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循序渐进 声声入目

时间:2024-05-07

管慧

【摘 要】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也永远是学生智力生长的源动力。而苏科版《声现象》是初中物理的第一节新授课,如何在这节课中把握孩子的兴趣点,激发孩子的源动力,这是关键所在。

【关键词】兴趣;智慧;源动力;策略

苏科版《声音是什么》是初二物理的第一节新授课,从本节课的教材地位来分析,它的作用在于启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对比、分析、思考、总结,并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对物理现象产生自发式的观察与分析。以此开启物理学习的幸福之旅。

第一,多元体验真知识

声音是什么?这本身很简单的问题,每个学生的前概念中都有很丰富的知识储备,而且对声音现象的采集也是非常简单、非常方便。第一个活动是为了开启学生对声现象好奇,并由此激发进一步思考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比如,让每个学生准备一张A4纸,学生让这张A4纸发出声音,并比一比谁的声音丰富,谁的方法多,谁的声音响。由于方法不限,而且还是竞技比赛的,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提升起来了,多元化的体验一下子让学生感受到声音的存在,而这些正在发出声音的物体我们统称为声源,借此,继续追问学生:那这张纸不在发声时是不是声源,由此强调声源概念中“正在发声”这一关键词。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既然知道什么是声源了,那声音又是怎么产生的呢?开启下面的进一步探究之旅。

第二,多元实验真规律

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学生思维能力决定着这个问题的科学性,如果这一问题教师抛出以后,他们的反思比较迟钝,我们可以进一步启发学生,分解为两个问题,即你再来比较一下物体在发声和不发声时有何区别,比一比,想一想,声音到底是怎么产生的。这个问题抛出以后,给每个学生一个观察的空间,一个对比的启示,学生很快想到可以通过对比的方法来启发学生,达成学生对现象的进一步思考和分析,比如学生很快想到自己说话时,自己的声带的变化,于是都用手去触摸自己的声带,发现发声时声带在振动。为此,学生建立了初步的认知,即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为此,我们进一步开启多元实验的活动,以此进一步获取规律。

那么我们怎么证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呢?比如我们敲击鼓面时,鼓面在发声,我们怎么知道它在振动呢?此时很多学生都会说,我们也用手摸一下,此时我们再追问,只有摸的学生感受到是否振动,能否展示一种方法更加明显的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此时学生想到在上面撒些米粒或者小纸屑,此时教师让学生上来演示,学生感触深刻。再提问,那么我敲击一下音叉,音叉在发声,我们又如何证明音叉在振动呢?此时,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我们让学生交流讨论,看看谁讨论的多,在这个环节,很多学生想到用乒乓球去靠近音叉,也有学生想到把音叉敲响后放入水中等等。随后我们就带着学生的设计与预设,让学生上来演示体验。

类似的,在声音的传播中,我们也是采用这种多元实验、多元分析、多元体验的方式开启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与所学内容的思考,逐渐在多元实验中建构自发总结出的物理规律。

第三,多元类比真收获

声波对于刚刚学物理的学生而言,从准确的角度去理解是不可能的,而对于这个“不可能”,很多教师无从下手。其实,在这个环节,我们仍然要站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去考虑学生的思维,也去考虑本节课在此的真正教学目标和达成高度。学生在此并不需要了解什么波,波在传播的过程中到底遵循什么样的规律。而是需要站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去了解什么样传播是波,比如水波大家都很熟悉,教师可以通过演示或者播放视频来让学生在脑海中呈现水波的情景。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演示绳波,教师用一根长绳,在一端抖动一下,绳子上就会形成一个波形往外传播。学生通过观察和对比,可以想象波是怎么向外传播的。而此时,我们教师也就可以抛出“波”和“声波”,告知学生,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和刚才的绳波、水波是一样的,是一个疏密相间的波向外运动,只是我们的声波看不见、摸不着而已。而学生也在感知中获取深刻的体会,深刻感受到声音的传播方式是以波的形式向外运动的。

除此以外,声能我们也是通过类似的对比感悟来让学生体会到声能的存在。比如,我们对着蜡烛火焰吹气,蜡烛火焰会熄灭,我们知道吹来的一股能量让火焰熄灭,而我们低音炮播放音乐的时候,选择那种节奏感很强的DJ音乐做实验,把火焰置于音响的喇叭口,此时我们也看到烛焰被熄灭,此时的对比将声能这一概念深深的刻在学生的脑海里。

第四,多元感悟真应用

物理即悟理,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将“悟”的过程和体验引领给学生,而悟的过程又是学以致用的过程,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让学生感受到聲音在真空是无法传播的,但是真空的条件我们又无法达成,但是我们可以采用问题和实验同步,引领学生悟出其中的规律。教师将闹钟放在玻璃罩内,不断往外抽气,声音会越来越小,但是始终有声音。此时我们追问学生:声音变小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会变小?如果空气全部抽掉,变成真空,你觉得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在学生回答正确以后,我们可以告知学生,刚才的方法就是实验加推理的研究方法,在物理学习中,很多实验不能达成理想的状态,但是我们可以根据已有的现象和结论进行推断,领悟出理想状态下的情况。

声现象的第一节课时的学习中,我们需要引领学生渐进式深入,以此推动学生求知欲望的深入,也推动思维的深入,这样的深入不仅可以有效的达成教学目标,还能真正引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方法,促使学生在物理学习上的持续稳步提升。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