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塑造学生的灵魂于历史课堂中

时间:2024-05-07

刘现生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面向全体学生,重新整合历史知识体系,淡化处理一些学生难于理解的理论和概念。精选内容,删减一些偏、旧的知识,把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设计多样的教学方法,动手实践、质疑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的目的。

在新理念、新标准指导下编写的历史新教材,以学习主题的形式来构建新的历史教科书体系,大幅度减少知识点,减轻学生的负担。课文内容多样,具有选择性,鼓励学生从多种途径解决历史问题。针对新教材对知识点不作过多、过细的要求,有利于教师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的特点,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历史教师的责任在于多渠道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和创新学习,力求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笔者就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作了点滴探讨。

1 “谈古论今”,引导学生探索现实

据调查显示,学生关心现实远胜于关心历史。提倡实行“谈古论今”,不仅能丰富教材内容,使之“活化”“升华”,而且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把了解过去与认识现实乃至预见未来联系起来,使历史教学更贴近时代,以显现历史课程的实用性和应用性。

当前,改革开放向深层次发展,时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学习“商鞅变法”时,学生了解变法背景以及变法使秦强大,为秦统一全国奠定基础,但由于触及旧贵族的利益,在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车裂而死的情况,从而认识到改革的必然性、艰巨性。改革是向旧时代、旧制度的挑战,必然会遇到阻力;认识到改革的进步性,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改革的过程。随后,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看待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事业?在探求中加深学生对改革开放的认识。

“谈古论今”,在教学中除了“以古鉴今”的内容外,还包括“就古评古”“据往知来”“以古证今”“中外相鉴”等涵义。新教材删繁就简,给教学中“谈古论今”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教学实践中“谈古论今”也具有某种社会实践的意义,对于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形成一个启发式、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局面,引导学生探索现实具有重要作用。

2 学史致用,重铸人格,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发古之幽情,而是通过所学的历史,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与行为习惯。历史的记忆是认识、了解自己在历史长河中所处的位置,以及自己与全人类之间的联系。每个人都是这一链条上的一环,人类历史上的善与恶时刻都影响着每个人,而现状也将在未来影响后代。无史之人如同无根之树,漠视自己的根和自己在历史长河中所处的位置,就不会有充分的自我意识和共同的社会意识。

当今社会人文素质每况愈下,塑造人格国格的任务刻不容缓。而历史作为社会的教科书,不仅以其所传授的历史知识担负着文化教育的任务,而且在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和能力培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一部中国历史,就是一本闪耀着中国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历史见证,就是一部内容丰富的爱国思想和爱国行动的实录。展开世界历史,更是一本博大精深的人类文明发展史册。历史上众多的光辉典范无不激励着学生确立与调整自己的人格观,完善与守成自己的人格观。当然,人格的重铸要经过长时间的学、思、行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才能使思想和言行融合,内里与外表完善统一,从而达到道德修养、完善人格的最高境界。

3 用诗词点燃历史课堂教学,展现鲜活的历史课,激发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早在古罗马时期,普罗塔克就曾说:“儿童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著名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诗词语言精炼,深受学生喜爱,在初中历史课堂上能巧用诗词会使历史课变活,打动学生的心,会使历史课更有生气,并能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历史热情因此被点燃起来。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新教材的特点,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突出探究性学习。所以在历史课堂教学时,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完成历史教学任务的关键。笔者经常用一些诗词导入新课,突破重点、难点,巧妙进行课堂总结。结果,绝大部分的学生马上就能完成学习状态的转换,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比如在讲授“秦朝的统一”这一课时,笔者就借用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导入新课,采取配乐朗读的方式,在学生听全词的时候,笔者就把下阙给学生写在黑板上,并用彩色粉笔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划出来并分别给学生作解释:在毛泽东笔下的几位古代帝王,秦始皇首当其冲,那么我们这节课就来看看秦始皇有哪些功绩值得放在首位呢?从而带学生一同走进这一课。

用诗词作总结,使历史课堂诗兴悠远。新课上完后,笔者常用一些诗词作总结。比如在学完“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后,笔者就用“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来总结左宗棠收复新疆,赞美左宗棠在新疆创造的伟大功绩;《马关条约》的签订,台湾的割让,中华民族在流泪、流血,笔者总结时就用丘逢甲的《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在历史课堂上穿插讲解这些诗词,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诗词不但有助于理解历史知识,更能提高文学修养,塑造学生的灵魂,一举多得。

4 创设情境,以情求趣,启迪学生的心智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能激发学生情感、有吸引力的环境,把学生引入课文内容所描述的情境中,使学生在感情上受震动,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这是很重要的。

如在讲“两汉经营西域和对外关系”一课时,笔者告诉学生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为了联络大月氏,东西夹击匈奴。在讲到张骞带着100多人刚走出汉朝边境,就被匈奴兵抓住时,学生为张骞的安危担忧;当听到匈奴人想让张骞投降,把他拘留了十几年,而张骞始终保持汉节,忠于祖国时,学生被张骞临危不惧、忠心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动;继而听到张骞终于找到机会逃出时,学生又为之欢欣鼓舞;当再次得知张骞历尽千难万险,从大月氏返回汉朝的途中又被匈奴人捉住并扣留一年时,学生又一次为张骞的命运担忧;当知道张骞好不容易在经受13年的磨难之后,终于和另一个人回到长安时,学生的高兴之情溢于言表。对这个故事具体情节的生动描述,不但使学生产生极大兴趣,犹如身临其境,为张骞的命运时忧时喜,同时又加深对张骞这个历史人物的了解,深深地被张骞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动。

这时笔者又强调张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探险家和外交家:在他二出西域后,汉朝和西域的经济文化得到频繁的交流,并为后来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使新疆地区正式归于中央政权的统治之下和开辟“丝绸之路”打下坚定的基础。这样以情感人的教学,使学生对张骞在历史上作出的重大贡献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就能更好地回答课文中提出的“张骞对我国历史上作出了什么贡献”的思考题。

在新理念指导下的课程改革,必将为中国基础教育迎来一个明媚的春天,新教材必将成为灿烂春天里的一朵奇葩。笔者相信,集科学性、思想性于一体的历史课,在素质教育的热浪中必是一块肥沃的热土,它正等待着有志之士的开发,它的明天将更美好、更灿烂,“塑造学生的灵魂”于历史课堂中将是历史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