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让语文课堂因对话而高效起来

时间:2024-05-07

佟立霞

充分的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这是保证课堂教学优质高效的前提性条件。要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积极性,方法很多,其中,科学引起对话是有效的方法之一,那么,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如何进行对话教学呢?

一、提问式对话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参与面,要最大限度的发动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提及对提问的应答过程中,而要做到这一点,答案就不能唯一,而应多元起来,特别是遇到超出教师预期的答案或者超出了自己熟悉范围的答案,一定不能抱排斥态度,而是要虚心接受、认真思考,能当堂给予评价的就当堂评价。否则的话可以先鼓励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课下认真研究,下节课给出评价。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得到拓展。学生的发言积极性也会得到保护,提问的兴趣会逐渐强化。需要注意的是,要学生提问不等于完全放任他们自由提问,教师要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就教学重点、难点展开提问,要激励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提问、理答过程中。

二、层递式对话

有些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距离较远,这时候,学生往往会对教学参与持本能的排斥态度。这时候,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实际知识状况,设计好层递式对话层递式对话,即对话的内容要体现由简入繁、从低到高、由浅入深的原则,这样,对话才会有序的展开。例如,在教“黄山记”这篇课文的时候,由于很多学生对黄山没有切身的体验,所以应让学生展开与文本的层递式对话。首先,用多媒体播放对黄山的介绍,给学生良好的感官,然后让学生看课文是如何介绍黄山的,引导学生展开与文本的对话,从理性上认识黄山的特点。接着,教师要求学生分析作者对黄山特点的分析。最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这篇课文的写作手法(借景抒情、寓情山峰)再进一步拓展对话: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探讨式对话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在探讨中展开对话。这种方式在课堂内可以运用,也可以在课外运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探讨式对话自主解决问题,为了让对话更有质量,可以让他们查阅资料、观看影像,也可以进行咨询调查,通过这些方式获取探究所需要的信息。学生每个把自主研究的结果汇报到小组里,小组内通过探讨式对话,形成一致意见,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交流。在学生进行探讨式对话的时候,教师要认真的倾听,而不能居高临下,不能随意的打断学生,在必要的时候进行引导或鼓励。教师决不能对学生的对话持放任态度,而是要所认真的关注学生的言行举止,要善于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的给予放大,这样,课堂对话的过程就成了学生展现自我、确立自信的过程,学生用这样的方式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其获得的成就感会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学习动力。课堂上,也有一部分学生不善于回答问题,这样的学生就更应该注意保护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即使回答错误,教师也立即打断,更不能另外让其他同学回答。为了让不善于回答问题的学生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师除了在情感多鼓励之外,更要随机通过“追问”、提出“台阶式问题”等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己努力来解决问题。

四、活动式对话

活动式对话就是通过营造活动氛围、安排有目的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对话。例如,在教学“鸿门宴”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安排这样的活动:让学生自主分组,即正方组、反方组,进行辩论活动,辩论的主题是“项羽失败,谁之过”。为了让辩论活动更有质量,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先利用电脑网络、报刊资料等进行必要的准备,对辩论中可能涉及到的人物与事件要充分地了解,并进行必要的分析。然后,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准备好辩论词。这样,在实际的辩论赛中,学生们就都会有精彩的表现,他们语言犀利智慧、论据充实,有着很强的逻辑力量。以前很多不爱发言的学生都抢着发表自己的见解,活动式对话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五、探究式对话

提高学生的对话兴趣与欲望是使课堂参与真正落实的关键,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就要运用教学智慧,用最恰当的方法,激发起学生的对话热情。教师要善于引起学生思考,同时尽可能的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充分的考虑、分析,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给学生必要的提示与点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学习目标。

例如,在进行“煮酒论英雄”这课的教学时,可以先用多媒体播放故事,让学生先有个感性的认知,然后在带领大家针对文章的具体段落分析人物形象: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文章的题目,你认为题目中的哪一个词最关键?请说说原因。

学生:(思考了一会儿)“论”字最重要,因为整个文章都是围绕“论”字展开的。

教师:那么,具体是从哪一段论英雄的呢?

学生:(异口同声)第四段。

教师:好,这就是说,从第四段开始才是文章的主题,那前面的可以删掉吗?

学生:不能

教师:为什么?

学生:删掉的话显得太突兀,人们也不明白论英雄的缘起。

教师:那就是说,前面的第一、二段是交代背景的,交代的是怎样的背景呢?

学生:刘备在曹操眼下认怂,假装在种菜。

教师:好的,说得很好,那么,第三段是怎么回事呢?

这样,通过教师的有效设问、点拨引导,使学生的对话热情高涨起来,师生通过对话,深入的理解了文本。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