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钱小云
【摘 要】运动参与是指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态度及行为表现,是学生习得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锻炼身体和提高健康水平,形成积极的体育行为和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的实践要求和重要途径。运动参与目标作为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表达同样也遵循教育教学的原则和规范。
【关键词】表述;教学目标
一、现状
1.在现实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所制定的课堂教学目标呈现出形式主义、自由主义倾向;很多课堂教学目标相互雷同、程式化严重,换上其他的运动项目的名称可以相互替代,更有甚者,课堂目标五花八门,只是说些大道理,豪无规范性,也根本看不出课堂教学所要达到的效果。
2.运动参与目标与心理健康目标在表述上极易产生混淆。从理论上看,运动参与是一个心理过程,无论主动还是被动、积极还是消极、愿意还是抵抗都表明学生学习的一种情绪或心理状态,运动参与目标一般描述成活动过程的一种状态,如积极、愿意、主动等,而把心理健康描述成一种心理体验,如高兴、开心、满足等。
二、教学目标的规范表述
一个规范、明确的教学目标表述应包含四个要素:行为主体(Audience)、行为动词(Behavior)、情景或条件(Condition)、表现程度(Degree),简称ABCD型。
1.行为主体
行为主体指的是学习者。体育教学目标所预期和描述的是学生的行为,而不是体育教师的行为。因此,规范的教学目标开头应是“学生……”。事实上,在表述教学目标时行为主体一般省略不写,但目标表述的方式仍应较明显地体现出学生是行为完成的主体,如(学生)能连续蛙泳50米或正确做完1套8节的健美操。如写成“教会学生……”或“培养学生……”则易变为教师的行为。
2.行为动词
行为动词用以描述学生所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要分为模糊的与明确的动词。模糊的动词有知道、了解、喜欢、相信等。明确的动词有陈述、选出、比较、模仿、示范、改编、接受、服从、拒绝等等。在表述教学目标时,应尽可能选用那些意义明确、易于观察的行为动词。
3.行为情景或条件
这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主要说明学生在何种情景或条件下完成指定的操作。对行为条件的表述,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有:
环境因素,包括对学习空间学习地点的限制,如“在沙坑完成纵跳”;
作业条件因素,包括对器材的高度和重量的规定,以及允许或不允许使用器材与辅助手段等,如“用4公斤的实心球向前、后抛”或“在同学的保护和帮助下跳过山羊”;
提供信息或提示,如“借助人体解剖图,说出……”;
完成行为的情景,如“在课堂讨论时,叙说出……”。
4.表现程度
表现程度是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价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表现程度一般采用定量的指标或标准,一般包括:
完成行为的时间限制,如“5分钟内跑完……米”
准确性,如篮球罚球“百分之九十投中”;
成功的特征,如引体向上一组“至少完成五次……”。
三、运动参与目标的表述(案例)
本案例摘自浙江师范大学邵伟德教授《体育课堂有效教学与例析》一书,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整合后的目标从运动参与这个层面描述得相当具体,对照教学目标的表述要素,我们对此目标进行分析:
1.行为主体没有表述为学生,从语法上看,它的主语是“课”。
2.行为动词为“投入”。
3.行为情景或条件是“游戏法、激励法、变换法等”。
4.行为程度是“积极”和“维持热情”。
那么根据以上分析,将该运动参与目标修改为“95%的学生在游戏法、激励法、变换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调动下,积极投入到排球传球的学习并维持热情。”这才是一个合理明确具体规范了运动参与目标。
一个合理规范的教学目标就应该是具体的明确的,不但要具备四大要素还必须包含有明确教学方法和组织手段,使人一目了然。这种具体规范的目标有赖于教者对学情、教材、场地器材等多因素科学合理的分析,只有这样的目标才能有效避免表述假、大、空的套话和形式主义。
【参考文献】
[1]邵伟德.《体育课堂有效教学与例解》.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中学)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