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课堂多模态教学模式研究

时间:2024-05-07

吕坤 江国舟 李伟长 张滢琪 陈飞燕

湖北师范大学 湖北黄石 435002

0 引言

多模态教学法是由Stein首次提出的,他认为课堂上所有交际活动都是多模态的。模态主要包括五种:视觉模态、听觉模态、触觉模态、嗅觉模态和味觉模态,分别对应人的五种感知通道。经实践证明是一种优良的教学方法[1]。多模态教学模式是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英语多模态教学模式能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多元识读能力、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学习动力。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多模态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提供了很多便利,教师要让学生掌握特殊的英语,加强对语境的辨识,将所学内容付诸实践。对于各类教学内容和目的,正确地选择教学模式,以保证教学效果,从而保证能够建立稳固的教学框架结构[2]。

1 理论基础

1.1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是Kress和Leeuwen提出的。他们在Halliday的基础上,认为其他符号系统的功能和作用能够做到和语言一样[3]。

英语学科正是最适合采用多模态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学科,因为其教学特点就是视、听、说等多种模态相结合。多模态教学模式可以加强学生对获得的知识的内化、吸收进而输出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对于英语教学是非常有效的。

1.2 心理学相关理论

著名实验心理学家Treicher曾做过实验(表1~3)[4],人类的各种感官都能够用来获取知识,但所获取的知识比率大不相同,具体表现为:通过视觉获取的知识最多,为83%;其次为通过听觉获取的,为11%;嗅觉、触觉、味觉共6%,表明人类所获取的知识绝大部分是通过视觉和听觉这两种感官。值得注意的是,在注意集中比率这一项中,视觉的效果大于听觉;但在知识的记忆保持比率这一项中,听觉的效果优于视觉;最佳的记忆保持方式是视听并用。

表1 人类通过各种感官获得知识的比率

表2 视觉与听觉注意集中比率

表3 人类获得知识的记忆保持比率

综上,要想提升教学效果,应仔细认真地设计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各个感官的作用和功能,尤其是要注意视觉和听觉的结合运用,这是学生获取并掌握知识的好方法。在课堂上,要灵活运用多模态教学模式,才能使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是一种非常适用于英语课堂教学的优良教学模式。

1.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的进一步发展,皮亚杰、布鲁纳和维果斯基都是建构主义的先驱。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种主动建构的过程,是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它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强调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知识并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多模态教学模式正是在学习者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模态相结合来创设不同的外界环境,满足学习者学习不同知识的需求,帮助学习者主动建构。例如,在听力教学中,通过声音与动画、图像等模态相结合,创造真实生动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协作、会话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要求。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和多模态教学模式的研究起步较早,奠定了多模态教学模式研究的基础。2000年,斯坦(Stein)[5]探讨了多模态教学模式下课程的设计与应用原则;2001年,Kressr[6]认为多模态教学模式是语境和学生个人兴趣驱动的符号转换行为 ;2007年,Royce讨论了多模态教学环境下,课堂教学中不同社会因素的协同作用及其互补性;2008年,Jewitt[7]利用现代技术在课堂中开展多模态教学,探究如何科学设计交互式白板;2018年,Babu[8]研究了多模态教学模式在英语写作课堂上的实施,发现了多种在课堂上实现多模态写作的方法。

2.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该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取得的成果颇丰。2009年,有学者[9]探索了多模态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2010年,张德禄[10]认为教材的编写原则需要同多模态特点相结合,使教材更适用于多模态英语教学课堂;2012年,张德禄[11]认为同一模态在不同教学阶段发挥着不同的功能,根据不同教学阶段的不同教学目标,从而确定不同的多模态教学模式;2014年,阳林[12]发现各种模态的交互运用能充分激发学生的能动性与参与性,同时也提出该教学模式对英语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2017年,刘集成[13]指出网络多模态教学模式应依托一定的英语教学环境,同时也需要学校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予以配合;2019年,赵龙飞[14]指出多模态教学理论对英语教师课前准备、课堂掌控、课后监督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帮助教师将多模态模式与实际情况相结合;2020年,贾晓琳[15]探讨了多模态教学与听力课堂的兼容性,指出该模式能提升教师听力教学的灵活性与丰富性,并能通过多种感官与环境的互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对英语听力的学习兴趣;2020年,王苏阳[16]将多模态教学模式应用于笔译教学,研究指出调动五感的多模态笔译教学能丰富英语课堂教学形式,启发学生调动多感官进行翻译活动。

3 英语多模态教学模式的特点与优势

3.1 特点

英语多模态教学模式的构建应该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互动、教学手段、教学评估五个方面着手,从客观上展现多模态教学模式下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17]。

