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田玲 孙多鹏
摘 要 结合小学数学微课创作实际以及参加微课教学评比的经验,从新課标的要求出发,对微课选题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概括与分析。
关键词 小学数学;微课;选题;课程标准;实物教具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09-0108-03
1 前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微课就是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的一种方式,其特点是以视频讲解或演示的方式,在短时间内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某个知识点。
由于一个微课只有一个主题,因而选题问题非常重要。选题是微课制作的首要环节,合理的选题是一个微课成功的前提。只有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在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和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题,才能使制作的微课能够有效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学有所得;否则就会脱离教学实际,难以充分发挥微课的作用。从微课选题现状来看,虽然大部分教师能把选题放在教学的重点、难点、疑点及易错点等方面,比较符合微课的选题要求,但不足之处是缺乏必要的广度和深度,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影响了微课价值的充分发挥。为此,笔者根据小学数学微课创作实际以及参加上级微课教学评比的经验,认为小学数学微课选题除了要注重以上几点外,还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2 小学数学微课选题“五注意”
注意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的重点、难点等内容 教学的重点、难点、疑点及易错点等内容是教学的关键,微课选题自然要突出这方面的内容。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方面的内容并不是都可以用来制作微课,一些需要学生亲历探究过程的内容就不适合。如在教学“圆的周长”这节课时,有个教师录制了微课《测量周长》让学生自学,因为学生缺乏实践和体会,结果并没有达到理想的预期目标,还不如另一位教师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操作效果好。
由此可见,有些教学的重点、难点等内容并不适合作为选题,只有那些描述性较强、不需要经历探究过程的知识点才适合做成微课,让学生进行前置学习,因而在选择内容时要注意有针对性。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角的概念是“从一个点出发,向不同的方向引出两条射线所形成的图形叫作角,这个点叫作顶点,这两条射线叫作边,每个角都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由于这一定义比较抽象,而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因而就可以将这个知识点做成微课。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图片演示和介绍,让学生自主认识角的组成和特征,这比让学生看书预习的效果要好得多。
又如“公顷、平方千米的认识”一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测量土地时常用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知道1公顷、1平方千米的大小以及它们与平方米之间的关系”;难点是“体会1公顷、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并建立表象”。因为这些内容的定义性较强,不需要探究,而且无法带学生去实地测量,所以可以将这一知识点做成微课,让学生借助熟悉的场景和参照物感受它们的大小。既形象具体,又能弥补无法实地测量的缺陷。
注意选择方法策略类的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外,还要加强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因此,微课的选题要注意这方面的内容。如在教学“行程”问题的应用题时,可将其中出现的数量关系以及相遇、追及、同向、逆向等概念,以画线段图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借助“形”的直观理解抽象的数学语言。这样既能使学生深刻理解,又能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这方面的内容很多,一些几何图形的面积公式推导等内容都非常适合于微课教学。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可将其公式推导设计一个微课,通过动画演示,把圆柱体转化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圆柱体与长方体的体积相等、底面积相等、高相等,从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为V=Sh,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注意选择拓展性内容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应贯穿整个数学课程之中。”拓展性内容不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而且是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等方面都得到培养和发展。但在教学中,由于“你知道吗”“生活中的数学”“数学游戏”等都是属于让学生自己了解的内容,大部分不会在课堂上出现,因此往往难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其作用无法得到发挥。微课的选题要注意选择这方面的内容。如“公顷、平方千米”这一单元后面的“你知道吗”就介绍了另一个面积单位“亩”,教学时由于受时间的限制,往往被忽略过去,使学生无法对这个知识点深入了解。如果将相关内容做成微课让学生回家观看,就可以使学生全面认识、深刻理解。
又如“圆周长计算”一课,关于“圆周率”方面的知识,教材中只是作了简要的介绍,不够详细。为此,可将这部分内容进行拓展,开发微课《圆周率的历史》,让学生了解其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这方面,有个教师就做得很好。该教师制作的微课从中国古算书《周髀算经》中的记载“径一而周三”说起,然后依次介绍了西汉末年刘歆制造的“律嘉量斛”、东汉张衡的球体积计算、魏晋时期刘徽的“割圆术”,直到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利用“割圆术”将圆分割到24 567边形,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即在3.141 592 6和3.141 592 7之间,领先世界1000多年。这个微课既让学生了解了我国古代数学的成就,又让学生了解了古人的探索精神,达到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培养顽强拼搏精神的目的。
小学数学中拓展性的内容很多,一些数学名题、数学家故事、生活常識等都是非常好的素材,将这部分内容开发设计成微课,可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注意选择实物教具难以呈现的内容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在这方面,实物教具具有独特的优势,因而对一些操作性较强的内容,教学中往往借助实物教具来解决。但有些内容的呈现,运用实物教具并不能圆满完成,而多媒体技术具有更大的优势,所以微课的选题要注意选择有利于发挥多媒体优势的内容。
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关于“角的大小比较”这一知识点,如果采用活动角等实物教具,虽然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操作,直观感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只与张口的大小有关”,但在教学实际中很难做到。这是因为活动角在操作演示的过程中容易使角的位置、方向和大小发生变动,不易让学生准确观察,导致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出现困难,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如果将这一知识点制作成微课,通过视频直观演示两个角的移动与重合,同时配以教师的讲解,就容易使学生在具体形象、动静结合的情境中明确决定角大小的因素,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提高教学效率。
又如“画角”这一知识点,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一般由教师使用粉笔和直尺在黑板上现场向学生演示,但这种方式不容易让靠边和靠后位置的学生全面看清这些过程,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为此,可充分发挥微课能突破时空的优势,把这个知识点作为选题,设计制作微课《角的画法》,通过视频向学生展示画角的完整过程。这样既能保证每个学生都看清作图的全过程,加深学生的印象,又能让学生边观看视频边按照每一个步骤跟着做,加深学生对技能的掌握。
注意把作业格式及书写内容作为选题 严谨性是数学的基本特点,这种严谨性不仅体现在内容上,而且体现在数学格式及书写要求的规范上。如计算式题,一步计算题要求采用连等式,两步以上的计算要求采用递等式,而且要求式题前要空一字符,递等号与递等号之间要上下对齐等;对于应用题,不但要求抄题目,而且要求列式计算的得数应注明单位名称,把“答”字写在横线格内,点上冒号,末尾点上句号等。对于小学生而言,如果仅仅在课堂上强调这些要求,往往难以全记下来。如果把这方面的内容作为微课选题,在微课中讲给学生听,并配上正确的作业图片示例让学生观看、模仿和对照,效果会好很多。因此,要根据新课标关于“通过学生的作业书写,教师的作业批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严格认真的处事态度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的要求,注意把规范性的作业格式及书写等内容作为微课选题。
3 结语
以上是笔者在小学数学微课选题实践中发现的几个问题,相信只要在日常教学中认真研究和总结,就能逐步掌握微课的选题技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7.
[2]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3-14.
[3]詹春青,胡铁生.中小学微课制作与应用的现状分析与建议:基于两次问卷调查结果的对比[J].教育信息技术,2014(5):35-39.
[4]史康侠.探析如何应用微课资源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J].中国校外教育:美术,2019(3):121,131.
[5]吴军林.论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2):65.
[6]马光辉.以微课为基础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16):80,88.
[7]武小桐,陈飞,吴建伟.微课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61-65.
[8]王玉龙,陈奕如.我国中小学微课开发与应用现状的内容分析研究:以中国微课网的微课资源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2015(4):56-62.
[9]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65-73.
[10]钱科虹.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人教版《打电话》教学为例[J].青年教师,2016(1):4-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