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王方凯 张振福
泰安技师学院 山东泰安 271000
职业教育兼具教育和就业的双重保障属性,在我国教育体系中,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于职业院校来说,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内涵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抓手。深化“三教”改革,加强职业院校内涵建设,建设特色专业,是增强院校核心竞争力,推动学校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科学合理设置和培植特色专业是职业院校的首要任务。
专业是职业院校“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办学特色的重要标识。专业建设要准确定位,明确目标,努力做到“对接时代发展,对接市场需求,对接新职业岗位”[1],精准对接产业进行设计,体现“新定位、新名称、新内涵、新结构、新体系”,积极融入“校企双元、工学一体、人才共育、利益共享”的建设理念。
坚持“适应需求、持续协调、适度超前、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的原则,通过信息技术数字化升级改造教育教学,用“数字+”“信息技术+”的方式改造传统专业,面向区域或行业的重点产业链、岗位群,围绕工业互联网、数字经济、新基建等新技术领域数字赋能新专业。借助信息技术共享优质资源,更好服务新职业、新岗位、新需求,坚持专业化、规模化培养高技能人才,实现专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依托特色专业做强做大专业群,充分发挥专业群的集聚效应和整合功能。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劳动技能、学习能力,努力培养跨领域、跨专业的技术技能人才,提升专业建设质量,需要建设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高水平的特色产业专业群。
利用大数据完成资源分析,实时获取或定期收集有效的职业数据与专业设置数据,运用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数据进行筛选,以产业结构优化、市场需求、产业信息技术为调研分析,探索“智能+”对新职业、新专业和新技能的需求,提升专业设置的匹配度。确定及预测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提高专业人才供给有效性、针对性,适应更多人才培养需求的未来趋势。
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建设中融合信息智能技术。淘汰和优化升级传统专业,提高专业设置的适应性与前瞻性。对接新经济发展需求,未雨绸缪,适度超前,增设新专业。定期收集与分析劳动力市场职业数据、劳动者从事岗位信息,及时调整优化专业设置,为决策者提供精准的决策参考,提高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精准性,减少专业建设的盲目性,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支撑专业发展的基础是课程,涉及课程结构体系、内容质量。社会发展需要复合型人才,专业建设应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建设中应注重以下几方面。
人才培养突出国家战略需要与定位。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立足产业,准确把握专业发展定位,高质量培养新时代高技能人才。一要注重与一定区域内经济社会事业发展需求相融合,突出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区域性、职业性、技能性。二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担当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培养和塑造学生的自信、品格、意志力,提升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志愿服务能力、团队协作意识、职业道德水平。三要关注学生知识储备状况,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将理论和实践有效融合的能力。四要注重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严谨公正、积极进取、乐于助人的人文素养。五要注重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增强心理抗压能力,提高自我抗挫能力,遇到挫折,冷静分析,找出战胜办法。
院校的教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取决于课程建设质量和效果。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立德树人思想教育与专业课程相融合,探索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铸魂育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传授、技能培养融合统一,提高课程的育人性和技能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成为技能扎实、道德高尚、积极进取、自信乐观的技术技能人才。
院校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目标、课程教学目标”等层次目标,每一层次目标细分为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2],目标之间相互依存,融合发展,努力做到培养的一致性:
2.3.1 专业建设目标要与社会需求相一致
专业建设要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契机,以社会需求为依据,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突出学生就业岗位核心能力的培养。
2.3.2 层次培养目标要与专业规划顶层设计相一致
顶层设计,分层规划,优化培养体系。职业院校顶层,围绕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做好专业顶层架构设计;院校中间层,做好承上启下,对接好专业建设把控;基础层,教研室认真进行专业落实细化。一条主线纵向贯穿对应,顶层设计、中层把控、基层落实,构建面向学生就业工作群、岗位群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2.3.3 学习成果要与培养目标相一致
根据学生就业工作群、岗位群,逆向构建确立与职业岗位群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重构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改革考核评价办法,确保学生学习成果具体可量化。
2.3.4 培养成果与学生个体情况相一致
基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学生成功作为一致化的目标,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对应,充分发挥学生特长,尊重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强调团队协作。
