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张秋莹 王左生 许丽娜 侯小丽 薛晓菲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郑州 450064
“学科交叉”作为一个专门术语,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R.S.Woodworth提出,后逐渐演变为“跨学科”或“学科融合”,是一种以大科学为背景,以其思维为导向,立足于本学科知识的基础,同时结合相关学科之间存在的共性联系,将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思想、方法整合后运用到新型的教育或科研当中的方式[1-3]。近年来,随着一些重要政策文件出台,推动了“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的“新学科”建设发展[4]。在医学领域,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功能,要以课程为中介来实现。课程是对学科知识元素的传播、改造和拓展,也是新兴学科的生长点。康复业内专家认为,基础课程中人体解剖与生理学较为重要,并且运动系统及神经系统在目前占比50%的基础上可继续增加[5]。目前,解剖和生理整合教学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结构和功能各占比多少、如何在二者之间自然过渡、专业内容的拓展切入口在哪里、如何拓展、拓展多少等问题均需要深入探索。因此,本研究以教育心理学、建构主义心理学、知识观理论等为学科融合的理论基础,尝试以器官功能为中心,人体部位为单位,延展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在内的新课程构建研究。
康复医学是一门评估功能障碍,重建功能缺失,提高人体各方面功能的医学学科,常用的康复治疗技术有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党的十九大以来,以维护和改善功能为目标的康复服务成为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远程康复、康复机器人、水中运动技术等新技术新方法的迅猛发展,康复医学已然发展成为当今新医学领域中一门兼具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工程等多学科融合的应用性学科。学科交叉融合已经成为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康复治疗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的必然选择,重大创新突破和新型康养人才培养问题的解决往往依赖多个学科的知识[6]。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在我国开设的时间不长,正常人体解剖与生理学属于必修核心课程,即使在执业过程中也经常会用到相关内容,需要不断地强化和持续学习,所以首次学习显得更加重要。然而,目前第一学年人体解剖与生理学教学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专业针对性不强、结构与功能衔接不自然、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7],其原因可能是基础课程改革没有跟上康复学科内涵的转变,具体问题如下。
1)某些青年教师鉴于专业背景限制,缺乏创新性学科融合思维,对专业知识没有深入的理解和思考,造成重要内容和难点没有突出讲。比如感官系统中,多数重点讲视器和耳道的结构以及视觉和听觉的形成机制,对耳迷路结构和前庭功能这些与姿势平衡关系密切的内容则一带而过。
2)近几年的改革强化了实训课,这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是大有裨益的。但不能只注重量的增加,或是重复理论课内容,照搬临床专业实验内容,要有专业创新,并注意临床功能康复案例的融入,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3)先形态后功能教学,学生容易遗忘解剖知识,先功能后形态,不符合认知规律,形态与功能结合,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8]。但是要注意结构是基础,功能是重点,应该是为了讲明白某个功能,这个功能的执行需要哪些结构基础。比如讲排尿功能,先讲膀胱和尿道的结构,再讲其神经支配,最后讲排尿反射,并拓展临床排尿障碍和功能恢复。
4)临床专业解剖生理教学中的循环、呼吸、消化等九大系统的分区教学不完全适用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它适合以功能为单位的模块化设计,但是功能的划分需要借助专业知识的指导。
5)专业课教师或长期从事康复一线的治疗师与基础课教员对某些解剖结构的表述不同,不利于学生学习,比如专业课教师经常将“半腱肌、半膜肌和股二头肌”合称为“腘绳肌”,“腘绳肌”的叫法在基础课中却较少提及。鉴于此,实质性地开展专业间或专业内的学科交叉融合教学与研究,注重课程内涵建设,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均是基础课程,体现其专业特色并非易事,需要通读所有专业课参考教材,并对其内容进行理解和融会贯通,还要顺应认知发展规律并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本课题组在原有解剖学和生理学内容优化整合的基础上[8],通过相关、交叉和迁移模式,将选定的12门专业课:康复护理技术、康复评定技术、康复心理学、康复医学导论、人体发育学、物理因子治疗技术、言语治疗技术、运动学基础、运动治疗技术、针法灸法、中国传统康复技术、作业治疗技术分别与解剖生理学进行知识点融合梳理。其中运动治疗技术几乎每个知识点都与解剖学中运动系统相关联,属于全融合;康复心理学中丘脑损伤后精神障碍知识点可以与解剖生理学中丘脑的位置及其情绪控制功能相融合,而其他诸如康复心理学常用研究方法等知识点,关联度不高不需融合。在梳理时:1)部分知识点频繁出现,这部分将作为授课重点体现在课程标准中。如肩关节的形态与功能知识点,与运动治疗技术中的“肩部关节活动技术”有交叉关联,与中国传统康复技术中的“肩周炎现代康复评定方法”有交叉关联,与运动学基础、康复功能评定技术均有关联,所以这部分知识点需要强化学习。