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魏平平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自然很优秀经典,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有些文章语言上很具感染力,有些文章情感上很具煽动力,有些文章蕴含深刻的哲理……每篇文章都有其特点和值得我们学习、品味、借鉴的地方,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与教材之间还有隔膜之处,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蕴含的道理,体会作者传达的情感。这需要语文老师在备课的环节中预想到,在教学中运用智慧来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
学生和教材之所以有隔膜,主要还是因为学生和作者所处的时间、空间都大不相同,年龄、时代都有差异,经历各不相同。学生难以捕捉文章之妙也不难理解,此时就需要老师在课堂进行中智慧地运用一些方法架起学生和教材之间的桥梁,让学生能理解文章作者,其中一种我很推崇的方法就是让生活走进教材。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刺激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帮助学生理解。
有时学生对课文意兴阑珊,那是因为课本离他们的生活太远,他们没有熟悉感,难以引发他们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那我们就要对症下药,让生活走进教材,让学生有亲近感,有感可发,有话可说。
比如苏教版必修一专题三是“月是故乡明”,所讲为思乡情结。但高中学生有过远离家乡体验的人太少了,大部分的同学离家的经历仅限于旅游,可旅游毕竟是欢愉的,不同于远处他乡的滋味,自然也很难体味人在异乡那种强烈的思念家乡的感觉。在开始讲这个专题的时候,本以为学生对于这个“话题”总是有话可说的,但是事实上学生只能不痛不痒地喊两声“思念家乡”,口号式地背着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可以看出其实学生并没有真正地理解何谓“月是故乡明”。
要想让学生恰当地理解这种抽象的情感,除非亲身经历。比如我上这个专题第一篇文章老舍的《想北平》时,就请学生来谈谈老舍对北平的感情,但他们更多的是只见“北平”而不见“想北平”。我想顺势让他们在谈北京的过程中再去品味作者对北京的情感,于是我让同学谈谈自己对北京的认识、感觉,同学们显得很踊跃。他们对北京的认识真的很多,长城、故宫、地坛、天安门、颐和园、王府井……甚至连北京文化的代表——京剧也有同学站起来说一说的。这个时候我发现他们口中的北京是平面的,是北京的旅游指南,而不是立体的北京,不是活生生的北京城,再接下去举例作用也不大,他们还是不能理解老舍。但比较幸运的是,这时站起来一个孩子,他说他眼中的北京有四合院,有豆浆油条,有四九城,有胡同儿……而且说起这些的时候他饱含情感。教室里突然静下来,悄无声息,然后周围的同学纷纷鼓掌,有同学直接喊他北京人。想来他对北京的陈述让其他同学感受到他对北京的深情,这就是“想北平”啊。原来他小的时候在北京呆了很长一段时间,北京是在他的生活里,而不是在旅游指南上,这样的他是能理解老舍的“想北平”的,老舍的《想北平》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共鸣。
这启发了我,原来我们可以把生活带进教材,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学生理解教材,理解作者。于是我就想到结合学生在高中开学初经历的军训来展开整个“月是故乡明”专题的教学,这也算是一次“背井离乡”的经历。为期十五天的军训是全封闭式的,所有学生都离家住在学校,远离父母,躺在陌生的床上,不知不觉很多同学都曾默默垂泪过。时过境未迁,许多同学对这生平第一次的离家经历其实印象很深刻,我们在上“思乡”专题时,就可以很好地利用学生这次难得的经历,说说自己当时的感受,再来理解教材上那些离乡的游子,他们的感情在此时是共通的,游子笔下对家乡的牵挂也就能为学生理解了。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体会这种思乡之情,我组织了一次小练笔,让他们将军训时的“思家”之情诉诸笔端。班上有位来自镇江的学生,他情有所动,竟仿着《想北平》写了一篇《想镇江》,洋洋洒洒千余字——“一个镇江人一天的序幕,往往是一碗冒着热气的锅盖面揭开的。”“但在我的血液里,流淌的是镇江的性格与脾气,带着一股子镇江的醋味,并不是杭州的荷香,上海的繁华所能洗掉的。所以,即便神往,我的心中也似乎只有个镇江。”这样的文字颇有老舍的韵味,朴实却情真意切。其实这孩子平时对语文兴趣缺缺,语文素养也一般,但当他的生活走进文章后,他笔下的文字就飞扬起来。当我跟他说到这一点之后,他之后对语文充满热情,明白语文并不是那么“脱俗”,知道教材上的文学作品并非“纸上楼阁”,它们是有生活砖瓦在其中的。
用生活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教材看来行之有效,今后可以成为我们解读教材的一种重要方法。这同时对我们教师就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老师熟悉课本,挖掘出课本与生活相通的连结点,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我们对生活很了解,可以很好地利用生活,然后我们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世界,产生共鸣;我们也可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将他们拉进课本,激起学生的课堂兴趣;即使那些学生不熟悉的生活,也可以为我们所用,正因为这种不熟悉,才会引起学生的好奇,激起他们的课堂兴趣。
让生活走进教材,走进课堂,让学生驰骋于开放的语文教学中,享受语文带来的快乐。
我们的教材中有不少文质兼美的文章,也有不少蕴含丰富辩证思维的文章。若教师能发挥教学智慧,利用熟悉的生活更好地对文章细加品味,触类旁通,改变视角,不仅能使课堂活跃,有利于学生理解文本,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语文热情,更主动地学习语文。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中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