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在创设情境中丰富学生数学思维

时间:2024-05-07

管明贵

【摘 要】初中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需要自己对学科信息的积极接收和主动探究,积极的意识来自于学生对知识求索的情趣,主动的探究在于学生过程参与的热情。因此,创设一个能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的课堂情境是很重要的。怎样才能在初中课堂创设这样的情境呢?本文是通过教育教学实践出发,以创设情境丰富学生数学思维为话题,谈谈自己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感悟,不到之处,敬请各位同仁斧正。

【关键词】情境;思维;实践

学生在接受知识信息的过程时若没有求知的欲望,就不可能去自主探究;若没有亲身经历的过程,就无从说起主动参与。学生在课堂上,尤其是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上,思维经常是漫无边际,没有一个引起他们关注的情境,就无法达成学习的目标。怎样去创设一个能够迎合学生心理的课堂环境呢?

1.创设和谐氛围的课堂情境

当今的初中课堂教学,好像是教师的亲和力不够,因为学生与教师的年龄差别较大,这是造成许多学生不去主动接受知识的原因之一,诸多的质疑就会随之放弃。因此,需要教师在七年级接触学生伊始就要与学生“沟通”。年龄不是问题、学科知识也不是问题,与学生建立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才是课堂教学的构建所在。例如,在“我们与数学同行”的起始课的课堂上,可以采用一种交流谈心的方式解决知识对接,比如,让学生观察自己的身份证或是十元纸币信息,从中体验身份证或是十元纸币所涵盖的数学知识。这样的自然对话,就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平易近人,也为日后的数学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2.创设激发兴趣的课堂情境

创设精彩的课堂导入情境,有效地引起了学生的围观,不仅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而且还会使他们把求知作为自我的一种需要,积极的投身于学习新知识的情境中。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是丰富多彩的,可以进行实践探究,也可以进行史料引入,还可以设置悬念导入……甚至用一个简单的计算就能将学生带入新的知识情境中去。例如学习分母有理化的知识内容时,直接给出一道解答题:■=______(精确到0.001)。因为解答是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的,常规的,学生就会按部就班的这样计算■=■=0.577,尤其是第二步计算是需要时间的,怎样才能简单化呢?预习过学习内容的学生就能快速解决这个问题,从这样的情境中自然地过渡到了分母有理化的内容。通过创设激情的导入情景,知识学习的目的明确,学生的求知欲激活了,注意力自然被吸引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内化新知的效率就大大的提升了。

3.创设质疑悬念的课堂情境

好奇心是初中生的天性,是学生学习探究的潜在动力。怎样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唯有创设有质疑悬念的课堂情境。数学可以创设诸多的质疑悬念,让学生有着先知之而后快的感觉。例如,在分数的运算学习时可以创设这样的一个情境: ■-■=■

=■=(■-■)

让学生仔细观察,其运算过程是否存在错误,为什么?

学生没有体驗到字母与数字是有区别的,因此是很难找到案例中的错误之处,这就是一个悬念,让学生有莫名其妙之感。在“众里寻他千百度”后,总有学生能够发现倪端,若a=b,运算就是不正确的,因为分式的上下不能同时乘以一个等于0的数。接下来让学生想一想正确的运算:

■-■=■

=■=(■-■)

质疑的情境需要留给足够的时空,没有孜孜以求的求知态度,没有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质疑的悬念也只能是一张白纸。

4.创设实践活动的课堂情境

在少年时代动作是思维的开始,有了动作意识才会有思维活动。在课堂上创设实践活动情境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关键,因为实践活动是新知与旧知的桥梁,是学生认识提升的潜在动力。所以,课堂上创设让学生能亲历操作,亲眼观察,动脑思考,用语言表达等活动情境,勾起学生自主参与的欲望,让课堂真正成为以生为本的课堂。在进行“我们与数学同行”的活动与思考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时,可以分组探究,让学生找一张16K的纸片(纸张的大小型号可以不限制,只要是长方形即可,课堂上采用的是将已经用过的多余导学案发给学生),通过剪裁得到一张最大正方形的纸,并说明其制作过程。学生很快就会积极行动起来,最多做法是:把16K的纸片按下图折叠→裁剪→展开,于是就得出图1的结果。

图1

这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而且是一个动手实践的过程,这样学生的兴致被激发,参与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

当然,在小组交流过程中,很多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能不能做一个比上面常规的方法更大的正方形?”因此就需要积极引导:这时的边长应该是比上面的边长长,找一个比16K纸的短边长的线段去做正方形,判断其是否可以作一个正方形?

学生就会雷厉风行,尝试着进行剪裁,于是,发现如图2的情况:

图2

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学生就会大胆设计、讨论分析、合作交流,从而营造出一个和谐、活泼的课堂氛围,大大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总之,创设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课堂情境是至关重要的。若能创设一个可以激发兴趣、充满质疑悬念、包含实践活动的数学课堂环境,就一定能够发展学生的智能,提升学科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薛娟,熊昌雄.创设问题情境 活跃学生思维[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01):6-6

[2]王秋蓉.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情境——引领学生进行数学思维[J].《考试:综合版》,2013(3):280-281

[3]冯艳红.创设有效问题情境促进思维训练[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44)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