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初中历史教学中思维导图运用的误区及应对策略

时间:2024-05-07

张生珉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历史课程也进行了改革,不仅对初中历史教师的知识教学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还对初中学生的历史素养、历史自主学习能力等也提出了高要求。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初中历史教师也积极改善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在历史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积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初中历史教师发现,思维导图可以以一个问题为思考点,然后再进行分散,将与此问题相关的所有问题都延伸出来。历史教材中内容繁多却又息息相关,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将教材内容轻松呈现在学生面前,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思维导图;运用误区;应对策略

初中阶段,历史课程是必须要学习的科目之一,初中历史教师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生理和个性差异,将思维导图运用到了初中历史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发现利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在历史课程学习后,将教材中每一章到每一课,每一课到每一节中零零散散的大科目和小框架进行完整、系统的归纳总结,不仅使学生在梳理过程中,帮助学生记忆的更深刻,理清每一章中的內容,还可以在梳理过后,粘贴到教材的每一章前,有助于学生复习时节约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和课堂利用率。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意义

思维导图又称脑图、心智地图、脑力激荡图、灵感触发图、概念地图、树状图、树枝图或思维地图,是一种图像和文字性的思维工具,是一种利用图像和文字的思考工具,可以将一个关键词以分裂的形式引出所有与其相关的内容,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的记忆、学习、思考,将学生的思维打开。思维导图强调图像记忆和自由发散联想,不同于理解性记忆和结构化思考。随着年级的升高,历史内容越复杂,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记住”的效率。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历史教材中,教师利用思维导图教学法,可以使初中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利用色彩鲜明的图片、别具一格的符号、生动形象的配音、有趣的图形,将教材内容整理到框架中,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和复习历史的兴趣,还可以使学生将小细节也进行复习。

2.理清脉络

初中历史教材中,教师利用思维导图教学法,将每一章节的重点和难点都进行填写,将所有的内容进行系统的总结,将历史内容系统、有条理的展现出来,加深记忆力,理清脉络,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误区

初中历史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教学是一种新的尝试,这种新的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历史教材内容,教师将思维导图运用到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初中学生也喜欢上了在历史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使学生了解历史更加透彻。但是历史教师对思维导图还有一些误区,教师应该将这些误区仔细进行分析,并且提出解决对策,从而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课堂效率,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1.没有明确主题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运用了思维导图,但在学生进行绘制导图时,对教学目标和本堂课的内容没有过多了解,重点和难点没有进行标注和特殊的提醒,导致学生常常抓不住教学重点。学生与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学生会按照不同的角度和方法画出不同的分支,使学生缺少方向。

2.教师代替学生思维

在初中历史思维导图绘制过程中,教师总是将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强加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意愿下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又或者教师对学生进行的引导过多,使学生无意识的将教师的思维结合。

3.思维导图细致繁琐

初中历史教师在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中,引导学生将所有内容都绘制在其中,将所有的知识点一字不落的放进来,导致思维导图过于细致和繁琐。

4.图画不好

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时画不好思维导图,是因为学生的概括能力和结构化思维比较弱,还有一个原因是学生对初中历史教材没有分析透彻,没有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仔细学习。有的教师因为学生图画不好,就直接在黑板上或者是在多媒体上对学生展示出来。

初中历史教师在思维导图运用过程中,应该时刻注意这些误区,改变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思考,理清历史内容,抓住关键点进行思维导图,为学生建立历史知识体系,从而使学生真正了解历史,培养学生历史素养。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策略

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还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教师将思维导图和初中历史教材相结合,利用图片、文字,再利用多媒体配上音频,在学习和复习时,将思维导图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把教材内容系统的总结在一起,将初中历史体系构建成为历史网,不仅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思考和理解,改变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1.明确思维主题

在初中历史教育教学活动结束时,历史教师让学生自己制作思维导图之前,先为学生进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等进行引导,然后明确思维导图的主题,使学生在绘制导图的过程中拥有明确的思维。

比如:在人教版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中,教师先将第一单元的内容进行系统的总结,以中华文明的起源为总分支,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为第二分支。教师将教材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强调,然后让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

2.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初中历史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学生理清历史内容后,让学生自己进行剖析然后进行绘制,在学生绘制完毕后,教师再进行绘制,绘制过程中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思维导图要简明

在初中历史的思维导图制图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设计得简单明确,条理清晰,因为思维导图不是将内容更加细致的归类,而是应该将整体概括出来,分支少主题简明扼要。

如:在人教版历史教材九年级下册《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中,教师引导学生将教材内容进行简明的总结,将一些重点、难点以及每一课的大框架小标题都总结进来。如果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将所有标注为考试内容的句子都总结进来的话,使得分支过多,容易导致学生在复习过程中,难以对大框架进行了解。

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画图

初中历史教师在思维导图制作过程中,应该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教师要让学生多练习,練习后教师在学生进行巩固时查找问题。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对教材内容先理解透彻后再进行思维导图制作,这样就会提高学生对思维导图的运用。教师让学生画,并不只是为了加强记忆,而是让学生将历史内容进行深度整合,培养初中学生工匠精神。

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思维导图运用时,如果学生总是画不好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电子设备进行画图,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用电脑或者手机进行总结,总结完毕后,学生将导图电子版发送到教师微信上,教师进行电子阅卷,阅卷后教师再让学生进行纸上抄写。

5.利用多媒体

初中历史教师在学生绘制好思维导图后,可以利用多媒体操作或者是利用手机和投影的方式,进行电子设备的思维导图绘制。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色彩鲜明的图片等,激发学生兴趣,避免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教师还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思维导图是一种方法,使学生愿意利用放射性思维考虑问题,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使学生从每一个分裂点思考问题,让思维导图为学生建设一个框架,帮助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分析。

总而言之,初中历史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对历史教材更加了解,在学习完每一章的内容后进行剖析,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教材内容的了解更加系统化,还可以使学生提高记忆力。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教师让学生绘制完思维导图后,教师再进行绘制,不仅使学生加强了记忆,还可以使学生查漏补缺,让学生找准关键词和侧重点。教师还应该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积极学习和研究思维导图,提高思维导图的运用水平。

【参考文献】

[1]赵国庆.概念图、思维导图教学应用若干重要问题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12.(05)

[2]邵茜.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21)

[3]彩玉.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的优化创新[J].刘教师.2015.年.35.期

[4]谢慧珍.浅析思维导图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为例[J].新课程(中学).2015.(0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