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铅华洗尽文字老,意到深处平亦奇

时间:2024-05-07

房家睿

【摘 要】《琐忆》是篇经典的记人散文,其形散神聚的艺术结构、典型精当的材料选择、巧妙合理的结构安排,以及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都堪称语文阅读与写作的范本,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具体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琐忆》;鉴赏;指导

《琐忆》是1961年唐弢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80周年而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虽然五十余年过去,但本文在选材、组材及结构等方面的藝术依旧耐人寻味,是学生揣摩阅读与写作的极好范本。故此,本人试作分析,以期与同学相切磋。

一、典型精当的材料选择

一篇好的文章,在于要言不烦。材料的选择取舍必须围绕主题表达和深化的需要,这要求作者在选材、组材时须选择典型的材料,以一当十,精当而不重复赘余。《琐忆》在此可称典范。

恰如文题,《琐忆》一文选材多达七件小事,但细细推敲,却无一事可删,因其在文中各有其用。

文章第一件事写作者与鲁迅初次唔见,用自己的亲身体验来澄清敌人对鲁迅的诬蔑毁谤,塑造鲁迅平易近人的形象特征,也为全文人物形象的塑造定下基调。

文中第二件事和第三件事俱表现鲁迅循循善诱,教导青年,但二者又有区别。前者重在写鲁迅对青年的批评教育,后者则重在写鲁迅对青年的鼓励支持,这两件事又突出鲁迅“对待青年,对待在思想战线上一起作战的人”,无论是批评还是鼓励,都“是亲切的,热情的,一直保持着平等待人的态度”,“不爱使用教训的口吻”,其“平易近人”的形象进一步凸显。

文中第四件事写鲁迅为素不相识的青年补靴,则表现了鲁迅对青年的关爱已到无微不至的地步,其平易近人的形象更是无以复加,并顺及揭示鲁迅先生关爱青年的思想动机和思想发展过程,使读者从更深的思想层次去认识鲁迅,同时表现鲁迅的思想认识在斗争实践中发展进步,而关爱青年的思想没有变化,这样,鲁迅先生“平易近人”的形象特征便显得更加真实、丰满,并照应了文章开头对鲁迅先生形象认识的纠正廓清,“平易近人”作为鲁迅形象的一个侧面便鲜明地树立起来。

文章第五、六、七件事则是表现鲁迅“横眉”“能憎”的一面。这三件事例从不同角度体现鲁迅斗争的风格和威力。

要饭者攀附阔佬的故事讽刺了国民党当局恬不知耻,用类比的手法巧妙地揭开出国民党当局寄希望于美国制止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外表堂皇,实如乞丐的画皮,显示了“讽刺的威力”;而嘲笑国民党官僚禁止男女同泳的故事,则采用了引申归谬法,从国民党某地方官僚的荒谬言论出发,步步引申,推导出一个更加明显和荒谬的结果,使人一下子看出问题的真相,揭露那些假道学者的封建迂腐,这充分体现出鲁迅“反击的智慧”;在调侃国民党检查官无端删批唐弢书稿时,鲁迅依旧是采用讥讽的语气,半真半假地建议出个“官批本”,“给后一代看看,我们曾经活在什么样的世界里”,并认真而深刻地指出“一个政权到了对外屈服,对内束手,只知道杀人、放火、禁书、掳钱的时候,离末日也就不远了”,这又显示了鲁迅“非凡的观察力”,刻画了鲁迅作为一个成熟的思想战士的形象。

文章围绕总纲,从两大方面,多角度、层层描摹,使鲁迅的人格写照鲜明、全面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且本人在材料选择上,又采用了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所选七则材料,都是日常生活琐事的零碎片段,或打比方,或说笑话,或讲故事,或发议论,嬉笑怒骂中,人的思想、性格、情操得以自然流露,情态逼真,而又富有生活情趣,缩短了与读者的距离,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大有身临其境、亲临教诲之感,这不能不说是本文选材典型精当的又一表现,也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艺术特征。

