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寓教于乐 以趣激学

时间:2024-05-07

姚敏珍

【摘 要】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可见,兴趣对于学习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从辩论式教学活动、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艺术带进语文课堂、巧用多媒体激发兴趣、利用课前三分钟、“微课”走进课堂等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语文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关键词】初中语文;有效教学;寓教于乐

古代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种相互促进将会形成一种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一种热爱之情,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学习、去钻研、去体验、去创造,而这些活动又必然会反过来促进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回顾我这十几年的語文教学经历,再次庆幸自己很早就有了这样的认识,并付诸了“寓教于乐、以趣激学”的尝试,现将自己的粗浅尝试总结如下:

1.开展辩论式教学活动

初次开展是在讲评课外的一篇阅读理解《羚羊木雕》时偶然兴起的,学生对“我”把珍贵的羚羊木雕送给万芳与“我”的父母要把羚羊木雕要回来的做法认识不一,到底谁对谁非。我索性做起了“甩手掌柜”,让学生自由站成两边展开辩论,让他们各自陈说理由。有人说做人要讲信用,孔子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又有学生针锋相对地说“乌鸦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我们怎能对父母的劝告置之不理呢?辩论过程中双方引经据典,妙语连珠,不时引来阵阵喝彩。20多分钟的一场辩论,就这样在同学们的掌声,欢呼声中度过,下课铃响,大家还余兴未尽,恋恋不舍呢!

有了这样的尝试,学生展现了对辩论的狂热。教学《论美》一课时,谈到现今有些人为了追求外在美而不惜在脸上身上动刀美容整形时,学生又自发展开了辩论!看他们群情激愤,对不爱惜父母受之的身体发肤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抨击,又列出了众多失败的整容事例,指出了整容所要承受的医学、经济、家庭、社会舆论的众多压力,大谈其弊害!而更有同学将视线投入到现今社会的方方面面——工作的面试压力、择偶的外在条件、懵懂的明星美梦、毁容后的容颜、自信的重塑……又一场精彩纷呈的辩论,让我又一次感受到学生思维触角的深度和广度!

2.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

课本剧的尝试缘于学校元旦文艺会演的契机。我放手让学生将《皇帝的新装》改编成课本剧,当一幕幕凝聚了学生心血的课本剧表演结束时,全场掌声雷动,被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空前高涨。就素质教育而言,学生排演课本剧的投入是全方位的,要求对课文有正确的感知,深刻的理解,对剧本有大胆的发挥和较强的记忆,它可以帮助学生把书面文字转换成适合于舞台的口头语言、形体动作,变死的课本知识为活的演出实践;同时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培植感情;还要求学生有很好的相互协调与配合的能力,有的寻找贴近剧情的音乐;有的精心设计舞蹈加以点缀;有的负责编写剧本,为了创作出精彩的剧本,有的学生竟然打了一稿、二稿甚至三稿,其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触动了全班同学;有的设计道具,比如制作皇冠、手杖、织布机模型等等,有的学生为了使舞台效果逼真,把自己家里的穿衣镜也扛来了,甚至有的同学到父亲的工厂里拿来了纺织绒线来作为两个骗子的生丝,只是马上有同学否决,说剧中两个骗子手中根本没有生丝而在行骗,所以当然演出时也不需要,这位同学对文本的认识深度马上获得同学的掌声。大家各扬其长、又群策群力,有时为了一句台词的语气、吐字的轻重而争论不休。有时为了一个细节而反复推敲。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极大地被调动起来了。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良好品格,而且还增进了班级的凝聚力和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我们教材中的有些篇目,特别是古文如《晏子故事两篇》、《桃花源记》、《唐雎不辱使命》、《公输》、《木兰诗》、《陈涉世家》、《邹忌讽齐王纳谏》等,情节或曲折或丰富,人物众多且个性鲜明,特别是人物对话较多,我们都进行了课本剧的尝试,有的学生为了一个称呼,还特地查阅资料丰富了知识,如:秦始皇统一以前国君称自己为“寡人”而不称“朕”;清朝以前的臣子回答时不说“喳”的……不仅课文内容、难点字词都一一落实,不仅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而且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和良好品质,真是一举多得!

3.艺术带进语文课堂

在语文教学中,把音乐与文字相结合,作用于学生的听觉与视觉,就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达到以音乐渲染特定情境的目的。学习余光中的《乡愁》时,我配上二胡曲《思乡曲》来深情朗诵,学习《诗经·蒹葭》时,我播放电影《在水一方》的同名插曲来渲染哀婉凄清的氛围;学习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时,我清唱一首《明月几时有》,来营造浓浓的思乡情绪;学习《观沧海》时,一曲《三国演义》片段插曲,使学生进入激昂豪迈的情绪之中,精神饱满地期待着新课的开始;学习《智取生辰纲》时,刘欢的一曲《好汉歌》“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又加深了学生对除暴安良,杀富济贫,侠肝义胆的众英雄好汉的敬仰,学习热情非常火热。

我们的课堂,虽然不是舞台,不是画室,但我们也能把绘画艺术搬进课堂。 教学古文《核舟记》时,我事先让学生预习课文,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将作者所描写的王叔远所雕刻的核舟及舟上的人和物等画出来,一来给学生一个展示画艺的平台,二来借此让学生了解这么多东西竟然都容纳在一个“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的桃核上,以此来认识王叔远的高超的雕刻技艺。没想到有了意外的收获——学生大部分的内容都画对了,唯独对佛印“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这一句的理解有分歧。因书下对“卧右膝”的注解为“卧倒右膝。即右腿跪在船上”。所以有的学生画的是右膝跪着的,有的是横曲的,有的是盘放的。这一反馈信息让我非常欣喜,看来学生都认真预习了,只是这个注解反倒使学生糊涂了,而这也恰是我备课的疏漏之处,于是我赶紧翻查各种资料,上课释清疑点——“卧”应理解为“平放着”。为了巩固认知,我让两组同学上台表演东坡、佛印、鲁直的坐姿、神情,相信此情此景肯定历历在目,此句的翻译也印象深刻。

