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迎接新课程

时间:2024-05-07

王丽华

近年来,国内外为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越来越重视教学改革。课程改革既是基础教育改革,也是素质教育改革,更是一个系统工程的改革。我国教育部与时俱进地制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不仅对知识结构作了很大调整,高中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策略方法也有所变化。这就要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地迎接新课程。

改革中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改革,不能孤立地进行。教学方法是教学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近二十多年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不断变化,一方面不断向教育和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另一方面人们对教学客观规律的认识日益深化,教学理论其中包括教学方法的研究有了很大发展,对中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必须随着现代数学教学理论的发展而不断改革。

按照教学论的观点,教学方法是同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心理特点、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密切联系着的。研究中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紧密结合中学数学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适应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并且联系中学数学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近年来,我国有不少教师明确认识到中学数学的教学目的,在教学方法上做了相应的改革,注意采用富于启发性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也有些教师对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缺乏明确的认识,还不善于运用促进智力发展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还采用注入式,教学生死记硬背一些术语、公式。这种情况亟待改变。但另一方面,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为要发展学生智力,对讲解法也不能一概排斥,可以少用单纯的讲解法,多与其他方法如演示、问答、练习等方法配合着使用,讲解时注意提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以便使小学生既获得明确的数学概念,又发展了智力。

改变教学形式,重视数学活动

数学教学不是数学结果的教学,而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更确切的说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传统的教学往往是一支粉笔和一张讲台,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很少有数学活动进行。数学活动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活动中能充分展示自身才能,也能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学习。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有效的数学教学应当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积极从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它能促进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使他们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学习,进一步在意志力、自信心、理性精神等情感与态度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过程

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过程既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又是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是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可作这样的表述: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在数学教学目的指引下,以数学教材为中介,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从结构来看,它是一个以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为基本要素的多维结构;从功能来看,它是一个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从性质来讲,它又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师生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过程。

新课程标准还认为学生是数学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的学习应是发展学生心智、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因此,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不同学习内容,让学生采取掌握、接受、探究、模仿、体验等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所以教师在课前应该认真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现有的认知水平,尤其是与新知识有联系的现有水平;了解他们心中所想、心中所感。在吃准、吃透教材和把握学生的知识基础上设计双重教学方案:备教学目标,更备学习目标;备教法,更要备学法;备教路,更备学路;备教师的活动,更备学生的活动。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

明确创新是课程改革的核心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和现实充分表明哪个民族和国家重视创新,善于创新,敢于创新,哪个国家就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哪个民族和国家因循守旧,思想僵化,不善创新,哪个民族就难以发展,就要落后,就要挨打。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敢不敢创新,怎样创新,关系到能否实现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关系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中学生在各种国际竞赛中拿的奖牌越来越多,但是离诺贝尔奖确越来越远。因为学生缺少创新意识,缺乏独创精神。而新课程标准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供了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要以此为契机贯彻新课标理念,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创造条件。

改进师生关系,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中的主体

在传统教学中教学沟通的形式是制度化的形式:以教师为中心、以讲台为中心。教与学的关系不是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关系,而是指导与被指导、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这种关系渗透着教师的权威,即在教学形态里教师是权威的代言人,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新标准指出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学活动的教与学不仅形成教师与学生之间一对一的关系,也形成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关系等多重的网状关系,而教学就是在这种网状关系中进行的。现实的教学分析表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交互主体性的伙伴关系。教师和学生是教或学的中心人物。怎样改进师生之间的关系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

注重同学生的交往教学中应有互动、协调的师生关系。教学活动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教学。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的主体,都具有独立人格价值,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和表达的最基本的形式和途径是交往。

改进教学评价方法教师要使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有所提高,学习更有自信心。《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评价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评价中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又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既重视学生在评定中的个性化,反应方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倡导学生在评定中学会合作与交流;评定的功能由侧重分数转向侧重发展,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在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上的差异。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特别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课程,面对教与学的方式的改变,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更新观念,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把握新方法,适应新课程,掌握新的专业要求和技能,以适应课程改革需要。

(作者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第一中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