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让高尚的爱和真情陶冶学生心灵

时间:2024-05-07

张桂英

语文课堂中,教师应当重视培养学生情感体验,把对学生的情感陶冶渗透到每一节语文课中去。

笔者以教学当代诗人食指的《相信未来》为例,尝试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准切入点,渲染课堂气氛

《相信未来》写于十年动乱中,被评论家称为是一篇预言性诗歌力作。它影响了整个一代人,当年的许多知青,在生活极其艰难和理想几乎破灭时,正是这首诗鼓励他们活下去。诗人以异乎寻常的坚毅和刚强、执著和热烈,以一种近乎悲壮的口吻告诉人们,不管人生多么艰辛,不论命运多么坎坷,都必须愈挫愈勇,坚忍不拔,百折不回,忍辱负重,向命运挑战,实现生命的价值,昭示了诗人那崇高而严正的命题——相信未来。

整首诗,作者以纯净、隽秀,带有儿童般执拗的真挚,表现了知青们在逆境中对人生价值的重新思索,在某种程度上起着惊醒和呼唤的作用。本诗悲壮而不悲戚,凝重而不沉重,感慨而不感伤,迷惘而不迷惑,是痛苦中的呐喊,是滴血的呼唤,是含泪的微笑,是一曲顽强奋进的生命之歌。

笔者抓住这首诗饱含深情的特色,结合时代背景,在引导学生整体感受理解诗文主旨的基础上,反复诵读加深情感体验,达到熟读成诵,然后交流诵读心得、感受。

《相信未来》节选: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一定会给予客观,公正的评定/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巧设情境,激发情感

学生交流之后,在情绪热烈高涨的情况下,教师为他们创设情境:“人们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失败,会有迷惘惆怅,也许会对前途感到失望……读了这首诗,在慢慢人生路上,你将怎样勇敢地面对生活,面向未来?仿照食指这首诗的结构,修辞,写一段文字,要求写出真情实感。”

主动参与,抛砖引玉

设置情境后,给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在他们基本确定思路后,教师积极参与其中,为学生诵读范例。此举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加深他们的情感体验,写出真情实感。然后教师范读《相信有一天——给在座的同学们》(同时以多媒体配出画面,辅以文字):我相信有一天,眼前的每一个你/会成为真正的星辰/悬挂在天幕上,永不坠落/我相信有一天,眼前的每一个你/会真正如今天你眼中骄傲/纵横驰骋,永是赤诚/……

教师的诵读声刚落,教室里就想起热烈而长久的掌声,每一位学生都很激动,因为他们感受到教师的信任。

激发创作,升华情感

发现时机已成熟,教师及时鼓励:“快动手写吧,相信你们心中都埋藏着美好的愿望和澎湃激情,把它写出来,大家分享。相信你们比老师写得更好!”教室内鸦雀无声,只感受到真情在流淌,激情在跳跃。

展示交流,体验收获

十分钟后,已有不少人在举手,听他们一一发言交流,真是振奋人心。那一段段虽笔法稚嫩但充满了真情的文字,被朗诵得声情并茂,仿佛是在听一场诗歌比赛。

他们有的畅想未来,有的讴歌青春,有的写给朋友,有的赠送给残疾人……总之,篇篇主题鲜明,个个情真意切。

学生的作品难免有些稚嫩,不够厚实深刻,但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认识得到提高。能力得到锻炼。

通过这样一个以写为主兼顾听说读的综合练习,既培养了学生在课堂上自觉创造的能力,又熏陶了他们的高尚情怀,使他们体验到真爱,切实拥有真实的情感体验,也落实了在教学中实现情感教育的目的:让高尚的爱和真情陶冶学生的心灵。

(作者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双城堡中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