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信息素养及其培养探析

时间:2024-05-07

杨英

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重庆 400715

信息素养及其培养探析

杨英

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重庆 400715

在分析和综合国内外信息素养概念的基础上,界定信息素养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信息素养培养的思路。

信息素养;课程模式;师资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literature, we give our definition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give some suggestions of how to culture stud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

Key wordsinformation literacy; curriculum models;teachers

1 信息素养概述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信息成了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重要部分,谁拥有了最新的信息,谁就更有可能成功。由此,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运用和表达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重要。信息素养的概念便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应运而生。

信息素养一词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于1974年提出来的,他把信息素养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1]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才引入这个概念。通过对文献的检索,笔者发现,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995年《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期刊中的《信息社会中信息素养教育概述》一文中出现,该文也只是对国外信息素养的介绍。而真正第一本关于信息素养的书籍则是王吉庆主编,1999年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素养论》。信息素养这一概念引入后,国内学者也纷纷对其进行解释,而其中被引用最为广泛的是南国农先生对信息素养的理解,他认为信息素养包括信息能力、信息意识、信息知识和信息道德4个有机组成部分。

2 信息素养的内涵

2.1 概念

信息素养一词带有明显的时代和地域色彩,它的概念和内涵随着技术和社会的变迁而变化。通过以往的文献和笔者自己的理解,笔者认为:信息素养是指在符合法律和道德前提下,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运用和管理的意识和能力。由于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和条件,因此,笔者将南国农先生的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合并为信息能力;又因为目前利用信息来进行犯罪活动的事件屡见不鲜,因此在此把信息道德扩展为信息法律与道德。综上论述,笔者将信息素养分为信息意识、信息法律与道德和信息能力3个部分。其中,信息意识是先导,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法律和道德是保证。

2.2 范围问题

由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广泛运用,国内一些学者将信息素养与计算机素养或网络素养等同起来。但笔者认为,信息素养不仅仅是计算机素养或网络素养,它还包括以电视、报刊、书籍、人等各种媒介为工具的素养。也就是说,它关乎人们与信息交互的各种渠道,而不仅仅是计算机网络。在《信息素养全美论坛的终结报告》中,对信息素养的概念作了详尽表述:“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他能够认识到精确和完整的信息是做出合理决策的基础;能够确定信息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定潜在的信息源,制定成功的检索方案,从包括基于计算机的和其他的信息源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用于实际的应用,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以及在批判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用信息。”[2]从上述表述中也可以找到依据。

2.3 与媒介素养的关系问题

说到信息素养,人们往往会将其与另一个流行词——媒介素养相混淆。那么二者的关系如何?传播理论学家麦克·卢汉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媒介即信息”的理念,由此,可否简单地推导为媒介素养即信息素养?笔者认为不妥。

1)二者起源不同。媒介素养起源于英国20世纪30年代,旨在通过倡导开展对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进一步提高对抗大众传播媒介提供的流行文化的“低水平满足”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更好地保护本国的传统文化理念和价值观,之后逐渐发展成提高媒介受众批判性认识、吸纳媒介信息与创造媒介信息的终身教育[3]。而信息素养起源于20世纪40年以后的美国,这一概念最早是从图书检索技能发展和演变过来的[3]。

2)二者的内涵不同。媒介素养的重心是对媒介的感知、理解、欣赏、创造和批判性认识,而信息素养的重心是利用各种信息来解决问题。利用信息来解决问题必须要有对信息的深刻感知、理解和认识,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讲,笔者认为,媒介素养应是信息素养的一部分。

3 信息素养的培养

从信息素养到信息素养的培养并不是简单的词性变化,后者是一个更为复杂,包括更为广泛内涵的概念。鉴于国内信息素养培养并不理想的现状,许多学者提出信息素养培养的建议,但他们大多只从培养的局部着手,或只考虑到培养的一部分,而没有进行统筹规划。笔者认为可以从3个方面来进行整体规划。

