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把握主题主线 培育时代新人

时间:2024-04-24

杨胜才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就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发表了大量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为民族院校深刻把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题、始终贯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目标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以新思想武装头脑

***总书记指出,“我们处在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干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如果知识不够、眼界不宽、能力不强,就会耽误事”,要求年轻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社会、管理、生态、国际等各方面基础性知识,学习同做好本职工作相关的新知识新技能,不断完善履职尽责必备的知识体系”。培育时代新人,就要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青年学生头脑,使他们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学深悟透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深入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完整、准确、全面把握***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理解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引导青年学生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切实增强“五个认同”,切实增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使命意识,切实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自觉、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争当新时代民族团结的践行者、促进者、守护者。通过“四史”学习教育,引导青年学生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际和国内的紧密结合上,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深刻领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的真理性,深刻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中华民族空前大团结的良好局面来之不易,从而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历史担当,汲取奋进新时代、建功新征程的智慧、勇气和力量。通过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社会、管理、生态、国际等方面基础性知识以及与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教育,使青年学生夯实知识基础、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知识视野、提高知识素养。总之,要通过新思想新知识的全面武装,提升青年学生理想信念、精神风貌、全球视野、品德修为和真才实学等核心素养,培养有天下观的爱国者、有理想的奋斗者、有本领的实干者、有担当的开拓者和有德行的奉献者。

以新标准新要求引领成长

***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努力建设一支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态度特别坚决、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的民族地区干部队伍,确保各级领导权掌握在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手中。”“四个特别”既是新时代好干部的衡量标准,也是民族院校贯穿党的民族工作主线、培育时代新人的具体要求。

培养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态度特别坚决的时代新人。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的学习教育,帮助青年学生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砥砺对党的赤诚忠心,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

培养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的时代新人。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党的创新理论优化思想方法、解决思想困惑,检视思想作风和精神状态,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在事关党的命运和前途的重大问题上保持政治定力,做到政治信仰不变色、政治立场不动摇、政治方向不偏移。

培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特别坚定的时代新人。引导青年学生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培育志存高远的精神境界、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强国有我的担当情怀;引导青年学生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了解基本国情,体察社情民意,厚植为民情怀,提升服务本领;引导青年学生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中華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

培养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的时代新人。引导青年学生时刻牢记***总书记“人民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我们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以百姓心为心”的谆谆教诲,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首要问题,不断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始终笃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以新机制新方式推动工作

***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既是对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的现实回应,也是对新时代人才培养内涵的深刻诠释,是民族院校深刻把握主题主线、秉纲执本、培养时代新人的总体要求。

对照“有理想”的首要要求,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引领,以哲学社会科学课为主干,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支撑,以“课程思政”为抓手,一体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贯穿融入学科、专业、课程之中,引导青年学生自觉地把个人理想融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对照“有本领”的能力要求,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机制。要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起以知识传授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关键,以人格塑造为核心,环环相扣、节节贯通、齐头并进的机制链条。要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功能,实现从“教”的模式向“育”的模式转变,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推动育人主体、育人过程和育人空间从单一向全员、从零散向系统、从片面向立体转变,促进一切工作目标向育人聚焦,一切资源要素向育人集中,一切力量整合向育人汇聚。

对照“有担当”的责任要求,构建校内校际校外联动育人机制。遵循整体性、协同性、动态性和创新性原则,积极构建优势互补、深度融合、协同配合的校内协同、校际协作、校外联动的三级育人机制。同时辅之以协同育人的内部激励与保障机制,强化青年學生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担当精神、创新精神,培养青年学生形成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过硬素质和高强本领。

以新体系新效能强化保障

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时代新人的核心素养、基本特质和“四个特别”的具体要求,加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统筹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三全育人”工作格局的形成和“五育并举”教育体系的完善,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始终贯穿融入民族院校办学治校和人才培养全过程。

贯通学科体系。全视角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构建学科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学科体系、理论体系。

贯通教学体系。把握“教”与“学”的有效需求供给,推进“供”与“需”的双边协同参与,发挥“得”与“感”的同频共振效应,构建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发展、综合实践、个性选修、创新创业“六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把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人格塑造融入教育教学,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话语体系、叙事体系,讲好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四个共同”、“多元一体”的历史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百年故事,讲好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鲜活故事,坚守主阵地,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传递正能量。

贯通教材体系。全面落实教材建设国家事权和国家教材建设规划,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用好国家统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教案讲义,建好教育教学活动核心载体。

贯通管理体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创新“一站式”管理服务模式,构建“一体化”育人工作体系,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工作效能。

贯通评价体系。推动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督导与评价机制,探索建立体现知、情、意、信、行有机统一,由体制机制、教育教学、平台建设、团结文化、关爱学生、维护稳定、社会服务、智力支持、典型培养、理论创新、实践特色等要素构成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测评体系,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工作由“软指标”向“硬约束”转变,向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常态化方向发展。

(作者:中南民族大学副校长、宣传部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陈金霞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