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课堂研讨会:专业课延伸式互动教学法探索

时间:2024-05-07

权高峰 尹冬弟 张英波 曾迎 赵君文

摘 要 通过前期长达五年的材料科学基础专业课教学实践探索,设计一种延伸式互动教学方法,通过引导选题、自由结组、小组讨论(评分)、各组代表大班讨论(评分)、课后问卷调查和持续改进等环节,基于课堂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在内容自主拓展、科研/课程团队搭建、演讲/路演表达、对他人进行定量/定性评价等方面自主发挥,将课程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自主发挥的话题,使得专业课入门学习更加有效。

关键词 延伸式互动教学;课堂研讨会;材料科学基础;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08-0079-03

Study Classroom Seminar: Exploration of Extended Interactive Teaching Method of Specialized Courses//QUAN Gaofeng, YIN Dongdi, ZHANG Yingbo, ZENG Ying, ZHAO Junwen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previous five years of professional course

Materials Science Foundation teaching practice, designed an exten-

sion of interactive teaching method guided by topic, free group, group

discussion, discussion group representative class, questionnaire sur-

veys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nd other aspects, as the class-room learning, the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develop independent research, in the content/curriculum team building, speech/road show expression, to evaluate each other to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of his/their play, teaching content into students play their own topic, makes the course learning more effective.

Key words extended interactive teaching; class seminar; fundamen-tals of material science; flipped classroom

1 前言

近年来,专业课的教学法研究越来越活跃,许多专业教师开发出行之有效的提升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方案[1-3],比如翻转课堂式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PBL法)、情景模拟教学法等。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现代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普遍应用,使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变得可行和现实。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去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再单纯地依赖授课教师去教授知识。而课堂和教师的角色则发生变化,教师更多的责任是去理解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然而课后学习如果仍旧仅限于课堂以内的“知识”,那么如何保持学生的学习驱动力长久不衰?

在当前强调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专业课程已经被大幅度压缩,进行课内教学法的革新,如何使学生主动地、自主地、系统性地掌握专业基础,是基础课面临的重要挑战。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而言,材料科学基础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如果没有得到应有的收获,后续将遭遇极大的困难,极个别学生最后始终不能真正进入正常的专业学习,并从此对专业失去信心。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确实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到毕业论文(设计)时,都仅仅掌握了明显夹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一知半解的技能。

本项目通过引入课堂研讨会的新教学模式,希望既能使学生消化教学内容,又能够在演讲/路演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并训练团队精神,显著提高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主动性,并学习组织专业表达、理解和把握同学的专业表达,以及对专业分析模式与表达进行评价的方法,从而实现更有效的專业基础学习和专业素养、专业辨别能力的培养。

2 课堂研讨会的设计

课堂研讨会,顾名思义,就是在课堂(课内)进行的研讨活动。而研讨会,则是比课堂讨论更高一个层次的课堂讨论。

研讨会时机选择 通常在本学期核心课程完成、距期末还有两周左右时进行。这样选择的主要目的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本学期学习内容、经过了主要的课程专业实验训练,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和经过了基本的技能训练之后,即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判断能力和查找、阅读、理解课外专业文献的能力。

研讨会题目选择 通常可以按照分组数目,向学生推荐略大于分组数的题目,供学生按组选择;当然也鼓励学生在课程教学要求范围内自选题目,或者自己加副标题。对于自选题范围超出教学范围的情况,可以酌情予以允许,但是主题应扣住教学要求。

研讨会分组 按照每组3~5个学生(亦可根据大班学生人数调整)自由结组,并推选一名组长,负责组织本组的研讨活动。不允许学生单个或两人结组。分组出于三个目的:一是鼓励学生自由组队,训练和培养团队分工、合作意识;二是压缩课内用时,便于控制评价过程;三是锻炼路演能力,因为大班研讨会相当于路演决赛,有限的几个组的代表上台演讲,便于营造一种正规的路演气氛,引起学生发自内心的重视和尊重,提升课堂研讨会的效率。

研讨会进程设计 研讨会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选题和学生各自准备素材、整理编制PPT文档。这一阶段在课外进行,课内不另行安排时间(除选题协调外)。

第二阶段:分组演讲、组内评分。本阶段可以让出两个课时,让各个小组自行在一周内进行研讨,并完成:

1)组内评分,一人演讲,组内其他成员打分;

2)推选出本组代表,代表本组参加大班研讨会发言(路演);