2)部分知识点需要补充,如专业课程中频繁提及的肌肉向心收缩和离心收缩;脑瘫患儿康复需要了解的婴幼儿脑干反射等知识。3)部分知识点需要巧妙输入,比如运动治疗技术中有关“关节活动度、肢体长度的测量”知识点,可以在运动系统实训课上直接开展测量骨骼的长度,了解正常关节活动范围,比只记忆骨性标志和关节组成要有意义得多。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课程实施等教学指导性文件,多学科融合使课程目标从一维走向多维,教学内容从一元走向多元。本研究将该课程定位为专业基础核心课,通过教学使学生在素质、知识和能力三个层面达到既定目标。课程设计思路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秉承“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紧密对接专业课需求和岗位任务;突破原有学科知识结构,重组序化教学内容,在主题课例研究中详细罗列出专业知识的切入点,设计切入模式,利用PBL和CBT等教学手段从“功能障碍导入”-“功能结构详解”-“功能评估实践”-“功能康复拓展”逐层递进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又易于接受。
经过梳理目录的整理,笔者将知识点汇总为除绪论外的十大模块,先后依次为:“细胞模块”“运动模块”“神经模块”“内分泌模块”“感官模块”“双便生成与排放模块”“生殖模块”“血液模块”“心肺功能”“构音与吞咽模块”十大模块。与之前传统教学内容不同的是:1)“运动模块”的主题设置为“概述”“头及躯干运动”“上肢运动”“下肢运动”“运动与能量代谢”,体现了功能执行的整体性;2)“构音吞咽模块”增加喉肌、咽肌的神经支配等局部解剖内容,强调了发声与言语、呼吸与言语之间的关系及常见功能障碍的解剖生理基础;3)“心肺模块”突出心输出量与肺通气功能,增加温度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与目前比较热的“心肺康复”“水疗”技术相贴合;4)将“能量代谢与体温”改为“运动与能量代谢”,放入“运动模块”中,引入“MET”概念,强调康复治疗与代谢的关系;在水浴治疗中,“温度”与“血管调节”相关,所以“体温”部分放入“心肺模块”。调整后教学内容更加贴合专业特色,从某种程度上夯实了学生的知识框架根基。
针对整理出的融合目录与主题课例研究是否适合康复学生学习,笔者在专业课和解剖生理学教师以及康复一线治疗师、往届毕业生等人群中展开初步调查。调查问卷问题设计为具体的授课内容与授课模式,选项包含非常合适、比较合适、合适、不太合适、不合适五个纬度。举例:“下肢运动解剖生理基础课例研究”踝关节知识点中,以“踝关节扭伤”案例引入踝关节位置,关节结构学习,进一步讲解关节韧带,运动方式,相关肌肉,最后拓展踝关节扭伤注意事项是否合适?如选择“不合适”,请描述原因并提供案例参考。共发放“康复治疗解剖生理基础融合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大一新生学习”调查问卷100份,回收问卷78份,剔除无效问卷即选择了“不合适”但没有主观描述的问卷5份,所以有效问卷回收率为73%。问卷结果显示:1)大部分知识点,调查对象选择“比较合适”;34%的知识点选择“非常合适”;11%的知识点选择了“不合适”并给出了详细意见,以助于后期整改;2)调查对象中往届毕业生基本是班干部,他们比较配合工作,给出的建议和意见较丰富,个别给出希望增加额外知识点的要求;更早期的毕业生大多认为“比较适合”;3)专业课教师和康复治疗师给出的参考性描述多倾向于拓展内容,所以需要笔者在后期整理时针对这些拓展内容更深入地挖掘解剖生理基础,总之调查结果除了个别地方需要修改,总体肯定了融合内容的设置。
能够胜任融合课程解剖生理学授课的教师,除了具备一般教师素养外还需具备的特质有:1)多医学相关学科教育背景;2)扎实系统的解剖学知识基础;3)熟悉常见功能障碍和常用康复技术;4)较强的创新能力。所做的工作:1)联合康复医学系专业课教师和聘请康复治疗师分模块参与教学活动;2)将整合式创新教育理念逐渐渗入日常教学,培养教师跨学科的综合思维和创造能力[9],强化专业课和基础课教师联合集体备课;观摩课;座谈等活动的开展;3)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建立“复合型”教师队伍。鼓励一线治疗师,行业、企业技术骨干以讲座、第二课堂、技能培训等方式参与教学;4)基础课教师顶岗实习,深入临床进修[10];5)以学校平面搭建智慧共享平台,搜集各学科海量教学资源,为融合教学提供素材;6)建立科学的评教机制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基于过程性评价笔者将整个测评成绩分为平时成绩、实训成绩和试卷成绩三部分[11]。平时成绩来自理论课、第二课堂或案例分析课的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结果;实训成绩来自实际操作考核结果;试卷成绩指所有阶段性测试和期末测试的卷面成绩。考核内容参照康复治疗技师(士)考纲和岗位标准,以核心知识点为主,体现康复情境,出题形式由原来的直接提出转向任务导出,如给58岁肩周炎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前,应考虑到的肩关节活动方式有哪些?加入融合信息会导致某些题目难度增加,为了不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适时采取以小组为单位的考核组织方式[12],激发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团队意识。
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应坚持以专业需求为导向,紧密结合国内外先进康复理念和技术,充分挖掘康复治疗交叉学科属性的优势,把握发展机遇。也要考虑到融合内容是否偏离教学目标,融合难度以学生目前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是否能承受等问题。这需要笔者在接下来的新生实验环节,不断通过问卷调查和成绩统计分析对融合设计各个环节进行反思和调整,为多学科融合新教学模式找寻合适的途径。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