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生活材料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探究

时间:2024-05-07

◆姚孝乾

生活材料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探究

◆姚孝乾

以生活材料为研究对象,重点就生活材料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运用进行探究。

初中数学;生活材料;教学模式

10.3969/j.issn.1671-489X.2016.13.041

1 前言

知识源于生活,数学知识也不例外。但是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却人为地割裂了教学和生活二者之间的联系,以至于学生无法更加轻松地了解和掌握必要的生活化数学知识,更无法实际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果数学教师可以将生活材料应用于教学中,则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 巧用生活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具有学习某种东西的兴趣,才会具有学习的动力,否则即便教师强制性要求学生去学习某种东西,那么他们仅仅在表面上假装学习来应付教师的检查,自身的思维却没有投入到学习中,学习效果自然可想而知。特别是在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课程教学模式比较落后,缺乏创新性,一味地采用“口述+板书”或者“口述+PPT”的教学方法。虽然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在教学初期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会逐渐失去继续学习的兴趣,学习效果也会越来越差。

在素质教育观念日益推广和普及的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更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和兴趣,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课程教学中来,不断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如果教师可以在课程教学中合理地导入生活材料,则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同时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将那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生动、具体,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使学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来学习有关的数学知识,以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提高教学质量[1]。

如在讲解“多边形”这部分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根据数学教材中各种多边形的图片来让他们进行观察和分析,并总结、归纳出各种多边形的定义及所具有的特点,接着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裁剪出各种形式的多边形,教师要对学生剪出来的多边形的边数进行分类。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借助铅笔和直尺,选择相关多边形的某个顶点来画出与其对应的全部对角线,并记录下具体的数目n,接着学生即可根据实际的动手操作来明确多边形某个点的对角线条数和边数之间的关系为:n-3。最后,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多边形边数n同所有对角线条数之间的关系式为:n(n-3)/2。

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引入这些比较简单的生活材料,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主观能动性,满足新课标对当前初中数学教学提出的动手实践的相关要求。

3 巧用生活材料,增强自主学习意识

在新课标下,教师不再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中心,应该切实以学生为学习的中心来合理开展课堂教学,并要围绕学生来制订课堂教学方案,彻底摒弃传统数学教学观念和模式,促使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具体情况来学习有关的知识,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从而增强学习效果。因此,初中数学教师需要结合数学教学内容来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可以充分按照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来决定学习内容,从而不断培养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就具体的策略而言,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合理制作一些简单的生活材料,借助这些数学装备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有关的数学知识。与此同时,学生通过亲手制作和使用这些生活材料,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认识这些数学知识,增强对于这些知识的记忆,从而可以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去学习和掌握有关的数学知识。另外,学生在制作这些生活材料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发挥自身感官器官的作用,加之这些生活材料的合理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验证某些数学原理的可行性,帮助他们逐步了解和掌握这些数学知识,从而不断完善自身的认知结构。

如在讲解“轴对称”部分数学知识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类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常用的生活材料,比如篮球、五角星、无把手的杯子、枫叶和柱形等,并鼓励学生根据这些来总结对称图形所具有的特点。

又如在讲解“三视图”部分数学知识的时候,由于学生首次接触该种类型的数学知识,加之此时还没有形成很强的空间感、立体感,学习起来可能有一定的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该部分数学知识,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橡皮泥这一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来让学生自主制作一些相关的立体图形,接着按照这些具体的图形来绘制所需的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三视图部分的数学知识,同时也可以逐渐增强学生的空间感和立体感,切实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4 巧用生活材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开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借助生活材料的合理运用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他们充分感受自己动手操作的乐趣。同时也有助于挖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深化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提升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如果数学教师可以合理运用这些生活材料,那么可以切实将那些抽象、繁杂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生动、直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投入教学中来,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此外,初中数学教师在选择生活材料的时候并不是越复杂越好,而应该尽量选择那些实用性比较强的合适教具来帮助学生理解有关的数学知识。只要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就可以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来。

如在讲解“位似图形”时,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在课下提前准备两个相似三角形,并要求学生在课下也提前制作一组相似三角形。教师对应这两个相似图形进行课堂授课,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位似图形的构成条件。然后继续引导学生来合理变更相似图形的位置,讨论如何使其构成位似图形。学生在反复操作相似图形的过程中,会逐渐了解和掌握位似图形所具有的特征及其构成条件,从而在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该部分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5 结语

总之,在开展初中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实物和模型等生活材料来将那些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直观、具体,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该部分数学知识。同时也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切实增强教学效果。但是为了确保生活材料应用的合理性,数学教师还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进行合理选择。

[1]吴永元.巧用教具进行数学课堂教学[J].基础教育论坛,2014,15(3):6-7.

G633.6

B

1671-489X(2016)13-0041-02

作者:姚孝乾,淄博市周村区王村中学(25531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