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

时间:2024-05-07

赵建民

【摘 要】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探讨,我觉得一堂好课和一篇美文颇多相似之处,应该具有严谨的结构,自然流畅的环节;应该做到重点突出,详略裁剪得当;要唤醒学生的兴奋点,引起学生的共鸣;也要有悠长的韵味,能够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究。

【关键词】浅谈;课堂教学;评价

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参与听课、评课是能够快速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我们往往有这样的困惑:对于同一节课,评价往往是多元的,有时候就必然会出现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情形,甚而至于会出现评价截然相反的情况。这就会使得我们陷入一种无所适从的境地,从中获得的教益也就不多。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课称得上是一节好课,一节好课又要具备哪些要素?长期以来,我始终在思考这个问题,并且和同事们进行过多次的交流和探讨,并不揣浅陋将其整理成文,以就教于方家。

一、结构严谨,自然流畅

一堂课并不是混沌一片,它是由若干教学环节组成的。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教材内容,设计教学环节,有鲜明的教学节奏,促使学生大脑皮层产生兴奋。一节课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很多,如果不能加以巧妙的安排和组合,则会使课堂教学显得结构松散、凌乱无序,学生也就会被牵着鼻子,东奔西走、疲于应付。这样的课堂会使学生觉得味同嚼蜡、兴味索然。即使学生勉强应付下来,一节课之后也常常会思绪混乱,所得甚少。反之,一节课如果像写一篇文章那样,遵循的原则,讲究起承转合,注重衔接过渡。运用诸如设置悬念、铺垫呼应、小结过渡等方法来组织课堂的结构,则会使整个课堂教学显得线索清晰,自然流畅。学生的思维也会不知不觉得被课堂吸引,自然而然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

二、重点分明,详略得当

教学设计要一清如水,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教学目标是驾驭课堂的主宰,目标明确,才能一线贯穿。然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繁杂的教学内容往往淹没了教学目标,事无巨细,完全被教材牵着鼻子走,或者是被课堂突如其来出现的问题所左右。这样就像是一篇文章展开之后,因为缺乏写作重点,漫无目的,随兴所至。这样的课堂,主次不分,面面俱到,导致课堂教学的重点目标缺失或者模糊不清。好的课堂教学设计,教师应该是胸有成竹的,围绕年级要求、整册教材、学生学情等要素确定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整节课要突出什么,应有全面的安排,并且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同时要让学生学得扎实,教师应删繁就简、削枝强干。

三、唤醒兴奋,引起共鸣

一篇好的文章往往是能够唤醒读者的兴奋点,从而引起强烈的共鸣。好的课堂教学设计也应能够唤醒学生的兴奋点,引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与教师、文本、同学产生那种“于我心有戚戚焉”的奇妙感觉。这样才能使学生广泛深入的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所以,一节课的设计,在考虑清楚了重难点,理清了先后顺序,削枝强干后,要使重点突出分明,还须要使重点成为课堂教学的高潮部分,即学生参与的广泛而深入。要想使教学的重点目标在课堂教学实施中成为课堂的高潮部分,有几点是必不可少的:一是要注意铺垫,情感的激越是一步步推上去的二是教师要耐心听取学生发表的看法,保护他们求知的积极性。最忌讳的是随意打断他们的话,越俎代庖强加分析。三是要善于引导。要把学生的看法中的哪怕是一丁点儿正确的都要毫不遗漏地聚集起来、提炼出来,增强发言学生的自信力。同时要善于适时适度地鼓励。四是要善于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学习气氛宽松、和谐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升溫,学生就会处于十分兴奋的状态。这样师生、生生的思想碰撞、语言交流渐入佳境,评价、讨论、提问、解答,水乳交融。兴奋、追逐、欣喜、顿悟,求知中的快乐,入宝库赏宝的情怀难以言表。学生在重点环节中找到兴奋点,积极参与课堂,参与学生的学生多了,袖手旁观的学生少了;广泛深入的交流探讨多了,走过场的假繁荣少了。这样的课堂还能不精彩吗?

四、设置亮点,画龙点睛

听课,尤其是听公开课,我们往往会发现执教者为了是课堂教学出彩,会设计一些亮点,这就像写文章时的点睛之笔一样,令人耳目一新。但是,也会有这样的情况:因为考虑不周或是盲目模仿而使得本应锦上添花的举动,变成画蛇添足或是东施效颦的败笔。那么,怎样的设计才会真正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呢?首先,设计教学活动时,不能仅仅为了追求课堂的热闹而去设计所谓的亮点。要紧密联系教学内容,紧扣教学目标。否则,不仅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可能会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其次,要注意推陈出新。教师要多动脑筋,注意巧妙的转换角度、转变形式,变陈旧的问题设计为高效而新颖有趣的课堂活动。通过活动调动学生的参与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课堂趣味盎然,学生高效参与,切忌生搬硬套,盲目模仿,不加选择。

五、余味悠长,发人深省

好的文章总是情韵悠长,令人回味,发人深省。课堂教学也是一样,如果只是一味追求表面的繁荣与热闹,忽视那种深入人心、叩击心扉、启迪智慧的力量,那无疑会成为一种缺憾,也就不能成为一节真正意义上的好课。

教师在备课时应当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那些美点,并适当加以拓展,使学生涵咏品味,得到滋养。在课堂教学中或是品味佳句,咀嚼消化;或是针对主旨,拓展延伸,叩击学生心扉,启迪学生智慧……就是要为学生提供品味和思考的平台,使得学生眼界开阔,思想有深度,素养得以提高。这样的课才会实现教书和育人的融合,使学生得到长足的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