3.1.1 课程设置多模态化

英语不仅是基础的语言课程,也是一门增长知识、提升自我能力的课程。英语课程设计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差异、学习需求等因素,合理安排规划好基础课程、提高课程、专门课程的比重,确保课程设置的多模态化与有效性。

3.1.2 教学内容多模态化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充分调用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各种模态来组织教学。并且要注意自身的话语范围、话语基调、话语方式,使之与各种模态相互配合,在提高巩固学生听、说、读、写以及翻译等各项语言技能的同时使得学生的文化视野也得到开拓。

3.1.3 教学互动多模态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互动是重要的一环。在注重师生互动的同时,也要注重生生互动以及人机互动,形成多边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1.4 教学手段多模态化

通过心理学家Treicher的相关实验结果可得知[18],人几乎能够通过所有感官来获取知识。因此,视听结合、同时调用学生多种感官,从而形成完整的学习系统,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3.1.5 教学评估多模态化

多模态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估环节也应该具有多模态化,要注重评价的主体、方式以及内容,让教师的评估与学生的自我评估相结合,遵循评估原则,借助学习过程监控表、学习结果反馈表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语言知识及相关能力进行阶段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以求达到正确合理的评估结果。

3.2 优势

3.2.1 刺激感官,加速知识理解

多模态教学模式融合了文本、图片、音频、视频以及其他信息技术,以最大程度展示教学内容,使学生的感官认知多样化、层次丰富、形式灵活多变,对学生的感官产生强烈刺激,激发学习兴趣,加速对知识的理解与吸收。

3.2.2 信息量大,节省时间

获取信息的能力很强大,而获取的信息又能通过文本、图像、音视频等途径展现给学生,缩减了备课时间,省去了烦琐制图,教学时间更多了,同时教师的专业能力也能在此过程中得到提升。

3.2.3 信息存储方便快捷

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制作与储存多模态课件很便捷,对其进行复制或修改也很方便,教师能够随时进行课件的订正与完善,还能共享给同事,以提高教学组的整体效率。另外,如果有学生缺席课堂,课后能够通过获取教师的多模态课件来进行自学,从而不会对学习进度产生影响。课堂中的学生也能够获取课件进行复习与巩固,查漏补缺。

4 多模态教学模式在英语课堂中的实证研究

4.1 研究目的

本研究拟解决几个问题:1)能否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2)能否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3)能否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4.2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选自H师范大学2020级非英语专业本科生。所有对象均参加过两次课堂笔试和两次口语测试。

4.3 研究工具

本研究所使用的工具为学校英语教研组命题的摸底试卷、笔试测试卷、口语测试卷和口语测试机器。

4.4 研究过程

首先,在班级中利用摸底试卷初步检测班级学生的英语能力,记录下每个人的初试测验成绩。如表4所示。

表4 学生初试测验成绩

其次,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和多模态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学完成后再进行测试,得到如表5和表6所示结果。表中所示成绩为笔试与口语测试综合所得成绩,比例按照1∶1的方式来取分值。

表6 学生复试测验成绩(多模态教学模式)

4.5 实验结果与讨论

观察分析上述表格可得知,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学生成绩提升不大,相比之下,采用多模态教学模式学生成绩提升较大,效果更为明显。

另外,学生在与国际生交流交际时所显现的交际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提升,具体表现为与人交流时神色自然,语言流利顺畅,语气语速均匀平稳,符合国际方式。

虽然实验次数不多,样本容量不足,实验规模较小,但仍然不难看出多模态教学模式应用在英语课堂中时,取得的教学效果是非常显著的,这说明多模态教学模式对英语教学是非常有帮助的。

5 结束语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能够得出:多模态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有着较为显著的优势,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被多模态教学模式一一弥补,传统的教学理念也得到相应的改变。多模态教学模式旨在树立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口语能力的理念,形成集传统教学模式、多模态教学模式、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学生在多模态教学模式的环境下,学习方法由单调的传统方法转变为开放式的、自主的学习方式,对于语言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能够帮助学生适应新时代各种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英语学习方式,从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模态的转变使得学生的学习交流空间得以扩大。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网络环境下,学生的注意力可能无法集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遭遇考验;除此之外,学生的兴趣爱好、思想、学习情况很复杂,难以监控。因此,要注重改善网络监控体系并且引导学生合理正确地利用网络环境进行自主学习,这也就成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最后,本研究存在着一些局限:受试对象的分布不够分散,代表性不强;样本数据量单薄;研究周期不够长等。后续研究中会进一步扩大范围,保证数据来源足够分散,增强代表性;增加样本数据量,减少偶然性;延长研究周期,确保研究更加透彻。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