力。要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性,帮助其健康成长,就要求我们努力构建新的德育模式,多渠道加以引导。中学生的身体迅速成熟,但心理的发展却往往落后于生理的发展,在理性认识、道德实践和社会交往等方面都还不够成熟,他们看待问题片面,缺乏理智,易冲动,渴望和别人交往但又封闭自己,渴望各方的指导却又对他人的说教抱有强烈的抵触感。面对这样的学生,仅仅依靠传统的灌输、说教的德育模式并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符合他们心理特点、尊重他们心理需求的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的德育模式才能发挥实效。

传统中学德育模式以理论、知识以及社会既定的价值标准为准绳,以知识为真理,以单向传授式教学为主,往往收效甚微。主要体现在学校德育价值指导的一元化与现实社会价值选择的多元化矛盾上,体现在德育产出和投入的巨大差距上,也体现在学校德育和社会生活脱离,和学生心理需求脱节,和道德构建系统失衡等等许多方面。

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的中学德育模式,就是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体教育形式,减少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时间,发挥学生在德育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去获取、理解、领悟和认同道德规范,从而自觉地在行动上笃信、践行道德规范,实现德育目标的一种德育模式。

二、综合实践活动中德育渗透的意义与价值

构建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的中学德育教育模式,丰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综合实践活动能够扩大学生的参与,创造各种实践机会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通过学生共同参与体验学习、生活、社会实践的德育实践活动,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形成系统的、科学的三观,明确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最终构建成为学生的道德判断、评价、选择等能力。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的德育模式得到反思与改进,全面性、实践性、生活化、自我建构型的德育教育模式得以发展。这种以活动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的中学生道德自我教育的模式,将摒除由灌输式的教育和制度化的管理造成的不足,使得学校的德育工作能扎实有效、生动活泼、循序渐进地迈上新台阶。

提高中学德育教育系统性和实效性,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学校通过开展系列德育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德育域场,由课堂延伸到社会、家庭,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获取实际发展性地体验、思辨、启发、领悟和认同,避免了简单的说教。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和社会责任感,提高了德育的实效。当学生渐渐从他律变为自律,从被动灌输转为主动思考,从被教育者变成为参与者和教育者,即便他离开了学校课堂德育环境,也能够在与他人和社会的交流中汲取营养,通过自身持续地发展,从而育成健康的道德品格。

三、综合实践活动中德育渗透的具体实践与措施

(一)在社区服务活动中渗透德育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队伍,到养老院从事义工服务,参加协助交警指挥交通,到农村进行扫盲等活动。学生在社区服务中加深了对周围世界的了解,体验到了爱和被爱的重要性。社区服务作为公益性活动直接服务于社会,也是处理个人与集体、社会关系的一种途径。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服务的快乐,在奉献中培育高尚的品格,进一步明确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这种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实践活动也有利于老师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实现说、学、做的整合。

(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

在社会实践部分,学校的各个学科社团可以在学校老师带领下组织部分学生进行多学科综合考察,如我校地理学科对郎川河生态系统、郎溪城乡布局结构调整进行考察。这些活动可以有效地实现课内与课外的结合、书本与社会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动脑与动手的结合。进一步的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思维、创新、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思索人和社会、经济和环保、国家与地方的关系问题。多学科综合考察活动,在增强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创造精神和合作能力以及坚韧地意志品质等方面是极为有效的。

(三)在研究性学习中渗透德育

在研究性学习中,可以鼓励学生结合兴趣爱好和学科知识自己选择研究课题,由专门的教师进行培训、辅导。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搜集和整理资料,不仅掌握了大量信息,提高了交流、合作、分享、探究的能力,而且培养了积极进取、吃苦耐劳等良好的个性品格。学生所选课题大多是国家和地方的热点问题,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社会重点问题的意识并引导学生积极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四)在学生自主管理中渗透德育

在充分发挥班主任主导作用的同时,为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我们要在班级的管理中加强学生自主管理,如实行班干轮流制,让学生自主设计实施主题班会课,全体同學参与班级和年级部值周等。此外,年级部还可以通过学生会,检查年级纪律及其他事项,学校每周都设有值周班级对全校进行检查和管理。这拓宽了学生获得管理经验的渠道,积累了管理者的体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会学到管理的知识、方法、技巧,并且提高了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加强了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自觉性、自律性,学生主体意识提高了,也使德育目标落在实处。

(五)在学校各项竞赛评比和大型宣讲活动中渗透德育

学校办公室、德育处、团委、各年级每学期都可以举办各类竞赛活动,这也是加强德育的好契机。如举办的唱红歌、模拟法庭、学雷锋征文、辩论赛、模拟招聘会、感恩母亲节、远足等,把这些活动与德育相结合,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和知识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各项能力、又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是一举多得。

总之,学校德育活动应坚持德育生活化理念,去和社会生活对话、交流和沟通,让学生既立足于校园和课堂,又把学生引向社会,引入生活。这种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的德育模式,展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德育的开放性、系统性,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也能培育学生的热情和信心,必能大大提高德育的实效。而教育界的重任之一就是抓住新课程改革的契机,树立德育教育新理念,以综合实践活动为平台,开发多种形式的德育活动,最终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

(安徽省郎溪中学,安徽 宣城 24210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