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初探网络环境下农村语文后进生的转化

时间:2024-05-07

林依婉

【摘 要】转化语文后进生,一直是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工作上的一个难点。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深入,随着国家对农村地区教育投入力度的加大,教育教学硬件设施的逐步改善,笔者发现,农村中学利用网络教学对语文后进生的转化具有显著效果。本文就网络环境下转化语文后进生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并探讨了基于网络环境下转化语文后进生的点滴做法,希望有助于更好地转化语文后进生。

【关键词】网络环境;后进生转化

新课程明确指出,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不但利于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和技能,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的能力。网络教学是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的必然产物,网络资源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信息量大、充分共享、知识更新速度快,突破时空限制等优势明显,适合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应用,尤其在激发语文后进生学习热情,改变后进生的学习方式,加强后进生的探究性学习,具有前所未有的优势,从而突破传统语文课堂的封闭围墙模式,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从而更好地完成后进生的转化。

一、网络环境下转化农村中学语文后进生的可行性

目前的农村中学网络设施基本配套,师资队伍的专业性在逐渐增强,学生也已掌握了一定的网络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因此,在农村中学,利用网络教学转化语文后进生的工作是可行的。

(一)农村中学网络设施基本满足网络教学的需要

网络教学必需的硬件设备为通信网络和计算机设备。随着通信技术水平的发展,通信网络基本覆盖了农村中学所在的所有乡镇地区。国家对农村学校现代教学设施的投入力度,保证了网络教学所需要的通信网络。为普及信息技术课程及开发远程教育,各级中小学都添置了一定数量的计算机,农村中学的后进生转化工作就能以网络形式顺利的组织进行。

(二)农村中学语文师资胜任网络教学工作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其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利用网络教学转化后进生工作的成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农村中学教师接受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考核,完全有能力驾驭网络教学,从而利用网络转化语文后进生。

(三)农村中学学生拥有接受网络教学的基础

当前的农村中学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都接受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知识,且随着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通讯条件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大部分孩子都熟悉网络,拥有智能手机这一接触网络信息的新途径,他们也能更好地利用網络获取、加工并处理信息,因而将更利于网络教学。

二、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优势促进后进生的转化

(一)网络资源的丰富性,有助于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教师自身掌握的知识信息毕竟是有限的,要应对不同类型学生的知识需求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并不容易,而网络信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动动手指,随时随地搜索自己想要的知识,比被动地坐在那里等待老师塞知识要兴奋和有趣得多。心理学研究表明“少年是有个性的,他们的活动受需要和兴趣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爱因斯坦也说过“热爱是最好的教师”。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获取能力的一种动力。研究表明,获得良好成绩的学生中各种因素的比例是:好的学习习惯占33%,兴趣占25%,智力占15%,家庭影响占5%,其他占25%;学习失败的各种因素比例为:缺少努力占25%,缺少兴趣占35%,个人问题占8%,其他占32%。学生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内驱力,才能深切感知、思考并进而探索和创造。

传统的语文教师之所以不能吸引学生的一个原因是教学形式较为单一,教学内容枯燥乏味,不能全方位地展示与语文课堂相关的内容,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课前可布置相关任务,让学生通过浏览网站,参与查阅资料,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主动去接触和消化新知识,让后进生在这一过程中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比如,在教学《中国的石拱桥》一课时,我利用网络资源创造了一个师生、生生共同交流学习资源的机会。首先,我布置大家课前查阅和搜集有关石拱桥的资料。同学们搜集的过程老师也到图书馆查阅资料也上网下载资料,于是,有关石拱桥的资料蜂拥而来:石拱桥的历史、构造特点、传说和作用以及最著名的赵州桥和卢沟桥相关图片和故事,学生们热情高涨,搜到资料的想搜到更多,未搜到的看到其他同学的成果,也积极行动打听网址和书名参与到查阅资料的过程来,我每天固定时间让他们讨论和交流搜集到的内容。这样,那些后进生也被带动了起来,学习获得了更多的主动,也在相互的学习中培养和锻炼了加工信息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又比如,在教学《滕王阁序》时,当学到“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千古名句,如果光让学生反复诵读或者老师或孩子来讲这些句子如何如何好,恐怕难以让学生感受其中之妙处,于是,我用多媒体放映了一组由学生课前搜集的图片,这些图片是根据这些语句的景物特点在网络上搜索和制作出来的,我一边展示图片,一边让学生找出文中与之对应的诗句,学生一边找诗句一边对眼前的美景赞叹不已,学习的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了。而且通过课堂上的有效展示,增强了学生的自我满足感,后进生也更自信了,通过展示图片的对比,也暴露自己在诗句理解上的不足,有助于自我进步和完善。学生在听完声情并茂的录音,看完栩栩如生的画面,品味了形象化的词句,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使学生如临其境,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一改传统单调僵化的面孔,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刘福根)讲到这里,问题就出现了,我们的语文课堂靠什么吸引学生?靠的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思想碰撞和灵感的迸发”(何国跻)。通过创建学习任务,模拟生活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二)网络教学的交互性,有助于促进后进生学习的主动性

从兴趣角度转化了语文后进生的学习态度,还要进一步让学生将学习态度转化为学习能力,以最终实现学习成绩的提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网络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工具。传统的课堂突出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教学策略上的选择往往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被动接受训练,能力训练落空,而长期教学的结果是导致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学习上缺乏积极进取和主动探索的精神,而在网络课堂环境下,学生面对大量的交互性强的资源,包括学生和学生交互、和老师交互、和课程交互、和媒体交互,必须根据教学要求,主动寻求知识,主动提问和发言,主动诊断和评价学习成果,从而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态度的形成和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相当强的潜在的和显性的独立学习能力,都有一种表现自己独立学习的欲望,而传统的学习方式忽视压制了这种良好的欲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用来强调亲身实践的重要性是毫无疑义的。和其他学习者一样,当后进生明白获取资源的途径和方法,能主动参与,主动发现、主动探索,能有效地激发自我意识,能化抽象、枯燥为直观、形象,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建设,他们会更乐意学语文,语文成绩的提高只是时日的问题。

(三)网络学习的新异性,有助于后进生的因材施教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语文学习,不僅给语文教学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更是一个新异的活动平台。学生在这里既可以浏览各种信息,拓展自己的阅读面,深化理解教学内容;也可以在平台上完成测试,并在即时答案的检测中巩固知识;还可以通过留言板、网络论坛等与同学老师在线交流、将自己的思考上传,参与网络课件的设计,既了解别人的观点,也修正自己的观点,也可以将自己的问题拍成图片或者语音视频,随时随地交流,这样,网络既有助于学生共享知识,也有助于老师课下辅导的全程跟进,有助于因材施教促进后进生的转化。不是老师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学习者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学习者自己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每个学习者都是在其现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新信息主动进行选择和加工,从而建构起自己的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语文、每个人学习满足自己需要的语文。相对于传统教学的忽视个性差异,现代学习方式更尊重学生的差异。相对于传统教学的忽视个体差异,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语文学习更尊重学生的差异,更有助于后进生的转化。因此,根据教学的需要,将有关的图片、习题、教学用具、课件、参考资料等分类建库,让学生共享学习资源,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教室在云端、学校在云端、课程与学习资源在云端,毫无疑问,这种基于网络下的语文教学既目的明确又兼具教育意义,既包含趣味的教学设计又有真实课堂的有针对性的辅导和互动,这种高效率的教学手段和高密度的教学方式,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传播更多的信息,更好地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因材施教,满足他们不同的学习需求,从而提高语文成绩完成后进生转化。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2]何克抗.关于网络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思考.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