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程这种新型教学形式在教学中被进一步应用。但经调查发现,在幼师高专计算机教学中仍以讲授式教学为主。基于此,为了促进幼师高专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提高,经过对计算机教学现状的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设计并开发“IF函数”和“排序”两个微课程,然后通过实验法将微课程在实验班进行应用,发现微课程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 微课程;计算机教学;幼师高专;ADDIE模型;翻转课堂;自主学习;QQ群
中图分类号:G65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05-0072-04
1 前言
在智慧教育和因材施教理念的引領下,符合微学习要求的微课程正在教育研究领域蓬勃兴起,也被诸多教育学者广泛接受[1],并有一些教育学者把微课程作为信息技术的一种手段应用到翻转课堂中。但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微课程完成自主学习,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合作、讨论、探究、思考,完成知识的内化,成为新的研究焦点[2]。对此,笔者试图将微课程与翻转课堂相结合,应用到幼师高专计算机教学中。
2 幼师高专计算机教学现状及前期分析[3]
为了使本研究有据可依,笔者进行研究之前,采用问卷调查法[3]和访谈法对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2017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和计算机教师进行调查,将调查结果作为设计研究的前期分析,从而为本研究的可行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 幼师高专计算机微课程的设计及开发[3]
笔者根据突出幼师特色、选题合理、定位准确和适合自主学习四个微课程设计原则,基于ADDIE模型的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安排教学顺序、设计辅助资源和确定微课程制作工具五个设计阶段,进行微课程教学设计,并从开发工具的选择、教学素材的整合、脚本的策划、微课程的制作和形成作品五大模块录制开发微课程。
4 微课程在幼师高专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4]
为了进一步验证微课程与翻转课堂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幼师高专计算机教学中的实用性,解决目前幼师高专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根据学校实际教学进度,采用实验法,运用“同课异构”的方式[5],将微课程应用于一线教学实践。
实验目的[6-7] 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微课程与翻转课堂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否适用于幼师高专的计算机教学,能否解决目前幼师高专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
实验对象[6-7] 本实验将2017级学前教育专业12班作为实验班,按照微课程与翻转课堂结合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将2017级学前教育专业11班作为对照班,采用讲授式教学方式授课。这两个班的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没有差异。
实验条件[6-7] 笔者是具有多年计算机教学经验的讲师,本研究是笔者亲自设计并开发的微课程资源,并在实验班展开教学实验,具有可执行性。笔者会利用班级QQ群,根据学校实际的教学条件和教学安排来进行微课程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实验。
实验变量[6-7]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微课程,因变量是微课程在幼师高专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幼师高专是常量。随着自变量微课程的应用,因变量应用效果会随之产生变化。由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计算机掌握程度没有差异,实验操作严格规范,因此可以排除干扰变量的存在。
实验方法[6-7] 笔者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从2018年6月1日开始,到6月12日结束,使用微课程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作为实验班的2017级学前教育专业12班的计算机课进行微课程教学实验;而对作为对照班的2017级学前教育专业11班采用讲授式教学。
实验过程[6-7] 笔者根据计算机教学进度,录制好关于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0软件“IF函数”和“排序”的两个微课程,分别在2018年6月1日和6月12日对作为实验班的2017级学前教育专业12班进行微课程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应用,并与使用讲授式教学的作为对照班的2017级学前教育专业11班进行对比,具体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由图1可见,整个教学过程是在教师调控下,利用微课程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按照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积极讨论,教师及时反馈、总结评价完成的。
1)课堂前。笔者课前对学生学习需求、学习者特征及计算机教学现状和对微课程的认识进行了前期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设计了微脚本,并制作了微视频、微练习、课件和学习任务单等微课程资源,之后将设计好的学习任务单(如表1所示)和微练习(如图2所示)连同微视频一起提前上传到班级QQ群;再通知学生登录QQ,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选取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观看微视频,并根据学习任务单的要求,分析问题,认真完成知识点、技能点的自主学习任务。同时,学生可以将微课程资源进行下载,以便反复学习。学生在线上还可以和同学、教师进行互动,完成微练习。教师要跟踪学生线上交流学习情况,及时做好总结,如图3所示。
2)课堂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课堂中通过合作探究、分组讨论的方式进一步强化学习效果,及时将互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反馈给教师;教师不断启发学生,并请学生代表演示操作方法,之后进行总结,深化学习效果。最后,教师通过微测试(如图4所示)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并通过小组互评和自我评价及教师评价给予学生言语鼓励,同时对表现好的小组及成员颁发奖状和小礼品,如图5所示。
3)课后延伸。课后学生要将IF函数和排序这两个知识点进行延伸,能完成不同函数间的多层嵌套和实现更复杂的排序,并能将微课程与翻转课堂结合的教学理念深化于心,今后能将合作探究和分组讨论的学习方式贯穿于学习中。
参考文献
[1]张艳艳.微项目学习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2]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3-14.
[3]王美林.幼师高专计算机微课程设计的研究[J].中小学电教,2017(4):74-77.
[4]何颖.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5.
[5]庞娜.互联网+教育视域下“微课圈”在中职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5.
[6]王志燕.微课程在高职信息技术公共课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山西:山西师范大学,2015.
[7]宁可为,顾小清,王炜.翻转课堂教学应用效果的元分析:基于70篇采用随机实验或准实验的相关研究文献[J].现代教育技术,2018(3):39-45.
[8]车启凤,方媛.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及案例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2):42-4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