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让数学教学充满生命力

时间:2024-05-07

张丽敏

让数学教学充满生命力

张丽敏

关注生命,是21世纪的主题。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和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人。关注生命,就是让教学所蕴含的巨大生命力得到释放。因此,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是一线教师面临的实在任务。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唤醒学生主体意识,彰显学生的个性,体现数学教学的生命力?

1 亲身体验知识产生过程,形成对数学的兴趣,这是数学教学充满生命力的起始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些教师却忽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学生学起来索然无味,不能满足学生求新、求异、求奇的心理渴求,所以学生只是疲于应付,教学效果事倍功半,激不起学生学习的强烈兴趣。小学数学知识的特点是概括性强,抽象、枯燥无味,难以理解,但这些内容也是“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笔者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特点,让学生参与实践,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亲身体念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正确理解数学知识,获取学习数学的乐趣。

如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先出示算式16-9,让学生编一道减法应用题。有的学生说:“有16个乒乓球,拿走9个,还剩多少个?”有的学生说:“超市里有16个乒乓球,阿姨买走9个,还剩多少个?”接着教师拿出一个装有10个乒乓球的盒子,外加6个乒乓球,问:“谁来表演怎么拿走9个乒乓球?”有学生先拿走外面的6个,再打开盒子,拿走3个;也有学生先打开装有10个乒乓球的盒子,拿出一个,再端走盒子里的9个。学生表演完后,让其他学生完整地复述这两个学生是怎么拿走的。接着教师让学生想一想16-9怎么算?学生会根据刚才的操作、复述回答:“从16里面去掉6,剩下10,再去掉3,就得7,列式:16-6-3=7。或从10里面去掉9,剩下1,再与6加起来得7,列式:10-9+6=7。”

上述教学,笔者首先是提供机会、创设情境,把枯燥无味的数学算式演变成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有趣的数学活动中充分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正确理解退位减法的基本算理,有效掌握计算技能,形成数学思想和方法。其次是留有进行经验交流的时间与机会,让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勇于发言,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这是唤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笔者认为: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很有可能形成对知识的真正的兴趣。只有当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时,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才会真正调动起来,才会以满腔热情,高度集中注意力,主动投入到数学学习当中去。只有这样才是唤醒学生沉睡的主体意识,数学教学才会显示出它的生命力。

2 引导尊重学生对知识自主构建,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是数学教学充满生命力的基本点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倡导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增强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动力。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方法多样化的教学内容。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本质,就是尊重学生的自我构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方法的多样化,并非是强迫每个学生掌握多种解题策略,而是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积淀和生活经验,对数学知识进行富有个性的理解,这种理解是经过学生自身思考,与自己的认知结构、数学现实相吻合的,也是学生使用起来最得心应手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沿着学生的数学思维不断调整教学程序。适合学生的认知,数学教学才会具有它的生命力。

如在教学小数的简单加法时,先出示0.8元+0.6元=( ),让学生用已经学过的数学方法进行计算。

生1:“我把元换成角,即0.8元=8角,0.6元=6角,0.8元+0.6元就是8角+6角,等于14角,也就是1元4角。1元4角用小数表示就是1.4元,即0.8元+0.6元=1.4元。”

生2:“我利用分数的加法来算,先把0.8元写成8/10元,0.6写成6/10元,8/10元加6/10元等于14/10元。根据十分之几写成一位小数的规则,14/10元就是1.4元,即0.8元+0.6元=1.4元。”

生3:“我利用整数加法中相同数位对齐的方法列竖式进行计算,即两个小数的十分位对十分位,小数点对小数点,个位对个位。相同数位对齐后利用整数加法规则进行计算,得数里的小数点与竖式的小数点对齐,求得0.8元+0.6元=1.4元。”

数学学习是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在上面的教学中,首先,教师始终把数学教学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其次,教师尽可能让学生淋漓尽致地表现教材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自觉自主运用学过的知识理解新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解决新的问题,决不把自己的思维强加给学生,尊重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构建,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第三,教师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获取新知识的喜悦,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就像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当孩子每天体会到产生新的思想、理解某一真谛、深入了解世界的秘密的欢乐时,精神活动才会获得思想,才会产生对精神财富的渴望。”笔者认为:只有产生求知的欲望和动力,才会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数学教学才会充满生命的活力。

3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法,感受运用的巧妙,这是数学教学充满生命力的落脚点

小学数学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不仅是让学生认识理解对象,更重要的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运用到新的情景中,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务。而数学教育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展开过程,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必须讲究数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潜能。

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优化意识。一堂课下来,在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基础上,方法有很多,部分学生会感到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以致方法越多越糊涂,达不到数学教学目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交流和汇总,对各种解题方法加以分析、归纳与优化。为此,指导学生分析这些方法的缺点或弱点而加以舍去,以突出这节课的基本原理和通用方法,强化数学课的基础性,让学生有一定的方法可循,就显得非常重要。

其次,要有合理的优化过程和精心的课堂引导。在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的不同,学生往往会认为自己想出的方法是最好的。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很快地感悟出最好的方法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教师有效的总体设计和精心的课堂引导,让学生真切地体验方法优化的简洁性。在选择最好的方法中,增强数感,体会方法的简约性,从而自觉地接受、理解和运用它,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最后,学以致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在对多样化方法的分析与总结的基础上,提倡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舍弃不用不科学、不合理的方法,让学生自主选择经过大家归纳、优化后自己所理解、所认可和喜欢的一种方法。在方法的应用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突破一般化,不断彰显个性。即尊重学生的不同认知能力,因势利导,启发学生开发思维潜能,打开思维的闸门,自我超越,显现个性,用自己最拿手的方法巧妙地去解决数学问题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达到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

笔者认为: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是让学生真正发挥主体的作用,也是数学教学充满生命力的落脚点。

面对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唯有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增强和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数学课堂教学才会焕发出生命力。这将是数学教师追求的永恒主题。

10.3969 /j.issn.1671-489X.2011.10.044

(作者单位:河北省威县方营学区三陵完小)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