进入新发展阶段,随着产业结构升级、经济结构调整,新兴职业、新兴岗位不断出现,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数量激增、质量提高。专业人才缺口数量大、要求高,面对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很多职业院校急功近利,追求眼前利益,缺乏长远考虑与规划,缺乏深思熟虑与深入调研,盲目进行专业上马与扩张,投入少见效快的专业疯上,一哄而上模仿追随和拷贝其他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出现专业设置同质化,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同质化的现象。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多元化、复合型,专业设计过于狭窄,培养人才底蕴不够宽泛,技能操作局限性大。职业院校要根据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和院校发展实际,倒推设计专业设置,进行专业顶层设计,确立专业发展定位,提前布局专业发展,适当引入专业群建设,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宽泛的技术技能人才。实现专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特色发展,实现专业建设效益最大化。
人才培养目标需要通过具体课程教学来实现,改革的深度不够。专业建设就像自己的孩子,舍不得削枝去叶,在改造传统专业上下不了狠心,课程重构中仍保留较深的传统学科体系下的课程痕迹。对课程体系系统性、教学内容上不敢有大的改变,造成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滞后,不利于新时期人才培养,培养人才水平不高。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基本主体,专业建设的主要载体,是教学理念、教学制度、教学目标的具体推动者和落实者。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首要资源,是支撑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力量。高水平的工学一体化教师队伍是实施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骨干中坚,需要强化和培养。国家要求职业院校“双师型”一体化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超过一半[3]。目前国家没有“双师型”统一认定标准,建议国家制定统一的“双师型”教师评判标准,指导职业院校进行培养和认定。
课程体系是支撑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基础,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载体。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技能为主线,围绕学生学习成果,重构专业岗位课程体系。
4.1.1 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精准对接相关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产业发展能力需求,深入分析工作岗位流程,注重核心能力培养,吸收行业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融合信息技术,形成“智能+”专业课程整合,构建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相配匹的专业课程群,努力实现“课证融通、课岗衔接和课赛互促”的教学体系,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丰富宽泛。
4.1.2 基于工作群、岗位群核心能力
定位确定专业核心课程,构建“智能+”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特色课程,精品课程、微课、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以实际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标准设计课程内容,为学生核心能力培养提供支撑。
4.1.3 利用信息智能技术
依托智慧教育云平台实施,建设数字化校园、5G智慧校园、STEAM空间、创客空间、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等,积极推动IPv6、“5G+智慧教育”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应用,建设STEAM创新校园。融合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课堂、直播课堂、双师课堂和同步教研等应用模式,完善终身学习体系[4]。创新教材形式与内容,开发活页式、工作手册、立体化、新形态的“智能+”专业课程教材,为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新载体。
4.1.4 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设置基础素养通识课程,如劳动素养、美育素养、人文素养、音乐素养等课程,实现学生终身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智能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通过案例引领,项目驱动,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助推理论联系实际,培育学生关键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坚持“产教融合、育训一体、工学一体、知行合一”办学理念[5],面向行业教学,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基本能力、专业能力、职业能力、综合素质、学习质量、技能水平的提升。
人才培养中将课堂教学、企业实践、工学交替、科学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加强实践教学,推行育训融合的“项目教学、情景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模式,培育时代新人。
教师是育人的基础、支撑专业建设的中坚力量。教学团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坚持以师德为魂、能力为本、管理为要。选好用好专业带头人,培养一支能征善战,教学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素质过硬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推动专业发展。
4.4.1 构建评价体系,组建专业的审核评价团队
院校牵头组建由行业、政府、人才需求单位、第三方,吸收学生、家长参加的人才培养评价机构,共同参与专业建设审核评价。定期收集在校学生的学习过程体验、毕业生的岗位工作反馈、学生家长满意度、教师教学建议、人才需求单位评价、社会评估机构的指标数据等信息,对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考核评价等进行全面审核,保证专业建设目标、专业运行的科学性、高效性、持续性以及学生培养成果的一致性。
4.4.2 可采用直接评估和间接评估法作为学习成果评估的方法
直接评估法是指对培养方案中规定课程学习内容的基本考核;间接评估方法主要针对应届毕业生、已经工作的校友以及不同用人单位等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反馈和数据分析,完成有效信息的梳理,持续推进专业建设,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是广大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相对于单个专业建设,专业集群发展有利于整合办学资源、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增强整体竞争力。建设高水平专业(群)是提升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能力的现实要求,也是职业院校面临的重任。院校应将行业调查和工作分析制度常态化,广泛和经常性地接触行业组织以及企业的技术和管理人员,主动获取专业建设的基本信息,建立遵循职业成长逻辑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