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微课与任务驱动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时间:2024-05-07

王庆华

摘 要 简要分析在小学数学中运用微课资源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优势,提出运用微课资源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及数学综合素养的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 小学数学;微课;任务驱动教学法;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11-0106-02

1 前言

数学学科具有逻辑性严密与抽象性强的特点,而小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阶段,更适合于直观性教学。直观教学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变形象,使枯燥的知识变有趣,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数学探究动力。任务驱动法是以任务呈现、完成任务的方式来提高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模式,可以使教學目标更加明确,具有可操作性,促进学生以完成任务的形式进行知识的建构。而微课是信息环境下产生的教学辅助手段,是一种集声音、文字、图画、录像等于一体的教学媒体,微课的引入为小学数学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微课具有使数学知识形象化呈现的优势,可以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激活学生思维,提升数学综合素养。如何将微课与任务驱动法有机地融入数学课堂,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是摆在小学数学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2 小学数学教学运用微课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势

明确学习目标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讲解灌输是主导教学方式,学生只是被动听讲、机械训练,目标意识模糊,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很难得到激发。而采取任务驱动与微课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对学习任务特别明确,通过完成教学任务,就可以有效掌握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任务驱动与微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使知识的呈现更加生动形象,适合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认知特点。任务驱动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产生探究动力,微课的展示又能使任务更加具体形象,提高参与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强化直观教学 小学生还处在形象思维阶段,而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只有直观地呈现知识,才能加深学生的认识,强化学生的理解。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目标达成及任务完成过程的可操作性,学生面对具体的学习任务,可以更直观地确定解决问题的步骤,了解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困难。而微课可以形象地呈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客观地呈现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增强学习效果。

培养学生数学探究能力 由于任务驱动教学与微课媒体教学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了具体形象的教学情境,学生置身于生动的教学环境中,能够激活思维,产生对知识学习的欲望,从而产生问题意识,在问题的驱动下潜心探究,培养探究学习能力。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可以在任务驱动模式下,运用微课资源加以解决,而微课教学内容常常是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易混点,也是学生数学学习中要突破与完成的学习任务。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完成任务的过程也是不断探究与积累的过程,可以促进独立思考能力与探究能力的形成。

促进学生合作与竞争能力的形成 竞争与合作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与合作能力是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要求。在任务驱动教学与微课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通过协商、交流、合作来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与学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可以展开竞争,如看哪个小组能够更快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哪个小组能够用更好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等,而小组内的学生只有进行有效合作,才能使小组取胜,完成任务的过程充满合作与竞争。而在合作与竞争中,微课成为学生获取知识、解决学习困难的重要手段。任务驱动教学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有助于学生合作与竞争能力的形成。

有利于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思维活动的重要内容,是数学意义建构的基础。在小学阶段让学生初步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来分析与解决数学问题,有助于学生把握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理解知识点的内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是一种较为开放的学习过程,而微课可以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方式与途径,学生在学习与训练中可以逐渐形成数学思想方法。如在小学数学中经常用到的用画线段图的方式来分析与解决问题,这就是数形结合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可以利用微课视频形象展示出来,强化学生的认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微课与任务驱动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利用微课呈现学习任务,激发学生探究动力 新课标倡导生本学习理念,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动参与者。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及具体教学内容,创新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从而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发展。实践证明,在小学数学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引入微课资源,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作用。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学习任务,并利用微课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与整合,提供适合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与微课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学习效果[1]。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高”时,如果按传统教学法,教师只是采取讲解与演示的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而学生由于缺乏自主学习与探究的机会,学习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微课的优势,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观看微课,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并且根据微课的讲解画出三角形的高,较好地掌握了本节课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但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仅仅局限于锐角三角形三条高、直角三角形的一条高和钝角三角形的一条高的画法,而对于直角三角形与钝角三角形的其他两条高还不会画。因此,教师将画直角三角形与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的画法作为学习任务,并在小组间展开竞争,看哪个小组能够总结归纳三角形三条高的画法。可见,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融入微课资源,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有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

利用微课创设任务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微课是集音频与视频于一体的教学辅助手段,在任务驱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微课来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学生释疑解疑,为学生提供解题思路与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与针对性[2]。如在教学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时,教师通过课前制作的微课让学生观看学习,在微课中通过相应的道具盒子,向学生分别展示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平面,讲述这两个几何体的特点与规律。在微课中示范长方体与正方体各边的测量过程,并得到数据。通过微课设置学习任务,让学生观察总结归纳相关规律。学生通过观看微课,对两个几何体的规律进行总结:正方体的各个边的长度相等,总共12条棱,而长方体是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是相等的;两个几何体各自都有8个顶点,将相对的两个面叠放在一起,是重合的,面积是相等的,而正方体的各个面都相等……这样,通过微课展示学习任务,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学生很容易根据微课的直观呈现总结数学规律,有效达成学习目标。

利用微课呈现任务操作,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小学生活泼好动,非常喜欢画画,对图形非常敏感,让他们手握画笔,他们就会发挥想象力丰富的优势,一幅充满童真童趣的图画就会从他们的手中创作出来。小学生的形象思维是他们学习中的优势,为他们带来无限的创造力。教师在制作微课的时候,要结合学生的这些特点,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与创新能力。如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展示用纸折叠一个长方体的过程,其底面为正方形,高是5 cm。此时,将长方体的侧面展开,也正好是一个长方形,可以让学生计算长方体的侧面积,看谁的计算结果正确。

教师让学生边看微课边进行相应操作,最后让一名学生到讲台上来,用尺子测量正方形的边长,然后对展开的正方形的面积进行计算。这样,学生就会感觉到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不是单一的,而是可以有多种解决的渠道,有些数据可以用直尺测量的方法获得,用数学的方式来计算,可以有效训练学生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微课展示的操作过程与学生的操作实践相结合,微课资源与学习任务相结合,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形成。

利用微课助力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微课是在网络环境下产生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网络及微课的出现也为小学数学改革提供了优势平台。传统小学数学教学采用的是“教师先教,学生后学”的教学模式,并且学习的场所通常只限于课堂。微课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先学,教师后教”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被广大数学教师所认可,并得到广泛应用。教室只是学生学习的实体课堂,而网络则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虚拟课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虚拟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也同样可以适用于网络虚拟课堂,如可以在学生的课外预习与复习环节使用微课,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如在教学“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时,教师根据学习专题制作微课,并将微课上传至学校教学网站或者学生的个人网络空间,学生可以在课外点击预习,观看完微课后再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在课堂上正式学习本节内容时,教师让学生把在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出来,作为新的学习任务,通过小组间的讨论与交流加以解决。这样课堂与课外都是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与自主学习能力。

4 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微课资源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自主探究能力。教师要结合学生特点及数学教学实际,将微课资源与任务驱动教学法有机结合起来,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学生思维与激发学习动机,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数学综合素养,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勇于探究,形成合作意识与竞争精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薇.小学数学教学对于微课的应用分析[J].赤子,

2015(14).

[2]张艳.微课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

2014(31):198.

[3]陳华.浅析小学数学的任务驱动教学法[J].学园:教育科研,2012(22):16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