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刘晓宁
【摘 要】课堂参与度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其包括参与课堂学习的学生比例,也包括学生参与课堂的时间。怎样提升初中英语课堂学生的参与度呢?准确了解学情,设定适切目标;利用学生心理,巧设教学活动;积极引导评价,营造和谐氛围不失为三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课堂参与度;适切目标;教学活动;和谐氛围
当前,教学的有效性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无疑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笔者以为,教师积极转变观念,强化生本意识,优化教学设计,注意教学细节方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一、准确了解学情,设定适切目标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教学目标要适切,适切的教学目标一定是学生跳一跳能够得着的。在这样的教学目标的引领下,所选教学内容才会适中、难易程度才会恰当,学生才愿意参与课堂。过高或过低的目标,要么让学生失去信心,要么让学生缺乏兴趣,常此以往,都会让学生望而却步,不再参与课堂学习。
适切的教学目标必须依学情而定。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所谓的了解学情,往往是自以为是的了解,往往依赖过往经验。但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学生不断发展变化,以往经验在现有学生身上不一定适用。这就需要我们想方设法去调查研究,如可找班上不同层次的孩子了解;可在一个班教过后,调整在另一个班的教学目标……当然,我们还需在心里设定分层目标,即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目标。如此,便不会对有的学生生出过高期待,便不会失望,而教师愉悦的情绪亦会影响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二、利用学生心理,巧设教学活动
有效教学需要教学形式的不断创新,因为创新能让教学充满趣味、充满活力、充满诱惑,让学生参与课堂,欲罢不能。而创新除需要教师的创造性,更依赖教师对初中生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的了解,唯有顺应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形式,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课堂。
1.趣味活动让学生参与课堂
王阳明说:“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初中生亦是如此,若让他们内心愉悦,则“其自进不能已”。因此我们要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快乐氛围中参与学习。如译林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8 Fashion写作板块(Task)中,可要求学生设计衣服在班里展示,展示时要求用英语对衣服加以介绍。这样的任务一布置,相信孩子们便会兴奋异常,个个绞尽脑汁设计衣服、收集词汇、练习展演。
2.生活化活动让学生参与课堂
有人说:“人类智慧的开启者无不是运用一种生活化、游戏化的方式创造和传承人类文明的。”的确,游戏化元素让人感到快乐,而生活化元素则让人感到亲切,同样能让学生亲近之,学习之。如在学习方位词时,画一张地图,设置一个情境,让学生两两进行问路、指路的对话练习。情境最好是动态、变化的,这样学生的对话便随情境变化而变化。当然,为让所有学生参与这一学习过程,且让学习更有效,在人员分配时最好优生与后进生搭档。如此,学生不仅人人参与,学习了方位词,且锻炼了口语表达的能力。
3.“登楼梯效应”让学生参与课堂
“登楼梯效应”,即对人们提出简单要求时,人们很难拒绝,而在人们接受了简单要求后,再向他们提出较高要求,他们心理上就会比较容易接受,这其实是人们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的一种体现,也是人们渴望成功、喜欢挑战的心理表现。教学中,可利用这一效应设计教学活动。如在课堂检测环节,此时一堂课接近尾声,学生的注意力不太集中,我们便可将检测题按由易到难的顺序设置成诸如低级挑战、中级挑战、高级挑战等闯关活动。一来可大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也可检测本节课效果,亦可兼顾不同层次学生,可谓一举多得。如果偶尔来些小奖励,效果会更好。
4.竞争氛围让学生参与课堂
竞争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更是课堂教学的活力源泉。若能营造一种竞争氛围,整个教学进程就会有紧张、活跃感,学生亦会大胆探究、勇敢拼搏,积极参与课堂。如英语写作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写作教学时,可先让小组合作完成一篇短文,再在班级进行评选。实践证明,竞争极大激发了学生好胜心理,使他们在小组讨论时都尽心竭力,有的提供写作思路,有的负责翻译为英文,一起修改、一起完善,真可谓各展所长。这样的合作竞争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这样的习得是主动获得,亦让学生印象更深。
三、积极评价引导,营造和谐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及时有效引导,积极正面评价,是营造这种和谐氛围的有效途径。这些虽是细节问题,但若加以注意,就会让学生信任、亲近老师,进而更愿意参与课堂学习。当然,要做到这几点,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活动指令要清楚明白。课堂指令不清楚会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甚至游离课堂。当要开始某项教学活动时,应提出明确的活动要求、步骤,甚至正确示范。为让课堂进程紧凑,亦可规定时间,让学生有紧迫感。
二是提出问题后,应给学生思考时间,切不可催促学生或自问自答。前者可能造成学生的紧张情绪,后者则可能让学生产生惰性,认为老师反正会讲,我们不思考也可以,进而沦为课堂的听众,而不是参与者。长此以往,势必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不再参与课堂学习。
三是学生回答问题遇到困难时,应先给予眼神或语言的鼓励,再适时分解问题、搭建台阶、引导思考,尽量让他们答出问题。若能让学生失败少,成功多,则他们对课堂的兴趣会更浓厚。
四是回答完毕后,应及时评价。对回答全对的学生,给予热情的赞扬,使学生充分享受成功感。对回答不完全正确的学生,可先肯定对的、好的,再加以引导,切不可指责学生,伤害学生自尊。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激发主动性,培养独立性。”若在课堂上,能够通过老师的激励、唤醒和鼓舞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那我们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半。笔者以为,切实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应成为一线教师的追求,只要用心探索,就一定能找到更多提升课堂参与度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陈静波.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