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汤玲玲
开放实践活动设计 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汤玲玲
在倡导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今天,迫切需要让学生在“做”中求发展,在“做”中求创新。实践证明,在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现实生活,设计应用数学的实践活动中,学生才能真切地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才能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才能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反思是一种自觉的以求真为目的的心理活动。教学需要反思,学生的学习也需要反思。学生在习得新知后,教师要让学生在难理解处、易混淆处设计反思性的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公式、方法的理解,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的真切与严密,使反思性实践活动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肥沃土壤。
在教学了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后,大部分学生对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方法易产生混淆。笔者除了让学生顺向学习外,还通过置换反思来辨析错误,加深认识。笔者说:“请同学们设计一个实验性的活动来证明求体积用底面周长×高是错误的,可以吗?”学生明确任务后,纷纷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提出设想,然后筹集材料,开展验证性的实验。在小组汇报交流时各展所长,方法多样。
【方法一】用圆柱形罐头装满水,倒入量杯中测出水的体积;然后再测量出圆柱形罐头的底面周长和高,求出它们的乘积。这时将计算出的结果与用量杯测出的体积相比,就能发现结果不符。只有用底面面积×高,算出的积才比较接近圆柱形罐头的容积。
【方法二】将两张一样大的长方形硬纸板分别围成一个圆柱体和一个长方体(用长方形的宽作高),这样围成的形体,底面周长和高都是相等的。把它们平放在木板上,里面装满沙(不要压紧)。通过称量,学生发现两个形体所装的沙的体积是不等的,就可以从反面推断出底面周长×高不能准确地反映容器体积的大小。因此,计算体积不能用底面周长×高。
获取信息、储存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是信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教师应该重视从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通过各种教育途径,特别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这也是时代对小学数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小学数学中安排了好多这样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去经历信息的调查、整理、运用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加深对“生活中处处都蕴含着数学”的领悟,才能让学生的数学意识得到培养,数学素质得到提高。
越来越多的教学实践证明:“如果把学生数学学习禁锢在单一的课堂教学内,局限在封闭的课程体系内,而剥夺学生自由支配学习时间和空间的权利,那么数学教育只能逼着学生在狭窄的羊肠小道上缓缓前行,更无从谈培养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了。”因此,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实践,参加“用数学”的活动,让学生到大千世界中寻找数学问题的原型,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世界中的数学问题和非数学问题。
例如,一次课上,有一名学生突然问:“我想估算我们乡的面积,有什么办法呢?”这一问把大家给难住了,大家都在静静地沉思。不久,一只小手举起来了:“我想,我们可以运用比例尺的知识,看着本镇的地图来估算。”“可是,地图上我们镇的形状是不规则的呀!”刚才提问的学生站起来反驳道。“可以用割补的方法。”“割补的方法很麻烦,也不精确!”学生在教室里争论起来。这时笔者让每个学生回去思考这个问题。两天后有位学生兴奋地介绍说:“我用厚纸板剪成本镇地图的形状,先在硬纸板地图的中间刻一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用天平称出它的重量;再把这块纸板放回原处,称出整个纸板地图的重量;最后算出整块纸板重量是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纸板重量的几倍,就能算出整个地图的面积了。”真是绝妙!从算面积到估面积,再到“称面积”,学生在这样的自主实践和交流交往中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是密切联系的,而人类社会又是综合性的。学生在走向社会后,碰到的实际问题一般都需要综合运用各科知识去解决。因此,在开展学科实践活动的同时,也注重让学生参与设计综合性实践活动。经过实践,发现其收效值是多方面的。在本学期中,发动学生寻找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的切入点,经过讨论、设计,学生提出较多有价值的方案。这种综合性实践活动,采用采访、调查、设计等多种形式,融汇数学、自然、历史、美术、写作等学科知识,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能设计、自主创新,各种思维在无限的时空领域纵横驰骋、自由翱翔,学生在登上这个综合性台阶的过程中各种能力得到综合推进,更品尝到实践带来的无限乐趣!
10.3969 /j.issn.1671-489X.2011.10.042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西王庄乡中心校)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