3)推选出本组参加大班研讨会的评委。

之后以发言代表为主、全体组员协助,准备参加路演的PPT文件。

第三阶段:大班研讨会(路演)。由各组选出的路演选手在确定时间内,在讲台上以PPT投影大屏幕形式进行路演,由各组评委和任课教师组成的评审团进行现场评分。

评分 按照个人得分=(个人小组得分)×(本组大班得分)×(课堂研讨会在本门课中的百分数)÷100,如研讨课占本门课总分为20%时,上式最后一个括号项为0.2。这样评价的理由是:个人前期努力,要“乘”以团队的成绩才是总成绩,体现团队精神。

课后问卷调查,改进方案 问卷设计每届稍有不同,基本原则是:

1)了解学生对研讨课的整体评价;

2)征求学生对研讨课的组织、设计和执行模式的改进意见;

3)倾听不同声音,从课程占时、占分数比例、参与的强制性等方面探索持续改进,追求更佳效果的着力点。

持续改进,为下一次课堂研讨会做准备 采用这种分层式(即两次演讲)的方式,主要是为了给每个学生提供单独表现的机会,以利于调动积极性,督促对这门课学习主动性较差的学生产生“代入感”,并处于团队中,在精神意识层面互相对比、竞争以产生更大的进步。

3 课堂研讨会的评价方法和教学效果评估

关于研讨会学生成绩的评价方法,每届都会遇到新的问题,是一个不断改进的内容。

首先是评分标准的设定。按照项目路演的一般范式,项目立题、主题设定(问题的提出)、关键技术方案、创意创新程度、结论或预期目标等均要求逐层展开,同时表现/展示方法(即制作PPT的技巧)、演讲者的表现/表演等均需要细分,不然很难确保评分有价值。

其次,既然是研讨会,演讲之后的提问和点评也是很重要的环节,而恰好是这个环节的评分非常不易。提问要加分,精彩点评要加分,评分标准很难细化到提问或点评的“质”的层面,只能依靠现场感觉。

最后是演讲者的回答,大部分回答很难用“对”或“错”来评价,也是“精彩”程度的判断。为了易于现场做出即时的评判,往往事先给学生准备一个评分标准,由小组会上每个学生和大班会上推选的评委自己把握。过去五届学生的教学实践证明这个办法行之有效。

关于教学效果的评估,一般首先是从期末考试成绩的总体分布来观察,由于缺乏绝对的可资对比的有效数据,加之考试题目往往难以反映研讨会的内容,因此,总体感觉上是提升的态势。如高分(80分以上)的人数确实增加了,参见图1。然而这种模式只是局限于课内的教学法改进,其实更应注重的是学生基于专业课知识点、能力点的深度,增加学习和掌握的灵活性、应用性。研讨会的发言往往就一点进行展开和深化,其能够反映在试卷中的主要是成绩分布。

教学效果評估相对更加宏观,主要针对的是专业能力的提升,试卷难以反映,以后将仍通过问卷调查模式获得进一步的信息。

对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图2)进行分析,学生评价分数呈现两极分化态势,总平均分数74分,离差11.8分。单项评价中,教学形式得分最高,为78分;评分形式争议最大,为70分。这也体现了该项目仍旧需要着力改善的方面。

长远看,本项目可能会发挥超过上述总结的整体结果。

1)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类知识的方式方法可能持续改善,帮助建立受用终身的学习方法;

2)专业能力的提升从一开始接触专业学习时就逐渐养成,对随后课程的学习和消化,最终转化并搭建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将有正面效应。

4 结语

本方法在形式上与翻转课堂有些形似的地方,但存在根本性差异:

1)学生自由结组参加课程活动,并推选一个演讲者、一个评委,具有明显的团队精神训练导向;

2)学生互相评价,刺激公正、公平、客观评价他人的专业表现,并反观、对比自己的专业表现,从专业/学术角度倡导公平原则;

3)路演的形式符合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前进潮流,而且针对的是学生专业表达能力的提升,不采用考试方式,学生对专业论题、论据、论点的把握更加自觉、精准、深刻,有利坚实专业基础的养成。

参考文献

[1]郭福珍.情境教学法在高校税法课堂中的运用研究[J].高教学刊,2017(2):118-119.

[2]张靖.项目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7(1):117-118.

[3]付云超,王明海,亢利平,等.PBL教学法在高职成果导向教学中的应用[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7(1):15-16.

[4]杨佩群,王晓丽.“角色扮演”参与式教学法调查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7(3):73-75.

[5]叶海山.项目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7(1):207-20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