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借助微课优化初中语文教学

时间:2024-05-07

宗娜

摘 要 微课是信息化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对于提升教学质量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从借助微课,活化教学内容、构建情境模式、促进知识理解以及突破教学重难点等方面,对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 初中语文;微课;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11-0102-02

1 前言

微课是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集声音、文字、图片、动画、视频于一体,让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供帮助[1]。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微课的优势作用,营造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拓展课文内涵,促进学生理解知识,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水平。

2 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制作应用要从初中语文教学实际出发,深入研究教材内容,精心制作、适时应用,让其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利用微课教学,活化教材内容 语文课本是纸质材料,需要学生仔细阅读上面的文字,领悟其内容,才能将其转化为内在知识,同時感受字里行间所要表达的深刻情感[2]。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为帮助学生解决课文中的生字,扫清学生的阅读障碍,一般教学形式是让学生朗读;但是他们朗读两三遍以后,就产生疲劳感,注意力也开始下降,此时可以引入微课视频。如课文中的一个重点语句,如果是一个重点词语,教师可以在用微课讲解之后,引入这个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通过有针对性地分析某一知识点,来深化课文知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微课的时间以5~10分钟为宜,短小精悍的视频往往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知识以直观形象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消除学生的疲劳情绪。如在教学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学生对于百草园这一部分的描写非常感兴趣,教师可以据此引入“百草园动植物”的微课视频,给学生介绍百草园中的各种动植物,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不断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与作者的共鸣,让学生在读课文时产生亲切自然的感觉。

采用微课教学,构建情景剧模式 情景剧教学模式和谐愉悦,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情景剧教学难度系数较大,要想圆满完成,必须依靠学生的团队合作[3]。因此,教师应以编剧和导演的身份出现在其中,指导学生在情景剧中扮演合适的角色。为了更好地开展情景剧教学,应结合微课,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学习内容,并快速掌握所学知识,促使学生在表演过程中融入自身的个性化理解,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实践证明,将情景剧教学和微课教学结合起来,不但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而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如在教学《最后一课》时,很多学生阅读之后不知所云,此时教师应利用微课视频,先展示课文的时代背景,再揭示课文线索,引导学生根据主人公心理变化和行为变化,来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心思想。又如在教学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时,教师应先呈现微课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寓意,把握人物性格与情感,再指导学生设计符合文章内容的情景剧。学生只有充分了解了作品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才能对台词、情节、人物内心活动等要素设计得更加到位,表演起来也会更加活灵活现,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语文知识。

运用微课教学,促进知识理解 在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大都精选文质兼美的经典文章,不但内容精彩、情感丰沛,而且符合初中生的成长规律与认知水平。但是有些文章描写场景和情感远离学生实际生活,学生无法深刻理解文章寓意,也无法把握文章所承载的深刻内涵,所以为课堂教学带来一定难度。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实施教学,利用微课精悍短小、言简意赅的优势特点,引入生动形象的图片、动画、视频等要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涵。

如在教学《黄河颂》时,由于很多学生没有亲自到黄河边上感受过黄河的波澜壮阔,因此对课文中描写的场景无法充分理解。为此,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视频,将黄河一泻千里的景观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视觉和听觉上冲击学生感官,用直观方式给予学生震撼,让学生对黄河产生强烈的感官体验,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加深学生对黄河的整体印象。

借助微课教学,拓展文本内涵 现行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章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内涵,语文教师不但要传道授业解惑,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应用、写作等综合能力,实现对文本内涵的拓展。在新课标教学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应更加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为此,可以借助微课视频,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呈现文中描述的场景,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通过视频与文字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利用微课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针对文章重点和难点,教师可以事先录制视频并上传至班级网站中,便于学生随时下载观看,每看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收获,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如在教学《口技》这一课时,其重点和难点就在于侧面烘托人物的手法,很多学生对此难以理解。为此,教师要针对这一难点录制微课视频,将“宾客”反应以动态方式展现出来,帮助学生领悟“口技人”表演的逼真效果,同时也可以通过对宾客反应的描写,来理解侧面烘托这一写作手法。

师生互动是活跃课堂氛围的有效方法,通过课堂互动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激活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而借助微课视频,可以从文章中提炼重点与难点,找到学生情感与课文主线之间的结合点,同时设置巧妙问题,促进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在对比分析中解决问题。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要引导学生自主领悟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父爱之情,这是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师可以借助微课突破难点,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中语句,并开展具体分析探究活动,找出文中对父亲背影的四次描写,找出其中的共同特点,引导学生发现通过四次描写,将父亲的形象刻画得鲜活生动:第一次描写一笔带过,为接下来的深入描写奠定情感基础;第二次的描写较为深入,刻画了父亲虽饱经沧桑,但对儿子无比挚爱的形象;第三次描写体现了父子依依惜别的深情;第四次描写表达了儿子对父亲的思念之情。这四次描写逐层递进,将父子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让伟大的父爱跃然于纸上。

通过导入微课,能促使学生对四次背影描写领悟得更加深刻,不但可以巧妙化解学习难点,而且紧抓脉络深层分析,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

应用微课教学,训练学生思维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微课可以丰富阅读教学手段,让阅读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更好地走进文本世界,加强与文本的沟通交流,激发与作者之间的共鸣。

微课形式多种多样,讲授类的微课,可以对阅读方法进行归纳总结;问答类的微课,可以引导学生品鉴赏析文中的重点语句;表演类的微课,可以利用不同形式的朗读方法,突出角色语气,展示角色内心世界;练习类的微课,可以呈现相关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在阅读教学中应用微课,要结合学生的认知需求和阅读能力打造相应的微课类型,争取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领悟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如在阅读《变色龙》时,教师可以在微课中引入动漫表情,将奥楚蔑洛夫的五次变脸展示得淋漓盡致,让学生在捧腹之余深刻理解文章主题。

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教师应精心选择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源,组织学生进行同类文章的拓展阅读和比较阅读。例如:在教学完《愚公移山》之后,可以利用微课视频展示《铁杵磨针》;教学完《曹刿论战》之后,借助微课视频呈现《庸庵笔记》;学习完《送东阳马生序》之后,组织学生拓展阅读《程门立雪》。通过对课外资源的拓展阅读,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剖析比较,不但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够实现学习能力的迁移,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当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微课内容进行探究讨论,对其中所呈现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整合,并及时给出一份课后检测试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也可以让学生继续观看微课视频,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在线提问,及时与教师和同学沟通交流,便于教师掌握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语文微课视频可以长期保存,学生能够随时观看,不但丰富了学习资源,而且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锻炼了他们的思维。

3 结语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微课视频,能够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让他们更为灵活地应用语文知识,有助于全面提升语文素养。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合理设计微课,进一步优化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王建国.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广西教育,2015(45):24-25.

[2]魏辉.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山海经,

2015(23):102.

[3]刘惠泳.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校园,

2015(11):9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