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时光跃
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时光跃
创新能力是人脑高级心理机能,其形成和发展都受到人脑生长发育水平及活动特点的影响。体育学科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体育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如何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全面发展,使之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开拓型人才,是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
2.1 建立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
创造性的本质是思维的活跃性,而学生思维的活跃有赖于对教材和学练过程感兴趣,有赖于学生身心的积极主动参与,这就必须建立一个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那种严肃有余,“教者发令,学者强应,身顺心违”的课堂教学,显然不利于激活学生思维。可以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要求教师首先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继而引导学生端正态度,然后激发学生学练兴趣,创造其能动性,最终让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敏捷,创造出新颖、独特的方法以及与众不同的组合动作等。对体育教师来讲,谁能够使学生对重复排列的、有的还是比较枯燥的或是远离生活实践的体育知识和技术产生亲近感、新鲜感,谁就能真正掌握教育的艺术。
2.2 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需要一位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造力,教师必须首先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和创造精神的人。一个循规蹈矩、步人后尘,不研究学生创新机理的教师,不可能去超越常规教学模式,大胆地、独特新颖地创设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模式。他本身就不会创新,指导他行动的思想总是处于奴役状态。这样的教师,别人想不到的自己永远也想不出来,他只能当一个知识、技能的传播者,只会传技,不懂得育人。
2.3 改革传统的教学组织模式,改进体育教具,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条件
创新是一种学习过程,需要技术知识的积累。因此,创新过程是一种有组织的、时间序列的、不可逆转的和路径依赖的过程。创新是与教师的“干中学”和学生的“用中学”等活动紧密相关的。因此,创新所需要的技术技能知识与其说是一种大家都可获得的公共知识,还不如说是一种特有的和带有地方、学生色彩的知识,学生的技能创新有其本身自然的路径。尽管某项技术技能的创新发生在某一时刻,但是追溯上去,这个实现技能创新的学生一定已经有了较长过程的该项技能知识的积累过程和学习过程。没有这样的知识积累和学习过程,没有任何渊源关系,学生要根据公共知识,实现某一活动的突然的技术创新是极其困难的。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学生技能形成规律的定性和量化研究。
3.1 优化组合
一种创新活动可能派生出另一创新活动来,创新和创新之间可能有一种技术技能互补的关系。更大范围来讲,一项活动创新可能导致另一项活动创新。教师教会学生各种技能技术,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程度选择组合,如花样跳绳、花样毽拍、木捧+海绵球=棒球等。
3.2 重新排列
学生已经较好地理解掌握动作要领,产生更高的学习欲望,是尝试创新的好机会。
3.3 迁移提高
创新从学生的纵向活动情况来看,是一种前赴后继的过程,当前的创新源于从前的创新,同时当前的创新也可进一步激发以后的创新。如低年级戏绳(个人抛投接等)——中年级戏海绵球(2人抛投接等)——高年级戏篮球(多人抱抛投传等)。
3.4 学会几种思考角度
以戏球为例,从人体部位活动角度思考:上肢创想、下肢创想、上下肢合作创想。从动静态角度思考:动态创想(投踢抛传等)、静态(小范围)创想(胯下抛接球,绕“8”字等)。从组织形式角度思考:个人创想、双人创想、小组创想等。学生的创新不管怎样描述它,不管在多大程度上把它看成一种内生、常规的活动结果,它总是带有不确定的属性。不同学生的创新过程是不同的、异质的、多样性的。笔者不能用某一个学生创新过程的典型事例来刻画其他学生的创新过程,每一个学生的创新过程与他的创新态度、创新技能、创新思维的分布有关。
3.5 在质疑中创新——问题法
爱因斯坦提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中会遇到种种困难和问题。运用问题法一般采用4个步骤:选择问题——明确问题——寻找线索——解决问题。如教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时,有些学生在离篮圈3.5~4米的距离跳起投篮总是很吃力,总投不到位。针对这种情况,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分析造成投篮不到位的原因,如因球举得太高而作用力距离太短、出手时间太晚等。让学生针对自己的原因,对症下药,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实践的验证后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正确与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一起动脑筋,主动分析研究,不能包办代替,否则会失去意义。
3.6 合作中创新——合作讨论法
讨论法就是不拘泥于教师的“满堂灌”,而是创造条件,有目的、有计划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着眼于各种不同结论的选择讨论。例如进行篮球三攻二、二防三简单战术配合教学,学生在场上都有自己位置的分工,从而形成比赛阵型。而比赛阵型受攻守变化规律支配,二人防守可形成平行、重叠、斜线站位,三人进攻可以采用传切、突分、掩护等基础配合。学生通过讨论、实践、理解、再讨论、再实践,逐步总结提高,在练习中掌握规律,并熟练运用。这是一种团体训练、集思广益的方式,使得个体在小组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创新能力,在讨论中达到知识的掌握和思维的开发。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运用上述方法时,要针对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不同,其适用方法也各异。同时,教师还应转变教学观念,要认识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肯定要走一些弯路,出现一些错误动作,有时甚至会延误教学进程,耽误教学时间。但要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尝试错误、走弯路本身所蕴涵的教学价值,教师要真正理解“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努力形成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和思考的新型教学过程,为学生将来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10.3969 /j.issn.1671-489X.2011.10.073
(作者单位:山东省平度第二中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