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对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选题课教学模式的分析

时间:2024-05-07

沈新华

【摘 要】“综合与实践”活动是新课标提出来的重要内容,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有利于学生提升自身的能力。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活动选题课的内容,然后强调了寻找课题的关键,最后对活动选题课教学模式展开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活动选题课;教学模式

一、活动选题课

活动选题课就是教师将日常的教学内容或者是社会热议话题作为讨论的背景,将近期学生使用已学过的知识作为活动讨论的课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背景问题展开观察和讨论,引导学生自行收集资料,经过讨论之后将主课题分解成小课题,然后逐步提出选出自己想要讨论的课题,组成一组,小组之间进行互相的讨论和研究。每个小组也需要在全员参与的情况下,制定后续的活动计划。

二、课题的寻找

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进行的探究也需要循序渐进,进行选题的形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教师要根据教学的素材设立出渐进式的问题。课题的提出可以是抽象化的形式,需要能够渐进式地让问题具体化,学生需要跟着教师的思路逐个完成问题。第二种,教师进行课题背景的设计,设计出问题,学生要做的就是自主提出问题。这种问题的提出需要教师能够不断进行条件背景的创造,学生需要自己围绕着主要问题的背景设计出子课题。第三种,学生完全自主的提出课题。这种方式提出的课题研究,相关素材的收集、重点研究的问题以及最后结果的表述,都需要由学生自己完成。在这种形式中,学生拥有的自由度最大,但是教师并不是完全不参与,而是需要全程关注。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地引导,帮助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准确地提出问题以及逐个筛选问题,使学生领悟到选择课题需要遵循几个关键原则。

三、活动选题课的教学模式

(一)创设课题情境

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确定主课题需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关注社会、自然以及人本身。为了能够让学生对于研究课题的兴趣得到提升,教师在导课环节中,需要使用不同的手段,例如:借助于图片、视频、故事等方式,让学生能够产生一定的兴趣,让学生参与活动兴趣得到有效的激发,让学生受到激励,能够积极参与到探讨活动中。例如:在“全等三角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小故事进行导课,教师讲解尺规作图的起源,让学生产生研究的兴趣。然后教师可以引出课题,如何做出等分角呢?这样学生能够顺着教师的思路开始思考,活动也就进入到正确的轨道中。接着教师可以逐渐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何使用尺规作图画出三等分角?这样本次活动的课题也就被确定了。

(二)分解主课题形成子课题

对于主课题的表述常常有一定的综合性,在主课题得到确定之后,还需要对其进行分解,让主课题活动的目标工作能够得到明确。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需要以“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这三个方面展开讨论,最终形成了子课题。“是什么?”需要学生能够查阅资料,获得答案,这个问题相对比较容易实现,一般情况下不作为题目进行应对。但是“为什么?”“怎么做?”是有一定研究的意义的,可以作为子课题。选课题的活动进行的基础,决定着活动教学的成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必须要在适当时候创设情境,让学生能够利用生活经验挖掘教学资源,同时能够以生活问题的形式展现出来。例如:在上文中提到的课题中,进行课题的分解,得出:如何使用已学过的知识制作出三角等问题?让本次活动课题得到确定。

(三)组建活动小组

初中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很容易就出现问题单一化的情况,具备的研究性不够强,学生的理性和感性思维都不够成熟。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让学生更加理解问题,有利于活动后续的开展。然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子课题进行聚焦,也就是梳理处理问题的思路,让学生能够以逻辑思维进行问题的处理。子课题的表述程度受到学生素养的影响,因此教师可以先利用模板对学生进行指导。例如:子课题可以使用“关于……的研究”“……的调查研究”“……对……的影响分析”等。教师在进行子课题选择的指导时,需要提醒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也要注意控制课题的难度,避免课题过难或者过于简单。教师还需要尽量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从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多个方面衡量课题的可行性。

(四)分析课题制定方案

在学生确定好课题之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制定活动方法,这一环节能够培养学生的策划能力。在拟定方案之后教师需要根据学生课题分布活动的资源。活动方案一般包含名称、目标、过程、准备、时间安排以及预期效果这几个部分。活动方案的设计还需要每个小组的通力合作,需要讓活动过程方便进行操作,展开动态的调整。

在学生制定好方案之后,教师需要让小组交换方案,进行互评,并要求小组对方案进行完善。在完善方案的时候,要注意:第一点,需要保证活动方案尽量细致,对于人员的安排、活动流程以及阶段目标等内容做出详细的规划,以便于在活动中随时调整。第二点,要保证方案是切实可行的,需要保证学生在活动的时候,不会受到其他因素影响,教师需要对财力、人力以及物力进行全面的指导,保证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第三点,要综合分析成员特征,需要根据成员的优势分配任务,教师在发现活动受到阻碍的时候,需要给予帮助,让学生活动正常推进。例如:在制作三等分角仪的活动中,学生在活动方案中设置了活动目标、讨论、制作原理、绘画模型、任务分配、时间安排、预期效果这几个部分。

(五)活动的实施

在学生确定好设计方案之后,就需要学生进行实践。例如:在上文中提到的课题下,教师引导学生制定出活动方案,在学生制定好活动方案之后,教师要求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方案的展示。然后由其他组提出建议,确定可行的方案。教师在每天的自习课上预留出半小时,提供给学生进行活动的实施。教师在活动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帮助,还要保障活动的安全性。在学生完成自己的制作之后,教师需要让每个小组进行展示,学生在展示自己作品的时候能够获得充足的成就感,能够提升自己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六)活动反思

在活动结束之后,教师也需要积极组织学生以小组和班级的形式同时进行总结,总结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还需要总结自己的感想,教师对于学生的总结需要展开引导,引导学生对研究问题使用的方法和思路进行总结,还需要引导学生总结出这些方法和思路能够处理生活中的哪些问题。例如:教师利用三等分角仪制作报告作为反思的载体,让学生回顾自己的实践过程,将过程整理下来,制作出实践报告,形成书面材料,学生通过回顾活动,能够对活动过程中的知识进行巩固。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发言表达自己的收获。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基于对活动选题课以及课题的寻找的分析,研究了活动选题课的教学模式。首先教师需要着力于创设课题情境,采取有效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提出主课题;然后需要分解主课题形成子课题,引导学生自行提出子课题;再次需要组建活动小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活动;经过小组讨论,分析课题制定方案;在活动实施之后,还需要进行活动反思,教师要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收获,也需要积极总结自身,让活动选题课得到完善和落实。

【参考文献】

[1]孙翔.基于问题情境的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研究——以两个教学案例为例[J].现代教育,2018(06):59-60

[2]冯亚峰.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策略探究[A].教育科学编委会,2017年11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科研成果汇编[C].教育科学编委会,2017:1

[3]郑随玲.初中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探究——以一节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设计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7(03):277-27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