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高校计算机实践社团搭建研究

时间:2024-05-07

韩丽

摘 要 培养创新创业型计算机人才,需要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以计算机专业为例,探索实施大学生实践社团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中,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把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作为改革的方向,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社团模式;计算机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1-0140-03

1 引言

李克强总书记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潮流,高校教育也正在此潮流的带动下迅速发展。面对全体高校学生,“创新创业”已经变成一个人才培养的长期目标,也必将影响人才培养的模式,要求去培养敢于创新,勇于解决问题,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能够适应这个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1]。

但是,现阶段创新创业教育的配套资源并不充足,学生创业也缺乏必要的政策扶持,相应的体系也不完善,教育模式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缺乏相应的力度。如何将创新创业与高校现有的课堂教学、校内实践等课程资源和校内各种社团资源结合在一起,寻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创新创业培养模式,成为高校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2]。

对于计算机专业而言,通过大量的实践实验,发现计算机实践社团的建立和发展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建立高校计算机实践社团,整合现有的学生团队,直接以实际项目为驱动,推动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同时,适应市场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练就了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具有团队协作能力的人才,缩短了人才培养周期[3]。因此,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高校计算机实践社团的建立与发展,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2 建立高校计算机实践社团的必要性

团队的核心是协同合作,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归一,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团队精神并不要求团队成员牺牲自我[4],

反而挥洒个性、表现特长保证了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目标,明确的协作意愿和协作方式产生真正的内心动力。团队精神是组织文化的一部分,良好的管理可以通过合适的组织形态将每个人安排至合适的岗位,充分发挥集体的潜力。倘若没有正确的管理文化,没有良好的从业心态和奉献精神,就不会有团队精神。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融入团队[5],与团队一起奋斗,才能把个人价值发挥到最大化。团队需要的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需要分工协作、优势互补,需要团结友爱、关怀帮助[6]。个人仅凭自己的孤军奋战是不可能创造森林的。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各种知识技术都在日新月异地发展,计算机学科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计算机的创新能力越来越多地成为专业内涵发展的重要标志,现在有许多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毕业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缺乏创新能力。因此,改变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成为社会的迫切需要。

社会对学生的需求是多方面的,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满足不了社会要求,必须在大学阶段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以便能够适应社会需求。高校计算机实践社团是由对计算机学科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兴趣的学生自愿组成的,是为了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而集合起来的一个团体,自主开展活的组织,是高校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组织,是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国内当前高校社团形成由各部门协同工作的格局。但是该格局使得国内大多数高校社团具有严重的依赖性,如在资金上、在专业技术上、在政策上等,所以并不能形成一个独立的部门,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创新创业平台。为了方便管理,大多由行政教师承担社团的指导工作,学生在技术方面出现问题得不到专业导师及时的指导,有些专业教师在项目上需要学生团队支持时又找不到合适的学生。所以根据现有条件,需要做些资源的整合以达到最优化管理[7],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条件,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基于团队模式以实践为中心构建实践团队,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潜力。团队合作模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提前融入社会,激发他们的潜能。团队精神带动认识能力的良好发展,激发团队的工作动力。

3 学校现状

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得到快速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善一直是从事计算机教育者的目标,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善于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现阶段郑州轻工业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的人才培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学科竞赛到人才培养 美国计算机协会(ACM)主办的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ICPC)(“图灵奖”也是ACM协会设立的),自1977年开始至今已经连续举办39届,其宗旨是提供一个让大学生向IT界展示自己能力的绝好机会,强化学生专业技能评比意识。学校积极鼓励刚入学的大学生加入ACM团队,并组织多名优秀学生参加各类国家级学科竞赛10余项,获奖学生200余人次。近几年,学生在“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国家级大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从项目开发到人才培养 为了加强学生的编程能力,学院于2009年12月成立应急软件研发工作室,鼓励大二学生加入进来参与项目,目前实验室拥有教授、副教授、博士12名,研究生20名。软件研发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先后研发“河南省政府应急平台综合应用系统”“工业炸药RFID识踪智能综合管控应急信息平台”“河南省后备干部管理系统”“快餐连锁企业ERP系统”“人防透地應急通信平台”“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管理信息平台”“院系教学科研工作量核算与综合查询系统”“铁路安全生产指挥调度系统”“河南省实名制网络综合信息平台”等12种应用系统。

自2010年6月以来,先后从软件研发工作室毕业学生32余人,28人分别进入北京、上海、深圳、杭州、郑州的软件研发公司,从事软件的开发、数据库管理、网络维护、系统测试、技术支持等工作,4人考取包括中科院在内的研究生进一步深造;荣获2013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河南省级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荣获第六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三等奖1项。现在实验室分为Java小组、C#小组、C++小组、UI小组、GIS小组、3D游戏开发小组等技术小组。

