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叶俊玲
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师组织下的学生间的合作,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是一种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合作精神的缺乏成为许多独生子女存在的一种素质缺陷。是否具有合作精神,能否与他人合作已经成为一个人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合作精神是音乐教育的强音,通过音乐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合作中个体服从群体的关系,同时在合作中体现着同一情感共鸣,从而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集体观念和互帮互助的高尚情操,也可激发学生积极向上不甘落后的竞争意识,通过合作学习,有助于因材施教,弥补教学难以面向众多有差异的学生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的。
因此,自新课标颁布实施以来,合作学习就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学习方式,以其特定的形式受到越来越多的老师青睐。因此,有必要对这一“课堂存在”做深入的研究与思考。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选择有合作价值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
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就能积极探索,对事物的观察也比较敏锐,想象更丰富。从培养兴趣入手,使学生的情感得以激发,让他们在一个轻松、积极、和谐的氛围中合作学习,即能多角度去理解。因此,合作学习的内容应该具分组表演、角色扮演、小组竞赛等形式,合作学习的重要价值是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互相碰撞、互相启发。教师在设计课堂讨论或表演时应精心安排,有所取舍,可要可不要的不安排,令人望而生畏、高深莫测无从下手的不安排,把合作重心放在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上,放在学生的兴趣上。难度适中,能够让学生经过合作讨论,合作创作有所收获,有所发展。因此,教师必须专心,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并深入了解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精心设计合作任务和合作内容。
创设有利于合作学习开展的条件
组建合理的合作小组音乐课堂的分组可以灵活处理,课堂上短期的合作,采用随机分组更方便,时间较长的探索性的学习活动,采用兴趣分组最宜,为使小组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信息,更多的见解,则可以采取异质分组。小组内成员各方面的差异,可以让学生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只有善待自我,欣赏别人,既知己又知人,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学习效果。正是因为每个组内部是异质的,所以连带产生了全班各小组间的同性。这就是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一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内部互相帮助提供可能性,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基础。
把握合作的时机为了让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并且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应将小组合作学习用在刀刃上。如:1)在学习遇到难点,学生思维受阻时,可引导学生小组合作;2)在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前,可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如欣赏《溜冰圆舞曲》《春之声圆舞曲》《肖邦圆舞曲》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最终得出圆舞曲特点;3)当某一问题可能有多种答案或多种表现形式时,可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合作表演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更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学生的脑海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建立相应的合作规则分小组时还需要建立相应的合作规则,掌握相应的合作技巧,才能使合作学习高效有序地开展。比如,小组内要有明确的分工,组织分工是指每个人在小组内都有相应的角色学习任务。分工要视学习任务的情况而定,如小组就一个问题展开讨论就没有必要分工,而有合作性的表演就需要任务分工,对于初中生来说,不管是任务分工还是组内学生讨论,各类角色要轮换担任。
创建良好的合作心理环境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创建良好的合作心理环境,提醒学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认识到每个成员都有言论自由,但同时有倾听的义务,学生之间只有分工的区别,而没有能力、性别、地域等的差异。不要让能力强、有特长的学生产生浓厚的优越感,鄙视差生,而是要引导他们倾听,欣赏每个学生,同时还要使差生正确认识自我,发现自我,纠正自我,超越自我。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大量的研究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法使用得当,在教学中能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总之,只要教师精心设计,周密组织,合理评价音乐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就一定会开展得有声有色。因此,在具体操作中,教师一定要摒弃形式主义,更新教育理念,切实优化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让小组合作学习成为音乐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焕发无限的生机和无穷的魅力。
(作者单位:浙江省苍南县桥墩嘉乡中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