回想十几年前,教学现代化根本没有普及,在我们农村中学,教室里有一台投影仪已经很是满足。为了让学生了解《幼时记趣》中作者的童心和丰富的想象力;为了让学生了解鲁迅小时印象中长妈妈的形象,我也会在投影纸上施展一下画技。有时我画兴大发,黑板上也会多些“板画”。《三峡》一文中为了加深学生对表现三峡江面狭窄、山势高峻的句子“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我信手将我的简笔画功底轻松展现,看得学生更是双眼发亮,有的自己创作了来和我交流,关于某个细节该如何体现,某个画面该如何表现……我感到一种学习热情在学生中滋长。

虽然艺术与教育是两个不同的范疇,但两者却是相通的。在语文教学中,应该让语文教学中多一点色彩,多一点乐符!

4.巧用多媒体激发兴趣

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文言文和作文可能是学生最不愿意啃的两个硬馒头。确实,枯燥无味的文言文既难懂又无趣,学生怎么会愿意学呢?所以我巧妙利用多媒体这一高科技的教学手段,经常插入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录像、图片、音乐,生动的画面、优美的音乐会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加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桃花源记》时,我自制多媒体课件,引进从动画大国日本捧回的TBS动画数字作品大赛最优秀奖《桃花源记》,动画中流淌出来的国画、剪纸、皮影等中国传统艺术,以及色彩丰富的画面离奇曲折的情节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学习的热情高涨,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因为对画面内容有了形象直观的感知,所以文章的实词虚词、古今异义等一些古文知识都得到了落实,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接受知识,效果极佳!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一部分,学生写作文不容易,教师批改、讲评作文更难。所以我经常运用多媒体的方式来讲评习作,把学生习作中的好句好段好文投影在屏幕上,让学生共同欣赏。这些“名句”“名作”也许并不是很精妙,但它们也许会比作家所写的更令学生关注、羡慕,他们每次都充满着期待、憧憬、惊喜,投入更大的热情来创作,满怀期待着也许下一次投影仪撒花姑娘显现出来的就是他们的习作。有时,我也会将学生习作中典型的有问题的句子、作文展示出来,让学生一起来纠错,一起来诊治,这样的讲评不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能让学生在比较、学习、感悟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我们的课堂应该更多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发挥其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欲望,使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5.利用课前三分钟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又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在毕业班尝试了课前三分钟的演讲活动,学生们演讲的内容涉及身边所见、所闻、所感,内容丰富多彩,诸如理想抱负、社会生活现象、个人生活感受、班级活动、家庭关系、学生之间关系等等,这些话题开阔了学生们的眼界,使他们获得许多无法亲身接触到的材料。演讲的学生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不知不觉阅读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听讲的学生在听取的过程中动脑又动手累积了鲜活的素材。在师生的点评中又不断接收写作技能技巧,进而在写作程中借鉴模仿思想以立主旨,借鉴演讲稿以用素材,借鉴思路以定结构,借鉴警句以炼语言,这样的训练使写作能力较弱的学生少走弯路,更快地掌握各种写作技巧,大大提高写作能力。实践证明,这种尝试是深受学生欢迎的,在这灵动的语文活动中,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造力都大大提高,而且他们也会积极主动的学习,去寻找和体会语文学习的快乐和幸福。

6.“微课”走进课堂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课日益受到大家的关注。微课进课堂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许对于很多老师来说微课还是个陌生的朋友,但它已经是我们课堂的常客。我经常会把语文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制作成一个个独立的5—10分钟的小视频,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自我分析对照吸收。目前我运用最得心应手的应该是在试卷难点的讲评上。平时试卷讲评我都是一个人干讲,哪怕让学生关注第几小节的信息,圈画哪些关键词,总有一些学生找不到,毕竟学生的能力是有差异的,面对一篇篇幅较长的文本,对于后进学生来讲难度是很大,而且为了让学生下次遇到类似的习题,一定要记住一些审题、析题、答题的注意点,我会让学生做很多圈画批注,答案也要认真记录。但这样的讲评相当累人和被动,还有很多学生是跟不上的,处在云里雾里的状态。所以,自从我接触到微课技术,简直如获至宝,在试卷、习题讲评时自己将某个比较典型的错误率比较高的习题做成一个微课视频,用手机录下我一边在试卷上圈画,一边讲评,一边答题的过程,然后我就可以在课堂上超越很多投影仪、ppt无法完成的功能高效地给学生讲评,甚至还会将学生的答卷中扣1分,扣2分,以致扣3-4分的各种错误的答案呈现给学生,一起对照自我,更加明晰如何正确规范地答题。如果有的学生课上没能理解,课间还可以再看,回放选择时间点非常方便,甚至可以下载回家加以巩固。学生们都表示有了微课这个新朋友,感觉语文课堂更加新鲜,更加有趣,更重要的是更加方便有效了。

总之,成功的语文教学者,必须要充分的发挥语文本身所具有的多方面魅力,寓教于乐,从语文科的教学目标出发,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并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语文课中汲取思想营养和人文精神,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使学生在三年的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学得高兴,学得有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