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 响应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号召,学院成立大学生科技创业中心,并专门划出创新创业基地,安排指导教师进行管理和指导,定期安排各个学院创新创业团队及教师进行交流和探讨,并安排有兴趣的大学生加入进来,整合资源,带动并构建学院创新创业的氛围。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并在创业的过程中予以指导和帮助。该中心的学生都参加了实际的项目,在此过程中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技能。

由于这几个项目组的分散管理,已出现很多学生难抉择的状况,并且依据现有条件,每个学生对于认知整个计算机体系结构都有一定的狭隘性,因此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建立大学生实践社团。

4 措施

根据大学生社团活动的职能和目标,研究设计一种囊括计算机应用技术各种热点知识和课题的校园社团组织,组织创建囊括不同知识和课题的兴趣社团,具体研究内容包括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热点知识和课题。

根据现有团队在组织和管理中学生缺乏指导、支持和监督的问题,研究分析一种自顶向下的分级管理模式,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如何发挥学院领导的宏观调控能力、教师的指导方式和途径以及学生内部自我管理方式,从而使得参与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锻炼。

根据现有大多专业技术相关的社团活动和社会交互较少的问题,研究分析社团和校园内外的交互模式,具体包括如何与校园内部交互以及如何与校外社会企业交互,将社會企业的需求和社团的日常活动相结合。

以学院领导牵头,首先组织具有较高专业技术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教师以及部分学生代表,研究分析确定现有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热点知识和课题,并将这些热点知识和课题作为兴趣社团的分支;其次研究分析社团内部的管理指导和监督方式;最后分析如何建立社团和校园内外的交互方式。拟采取的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具体可分为两步完成。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作为紧跟时代步伐的专业,知识更新速度快,这就需要具有专业技术的高水平研究人员能够根据社会需求,及时有效提炼其中的热点知识和课题。拟采取专业研讨会的方式定期对当前专业相关热点知识和课题进行分析。根据大学生社团的特色,创建包括这类热点知识和课题的大学生计算机应用技术兴趣社团。具体的管理措施如下。

1)分析研究如何对社团进行管理和指导。实现一种自顶向下的分级管理模式,详细技术路线如图2所示。计算机学院领导的宏观调控:利用学院领导的调控方式和力度,从而使得师生都具备极大的参与热情。专业技术教师在专业方面直接指导和帮助:分析教师的指导方式和途径,从而更大程度使得参与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内部自我管理方式:学生管理员的设置模式,负责师生之间信息传递以及学生内部的监督工作。

2)分析建立社团和校园内外的互动交互,具体包括在校园内部的各种交互以及与社会企业的交互,如图3所示。与校园内部的交互:分析社会如何更多地参与和组织各种技能大赛。与校外社会企业的交互:分析如何将社会企业的需求和社团的日常活动相结合。

为了培养能满足社会需求、能力突出的人才,制定“理论与实践并重,课堂与课外共管”的培养思路,组织学生广泛参与实际项目开发和各类国家级学科竞赛。采取订单式培养模式,广泛参与实际项目开发。大批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心、软件研发实验室及甲骨文、惠普等多个校内外实践基地实习、实训。

坚持专业教学与就业教育两手抓,并结合学院教师科研、教学资源优势,利用各种平台推介毕业生,积极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推动校企合作。主动加强与优秀校友沟通和交流,发挥校友的桥梁纽带作用,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创新工作方法,强化服务意识,推行就业工作精细化管理应对新形势,精心培育“就业三贴近”特色工程,即培养方案和教学实践大纲上做到贴近社会需求、贴近专业特色、贴近学生实际。为实现学生培养面向行业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目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就业为导向,以卓越计划为契机,不断建立和加强校外实践培训基地,搭建高校与企业人才培养合作的良好平台,构建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无缝连接的长效机制。目前与60多家(包括全国范围以及河南本省)软件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与863软件孵化器有限公司合作多年,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培养大批能满足行业需求的人才。

5 结束语

从组建高校计算机实践团队来看,团队不仅涉及个人层次、团队层次,还涉及组织层次和社会层次,在当前“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背景下可为高校提供一种可操作的、科学化的规划,以促进和发挥学校团队的优势,实现个人和学校的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技能和创新性能力。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计算机体系的发展和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各大高校都在不断探索计算机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多年的教学经验表明,只有不断地调整与追求,才能适应社会发展,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本文试图建立优化的高校计算机实践社团,以对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起到促进作用,培养出创新创业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叶怡雄,张立新.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ERP实验教学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24):108-109.

[2]柴美娟.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跨专业实训基地平台的建设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2):142-143.

[3]张文学.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现状及其指导[J].中国青年研究,2006(6):84-86.

[4]李朝阳.高校学生社团现状研究[D].江苏:苏州大学,

2013.

[5]张家勇.美国大学的学生社团活动[J].比较教育研究,

2004(4):80-84.

[6]廖良辉.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比较:以美国哈佛大学为研究实例[J].中国青年研究,2005(4):45-48.

[7]匡艳丽.高校学生社团的规范管理与科学引导[J].江苏高教,2002(5):87-8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