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学生的物理学习心理,需要因势利导

时间:2024-05-07

陈东

【摘 要】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只要以心理学理论来指导物理教学,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找到物理教学的切入点与结合点,合理地利用学生的“好奇、好问、好动、好胜”的心理,会极大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动力,将教育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

【关键词】学生心理;物理教育方法;激发与引导;学生主体作用的推动

进入中学的学生,其心理主要具有好奇、好问、好动和好胜等特点,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结合物理学的特点,充分利用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地组织教学,对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将具有极大的帮助。

一、好奇──兴趣的先导

人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等方面的精神需要,这是众所周知的。好奇作为思维的先导,是中学生思维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培养好奇心,既能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又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物理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又是成功的起点,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进行引导,有效地利用这一特点来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1.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组织好起始课的教学

精心设计好第一堂课,争取给学生留下一个“新鲜好奇”的印象,让学生产生一种跃跃欲学的感觉。例如,上初二物理绪言课时,如果补充一些有趣的演示实验,就能把学生带进一个神奇的知识天地,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利用好奇心,组织好新课导入

物理课堂教学中,引入新课的方法有很多,如开门见山法、故事导入法、实验引入法、质疑引入法等等。只要认真钻研教材,有效地运用各种新课导入方法。就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学习“浮力”时,先给同学讲授阿基米德巧解皇冠之谜的故事,然后留下一个“小尾巴”来启发学生思考:阿基米德是怎样鉴别皇冠是否掺假的呢?再如,在学习物质“密度”时,先唤起学生记忆:通常说,铁比棉花重,是吗?在学生默认后,再追问:一小块铁比一大捆棉花重吗?诸如此类,这样设下悬念,引发好奇,以激发探究愿望,有效地组织物理教学,使学生感到:物理课,既生动,又有趣。从而提高了学习物理的兴趣,也点燃了学生好学的火花。

3.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开展问题讨论

用提问来引发学生好奇,所提出的问题新颖有趣,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水平相近,极易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理,进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如:静坐在汽车里的乘客,司机说他静坐没动,路旁的孩子们赞叹他前进得真快,

一个说他静止,一个说他运动,谁说得对呢?通过问题的讨论,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好问──开拓思维的途径

好问是中学生心理的又一特点,中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俗话说:学问,学问,是一学二问。如果只学习不能提出问题,不进行思考,这样的认识是肤浅的。只有通过认真思考,开展讨论,集思广益,才能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实现思维认识的飞跃。

在课堂教学上,有不少学生常常与周围同学交头接耳或不时举手发问。教师要善于鼓励,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自己辨别正误,并引导他们注重对物理现象的深入分析,培养学生思维习惯,从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好问的积极性不但要得到鼓励和尊重,而且教师还要善于设问,培养学生的提问习惯和分析问题、回答问题的能力。今天的学生,他们往往对事物的认识,有一定的批判性,考虑问题往往还欠缺周密和深入,容易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甚至有些是错误的。对于这些,教师应给予肯定,以鼓励为主,否则会使学生产生心理抵触情绪,不愿提出问题,不愿和老师交心。现在学生,课内课外好问的人数在逐渐地减少,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中学生开始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考虑别人(特别是异性)对自己的评价。他们不大愿意毫无保留地暴露自己对问题的认识,自尊意识逐渐增强。二是学生知识水平和学习方法上存在着差异,他们往往缺乏自信心。三是教学民主气氛差,师生处于不平等的状态。因此,教师要想使学生勤于思考,在物理教学中应创造良好的民主氛围,改变教学方法,将“满堂灌”转变为“启发”探究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三、好动──活跃思维的源泉

好动是学生积极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进行教学,这样会极大地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动眼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设计探索性实验,让学生有好动的空间和机会

在学生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现象的观察,并不断地自问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实验结果是什么?内在联系是什么?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投入实验的全过程中。如在做“测滑动摩擦力”实验时,有的学生主动观察研究了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受力面积的关系;有的学生还主动通过实验来研究摩擦力与运动速度的关系。如果进一步要求学生思考:拉动木块前弹簧秤示数有何变化?木块开始运动时跟匀速运动起来以后相比较,弹簧示数有何不同?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素质。

2.积极开展课外活动,适应学生的好动心理

通过成立课外活动小组、搞小制作、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应用物理知识竞赛等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好胜──培养自信心的纽带

好胜是中学生极为宝贵的一个心理特点。他们在同龄人中,一点小事也不甘示弱,总喜欢争论。他们有上进心、自信心,对荣誉有强烈的追求。根据初中生的这—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抓住学生的竞争心理,及时高效地组织教学,使学生在激烈的竞争氛围中学习知识。如,在应用欧姆定律解决有关问题时,可采用抢答竞争的方法,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一般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按课堂回答问题的多少正确与否,给每一小组评定成绩,当堂公布结果。实践表明,只要在教学中合理地引进竞争机制,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成功的体验会增强,还可以把教材中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难解的习题、不易做好的实验等,有意识地让他们争论,力求让学生在争论中深刻领悟道理。当然,课堂提问会因人而异,难保有较高的答对率。皮亚杰的发展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在学习中构筑自己的知识大厦,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他们有自己特定的思维方式,而不是照搬成人的观点。为了适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应该给予每个学生足够的操纵环境的机会和丰富的感性经验,营造良好的物理课堂教学氛围,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教学气氛,能营造一种催人向上的教育情境,从而激发出学生的无限热情,提高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度和积极性。特别是对

(下转第40页)(上接第39页)

学习困难生来讲,即使有很小的闪光点,老师也应及时给予鼓励表扬。教学检测或考试时,要注意层次和梯度,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智力发展,教师要创设更多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学习上的成功,使其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满足好胜的心理,从而提高学习物理的信心。努力营造一个竞争环境,可促使学生为进一步上进而奋发努力。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只要以心理学理论来指导物理教学,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找到心理学和物理教学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合理地利用学生的“好奇、好问、好动、好胜”的心理,就会极大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动力,将教育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云飞.关注学生心理 提高教学效率[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0.11

[2]赵晓廷.充分利用学生心理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J].青海教育,2008(6):54-54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