3.1 从管理的角度

1)制度保证。制度的保证是信息素养培养成功的先导,没有制度的保证,人们很难认识到其重要性。因此,笔者认为,应使信息素养成为从小学到大学都必须参加的重要考试。在日本,每年一度的信息学水平考试已成为仅次于高考的第二大考试。这已使美、日等国培养出一大批适应21世纪的信息素养较高的人才,使其能在21世纪保持经济、军事、科技等在全球的领先地位[4]。

2)设施和环境保障。信息素养的培养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基础,而网络信息时代学生对计算机和网络的了解及运用是信息素养培养的重点。因此,计算机、网络及其相应的软件、设备和环境的建立是非常基础的。当然,目前国内这方面已做了许多工作,但还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此外,笔者认为,建立专供学生进行媒体制作、学习、交流的学习中心也是非常有用的。

3)机构设置。要成立相应的机构来计划、实施、管理、监督和评估信息素养教育的实施。除此之外,还可以整改图书馆,使其成为信息素养教育的技术支持;成立信息素养培养协会,为信息素养的培养提供理论支持。

4)教师培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教学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建立一支具有信息素养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提供保障。

3.2 从课程的角度

1)课程目标和标准。信息素养的目标和标准在欧美国家已经比较成熟,但信息素养是一个带有深深时代和社会色彩的概念,因此,应充分结合我国的特点制定符合当前国情的信息素养培养目标和标准,而不应完全照搬。基于本文对信息素养内涵的分析,笔者认为,信息素养培养的目标应是培养学生在符合法律和道德要求的前提下获取、分析、处理、利用和管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而其标准应该以信息素养的3个组成部分(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法律与道德)来进行逐级划分。

2)课程框架和内容。课程的结构和框架是什么,课程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是必须具体化、明确化的。当然,课程目标和标准确定以后,框架和内容也就比较容易确定了。此外,课程的内容和框架,甚至目标都应随着技术和社会的变迁而不断更新。

3)课程模式。课程的模式是什么,是独立的核心课程模式,还是依托于其他必修课程整合模式,这也是必须考虑的。笔者认为,两者结合是最佳的选择。这样,一方面可以起到强化信息素养教育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督促其他学科教师的信息素养学习,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3.3 从教学的角度

1)教学模式。是教师讲授的模式,还是学生自学的模式,还是图书馆开专题讲座的形式?目前,图书馆开设信息素养教育专题讲座在高校极为普遍,但其开设的讲座大多只关乎图书馆和互联网的信息检索方式,或是论文写作等主题,很少谈及信息素养的意识和道德层面。而学校开设的计算机公共课又大都关注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二者都不能实现提高信息素养的目标。笔者认为,应提高教师素质,构建一个教师和图书馆人员协作教学的模式。

2)教学方法。具体的信息素养教学应当怎样展开,还是沿袭目前信息技术教学课那样的方式吗?当然不行。国内有学者提出资源导向式教学和问题导向式教学[5],可供借鉴。JISC信息服务联合会提出两种具体的教学方法:BIG6模式和I-skills cycle循环模式。其中,I-skills cycle循环模式是一个极具价值的参考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I-skills cycle循环模式

4 结语

本文只是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之上对信息素养及其培养的思考,其中的诸多问题还值得商榷和探讨。当然,鉴于目前人们对信息素养及其教育呼之欲出的现状,笔者呼吁更多的专家和学者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提高全民信息素养。

[1]原娟娟,张增荣.信息素养教育:高校走了多远?[J].电化教育研究,2003(10):17-20

[2]郭朝明.信息化时代信息素养的内涵与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7(11):16-19

[3]王帆,张舒予.从教育视角解析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7(3):35-39

[4]雷晓庆.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其培养[J].太原大学学报,2004,5(2):38-41

[5]徐晓琳,熊建萍.高校信息素养课程设计[J].图书馆学研究,2008(1):94-96

Analysis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It’s Cultivation//

Yang Ying

G642

B

1671-489X(2011)06-0044-02

10.3969 /j.issn.1671-489X.2011.06.044

Author’s address College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China 400715

作者:杨英,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教育技术系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数字化学习资源。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