二、巧妙合理的结构安排

《琐忆》一文在材料的组织安排上也精心构思。文章表现了鲁迅“能憎”“能爱”的两个性格侧面,但在重心上则将侧重点放在表现“俯首”,即对青年关心爱护的一面。对于文章主题思想的确立,唐弢自己曾经讲过:“回想建国以来纪念鲁迅的文章,大多强调鲁迅先生品质中战斗的一面,对‘横眉冷对千夫指一句阐述的比较充分,但是关于他对同志,对青年的爱就强调的很不够……三十年代我作为一个青年,曾经和鲁迅先生有过一些接触,亲身感受过它对青年的爱护,因此,想从后一方面多说一些,这就是我写《琐忆》时的指导思想。”所以,文章在材料安排上,首先安排表现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精神”的材料,将“俯首”这一层次安排在先,以突出其对青年的关怀备至,“横眉”层次安排在后,强调“能憎,才能爱”,这层材料的铺张,在展示鲁迅性格形象的另一侧面时,实际上还是对前一层次的造势烘托。鲁迅先生正是基于对人民赤诚真挚的爱,所以才极力憎恨敌人;正是由于鲁迅“对待敌人,对待变坏了的青年,是决不宽恕,绝不妥协”,才更加凸显鲁迅对青年的关爱和“平易近人”。前后材料安排虽有区别侧重,却又是有机统一,这样安排材料真是别出心裁。

至于在前后两大层次内部材料的安排上,文章都采用了层层递进的逻辑顺序,使人物的形象越来越鲜明。在“俯首”一层,文章四则材料,第一则定基调,明确鲁迅平易近人的形象,二、三两则进一步强化鲁迅平易近人形象,第四则材料在渲染人物到极致时收束笔势,顺及交代人物思想动机,使人物行为有迹可循,有据可依。在“横眉”一层,文章三则材料,依次表现了鲁迅“讽刺的威力”、“反击的智慧”和“非凡的观察力”,这三则材料的先后安排依然是引导读者去逐层深入把握鲁迅作为一个思想成熟深邃的战士形象。 三、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在材料的组织安排上,文章还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以极强的艺术对比,调动了读者的审美情感。

文章开篇就逆向思维,欲扬之,先抑之,从反面虚写,叙述人们对鲁迅的种种议论和自己由此产生的“想见又不敢见”的心情。因为任何一个不了解鲁迅的人,在听到说鲁迅“多疑、世故、脾气大、爱骂人、睚眦必报、不容易接近”等议论,一定会和作者产生相同的感觉——这样怪癖的人,还是不去接近为好。这样就在读者心中造成了悬念,但如仅限于此,也无奇特之处,巧妙的是作者继续将误会不停向前推进,令读者心生好奇,欲罢不能。

请看作者所叙与鲁迅初次见面情景。二人互通姓名后,鲁迅便说“唐先生写文章,我替你在挨骂哩”,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一切又都出于意料之外。因为作者听信传闻,心中已有先入为主的成见,听到鲁迅见面便言此事,自然会想“先生爱骂人,真个睚眦必报”,因而这挨骂原在意料之中,但挨骂来得如此之快,却又有些“出于意料之外”,这就造成了作者“立刻紧张起来”“心里一急,嘴里结结巴巴”的窘态。这种“窘”,正是作者所追求的艺术效果,它创造了一种山雨欲来之势,一下子吊起读者的胃口,不由和作者一样,“意料之外”地紧张一番。作者这一笔,也就强化了作品的审美趣味。

抑到极处,也就扬到好处。正当误会之中再加误会时,文章不觉峰回路转。鲁迅先生“亲切地问”“呵呵地笑”,申明“我也姓过唐的”,这亲切的态度再次形成作者的“意料之外”,与其“意料之中”恰成强烈反差。先前的误会一朝冰释,耳闻的种种传闻不攻自破,作者自然散尽心头积集长久的疑云,作品也就由抑到扬顺利转换。先前见面前的种种惴惴不安,此时更衬真正会见后的轻松愉悦,接下来的琐事种种,时时与众人议论相映照,更有力地表现出鲁迅“对待青年,对待在思想战线上一起作战的人”的热情亲切、平等相待的态度,同时也交代了鲁迅被人非议的真正原因。文首的议论,更像是一面镜子,映造出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

因此,正是有了文首的“抑”,才使后文的“扬”更强烈感人;正是有了文首的“虚”,才使得后文正面实写更添光彩。文章以“抑”蓄势,为“扬”张本,抑扬之间,情节大起大落。这样虚实相映,形成艺术反差,使鲁迅的伟大形象表现得更突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