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

时间:2024-05-07

张宁

合作学习模式是指通过教师正确、科学、有效的指导,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相互间合作学习,并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研究,从而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学习品质,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尤其是培养创新人格和创新性学习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要搞好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就必须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是学生合作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合作者、学习者。在合作式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步发现相互讨论可使原来许多模糊的概念清晰化,并获得许多未知的知识,真正体验到同学之间相互合作,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1 合作学习模式的现实意义

英语教学需要给学生较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因此小班化教学是理想的授课模式。但我国目前的学校普遍具有班额大、学生多的特点,再加上新教材教学任务重、课时紧,教师在有限的课堂45分钟内难以让每一个学生获得足够的“说”的机会,根本无法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来。而小组活动则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好方法之一。学生围绕教师所给的话题进行交流活动,或操练语言知识,或发表个人见解,或通过讨论获得某个问题的答案,这样教师提供给每位学生的发言机会将增加几倍,从而大幅度地增加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量。

另外,合作学习不同于强调竞争的班级授课,它使竞争环境转向合作环境,能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还使课堂具有一种宽松、和谐和民主的气氛。这种学习环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积极参加实践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尤其能消除那些性格胆怯或有自卑感的学生的心理障碍,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重拾失落的自信,达到面向全体学生施教的目的。

2 合理分组是合作式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

在目前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大多是面对授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临时组织学 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这样的学习场面看起来很热闹,但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合 作意识的养成并没有多大的促进作用。要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首先必须进行合理的分组。小组合作学习有多种组织形式,小组成员的组成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这样既可增加小组合作成员的多样性,同时又有利于开展学习小组间的学习竞赛。结合初中学生的特点和英语学科特点,可以采用按座次就近组合形式。

按座次就近组合,就是按班级正常的座次,将座位邻近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每组一般4人左右。这种合作小组的组合形式,无需将学生分出层次、重新调整座次,因此操作起来比较简便。为更好地实施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突出“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特征。任课教师可在学期之始与班主任协作,依据学生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以至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以4人为一组来安排学生的座位。这种异质就近组合的合作学习不同于传统教学中的分组讨论。一般情况下,教学中的小组学习活动是随机、分散的,而异质就近组合的合作学习则是在共同学习目标下进行的有一定聚合力的学习活动。

异质就近型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根据教学安排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在课前、课中和课后 进行。课前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一般围绕预习课文来进行,包括查阅词典、思考问题、提出质疑等。与一般的课前预习所不同的是,教师应经常提出富有挑战性的学习要求,如让学生先独立预习课文找出难点,然后在学习小组内进行讨论,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学。另外,教师还可围绕当日天气、学生出勤、学习课程、班级纪事、新闻报道和名人故事等安排“课前几分钟报告”活动,让学习小组在组员个人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加工,课堂上采用小组推选代表演讲、教师指定报告或学生自由发言等形式进行交流,这些教学活动既能营造课前合作学习的气氛,又能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应自然融入课堂教学设计之中。初中英语教材题材多样,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好素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便于小组交流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语言交际活动。

开展小组会话比赛、问题抢答竞赛等,以增强小组成员间的合作意识和竞争能力。教师还应指导课后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例如布置小组成员间的词语听、写,课文朗读与背诵,进行会话练习和检查书面作业等。教师既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又要了解小组合作学习对每个学生的实际帮助,并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指导各小组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

3 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

3.1 合作准备课前发言

课前几分钟的“Free Talk”是课堂常用形式。传统的做法往往是每天一个学生轮流做,容易流于形式。为了使值日内容丰富多彩,使更多学生得到锻炼,教师可以事先适当地提出“Free Talk”的主题,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让学习小组在组员个人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加工,然后在课堂上采用小组推选代表演讲、教师指定报告学生或小组组员集体表演等形式进行。这样既能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又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能营造课前合作学习的氛围。

3.2 合作预习新课

教师事先把预习的内容及要求告诉学生,让小组学生根据要求查阅生词、预习对话或课文及语法要点,经小组讨论,将组内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做成一份组内笔记,然后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听教师在课堂上讲评,逐一解决疑点。由于是小组合作,教师有时还可以提出难度稍高的预习要求。

3.3 合作归纳知识

在导入对话或课文后,笔者经常让学生分组归纳总结某一语言结构的功能或用法。

3.4 合作完成作业

传统的英语作业往往以书面形式由学生个别完成,新课程标准则要求改变过去单一的作业形式,力求作业多样化,如听写单词句子、写英语小作文、与外国朋友通信、阅读英文书籍、表演对话、制作英文贺卡、编辑英语小报等。这些作业可以个别完成,但小组合作完成效果更好。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感受到集体智慧的力量,分享了成功的喜悦,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做作业的乐趣。

4 注意的问题

合作学习不要流于形式,不注重实质。一些课堂上教师片面追求小组合作这一学习形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设计。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讨论的时间有时也没有保证,有时学生还没进入讨论状态,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师的要求下就结束了;有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不会倾听,不会合作,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有的课堂气氛似乎很活跃,其实思维含金量很低;有的重视对合作结果的评价,忽视提高合作有效性的指导。对学生而言,如果小组合作学习没有组织引导好,往往就会缺乏平等的交流与沟通,结果往往是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与想法,学习差一些的学生就会变成陪衬,更多的时候他们是听众,在小组汇报时他们的意见也往往被忽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