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困境和策略

时间:2024-05-07

刘士文

【摘 要】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之一,也可以提升学生自身的素质修养。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倡学生多进行阅读,教师对于阅读教学也十分重视。目前,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有教学方式单一、学生阅读兴趣不大等多种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简单分析,列举了如何走出阅读教学困境的几点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阅读教学;初中语文;困境;策略

新课改的推行,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语文教师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还存在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阅读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了教学效果。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困境

1.教师对于阅读教学的理解不到位。语文的学习本质上是学习一门语言,通过学习更好地理解文中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品味文中的意境,了解作者的意图。读者将自己置身于文中的情境,设身处地的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才能够体会到文中人物的思想,增加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认为阅读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阅读理解的题目,单纯的教授学生如何画重点词句,如何分析文中的重点字词,让学生背诵段落等,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无法独立自主的思考,也让学生丧失了阅读的兴趣,将阅读做为一项任务来对待,无法起到阅读教学的真正效果。

2.阅读教学的课程时间短,学生对于阅读课程不够重视。阅读相对于其他知识的学习,所占用的课堂时间较短。语文教师很少设置专门的阅读课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学校也没有相应规模的图书馆、阅读室等硬件设施。初中生面临着升学压力,课业较多,还需要参加补习班等,课外用于阅读的时间几乎为零。而且,他们不仅缺少阅读的时间,还缺少阅读的心态,压力过大,很难使得他们静下心来安安静静的阅读。平时,他们都忙于数理化课程的学习,对于阅读,认为能看懂课本、认字就可以了,本就不够重视,再加上教师给予他们阅读的时间不多,导致学生很少进行阅读活动。而阅读是一项通过长期努力、积淀才能看出效果的一项活动,不可能像解数学题一样,立竿见影。没有足够的阅读时间、阅读量作为保障,学生的阅读能力很难提高。阅读能力较差,也会造成教师所设置的阅读任务无法完成,从而降低了阅读的兴趣,长此以往,恶性循环,不利于阅读教学的开展。

3.阅读教学与现实生活脱节。作者的写作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本质而言,文章是与现实相连的。作者的文章反应了他所生活的时代背景、人生经历与感悟。初中生的生活阅历较少,很多文章无法身临其境,只能靠自己的想象与生活经验。例如,鲁迅的文章,初中生很多都无法理解。而给学生一个描写当代校园生活的文章,学生们一般兴趣比较浓厚,也很容易找到作者所想表达的意图。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将学生固定于室内,颇有闭门造车之感。而且,很多时候,教师们为了提高学生的做题能力,往往倾向于让学生分析文中某一些字词的作用,让学生记忆修辞手法等理论知识,这使得学生对于阅读更为排斥。

二、如何走出阅读教学的困境

阅读教学的进行不只是因为考试中阅读理解占据了半壁江山,还是因为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从中吸取生活经验等。初中语文教学阅读是重难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走出教学困境,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在考虑的问题。

1.教师应改变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只有教师转变传统的注重分数的教学观念,才能从思想上放下枷锁,真正将阅读当做是一种乐趣来培养学生。学生本就课业繁忙,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也会使得学生产生疲劳感,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入多种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情景教学法,很多文章中的事情发生于很早以前,或者作者生活的年代离现在较为久远,这些文章内容学生们难以理解,阅读难度较大。教师可以利用情景音乐,引导学生阅读,或者给学生播放当时的录像资料等,让学生对文章中所描述的事物有所了解。通过了解作者的背景、生活环境,以及所在年份发生的事情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或者,教师可以采取表演教学的模式。对于一些人物性格鲜明、情节生动的文章,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表演,通过表演加深学生对文中人物动作、语言、心理的理解。

2.增加阅读时间,养成学生爱阅读的习惯。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阅读量、阅读时间做为保障。教师应适当的增加学生的阅读时间。平时,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或者定时开展阅读课程,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文章的阅读。教师还可以在班内设置阅读角,让学生每人出一本书,教师也选取几本书放入,给学生提供阅读的内容。同时,教师可以组织阅读活动,例如,每人上台推荐一本好书,并讲述理由,或者背诵其中自己认为好的内容。不仅在课堂上,课外,教师也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考虑到初中生课业较重,教师可以适当减少部分作业,让学生留出时间进行阅读。寒暑假,也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推荐几本书或者自选,让学生进行阅读。对于阅读作业,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单一的阅读笔记,很难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有时候反而成为一种负担。教师可以让学生自选一种方式,进行阅读作业的检查。长时间的培养,容易养成学生爱阅读的习惯,从而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3.拓宽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学生的生活阅历影响着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但是学生的生活较为单纯,阅历的提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教师可以有意识的扩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了解生活中更多的知识,这些知识不仅是自然科学知识,还包括生活中的常识、感悟等。阅读本就是方方面面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多读一下国内外的名著、散文集、校园小说等,拓宽学生视野。教师可以将自己的相关经历告诉学生,提高他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平时,进行阅读训练时,教师应注意与生活实际相关联。例如,学习《傅雷家书》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讲一下在家中他们的父母对他们的教育。通过联系实际,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4.读写结合,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是对文中语言的理解,而写作,则是对语言的运用,两者结合,可以有效的锻炼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与运用的能力。当学生阅读了大量的文章、书籍,有了一定的积累时,教师可以通过写作的方式,让学生将自己的所感、所想写出来。写作,学生可以让他们将自己阅读到的知识、优美词句熟练运用掌握。而且,通过写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中的词句,与作者产生共鸣。例如,当学生自己进行写作时,很自然地就会想到自己当初读到的文章,通过自己对春的感悟,更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读写结合,有利于学生运用所读知识。当学生体验到阅读带来的帮助时,也会提高他们对阅读的兴趣。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一直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不重视,教师对于阅读教学的理解有误,传统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缺少阅读时间、阅读环境等,都是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困境。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有意识的改变这些问题,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利用多媒体等方式进行情景演练,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的信息,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扩大阅读面,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等。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经验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阅读教学,不断总结经验,开拓创新,相信通过教师和学生地努力,一定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阅读教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牟海英.新课改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境及改进策略.《俪人:教师》,2015

[2]张爱民.新时代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与策略探析. 《学子:理论》,2016

[3]乔兰斌.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困境及创新策略探究.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2016

[4]袁刚.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境分析及对策.《未来英才》,201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