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预算管理一体化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运用探讨

时间:2024-05-07

李生莲

[摘 要]财政为政府“理财之政”,在国家治理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为切实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及治理水平,更好地服务社会公众,行政事业单位要在单位内部大力推广使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构建科学高效的预算管理一体化模式。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存在很多问题,制约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基于此,本文将概述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一体化,就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一体化工作开展的现实意义进行分析,就行政事业单位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工作现存的突出问题及运用路径展开探讨,旨在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的进一步改革提供宝贵经验,帮助行政事业单位更好地履行社会公共职能。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一体化;全面预算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志码:A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管理成效关系到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工作开展的效率。为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行政事业单位的社会公共服务价值,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认识到以往管理模式的弊端,并积极探索符合单位实情的财务管理新模式。在此情况下,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在推广使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并在该系统的支持下解决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部分弊端,使得财务预算管理效能得到质的飞跃,为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改革升级筑牢基石。

1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一体化概述

预算管理一体化是基于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运行支持,通过系统设置将许多原本存在且被反复强调的原则和规则进行了固化并通过系统强制执行,同时形成倒逼机制,通过严格规范和控制预算指标的“入口”和国库支付及会计核算的“出口”,实现了对预算执行的刚性约束。同时,上级部门可通过系统实时查看和监控下级各级部门的经济业务事项和资金流向,初步实现了闭环管理,并将规则嵌入一体化系统,提高制度执行力,为提升治理效能夯实了基础。这些功能优势的发挥进一步说明了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能更好地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1]。

2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一体化工作开展的现实意义

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的改革背景下,为解决传统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效能较低的问题,可推广使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进而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主动优化财务管理形态,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各类资源的科学配置与合理利用,进而降低行政事业单位运行成本,并创造出更多的社会公共效能。

3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一体化存在的突出问题

3.1 工作团队的实力有待提升

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要求财务人员熟悉财务管理及会计工作流程,并掌握会计专业方面的知识,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熟悉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分类科目及处理流程,才可以運用该系统实现对财务数据的分析处理,并完成财务预算管理的预期目标。由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的整体实力有待提升,特别是乡镇财务部门的人员,由于人员年龄较大、不熟悉计算机操作及系统流程,且乡镇在招考财务部门人员时有些并非专业对口,所以无法保证财务预算管理一体化工作开展的实效性[2]。

3.2 系统本身有待完备

现阶段该系统包括基础信息、项目库、预算编制、预算调整和调剂、预算执行、政府采购、银行账户管理、总会计核算、单位会计核算、预算绩效、地方评价、工资管理、部门决算、部门财报、综合报表查询等模块,即将把国有资产模块接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由于系统涵盖的功能很多,各地推动一体化的模式、思路及系统供应商存在差异,系统运行情况及用户体验也有所不同。预算管理是组织管理的核心内容,在确保遵守财经纪律、法规规则共性要求的同时,还要保证适度的个性化设置,需要结合不同行业及不同性质的单位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量体裁衣。一体化系统注重规则导向,追求规范性和统一性,将预算管理各个环节的流程及标准预置在系统中,对于一些较为特殊的经济事项可能无法考虑周全,导致单位在经办某些具体业务时出现问题。

具体可归结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系统设置的程序、规则及操作方式等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合理、不合适、不便捷,导致有些业务无法按照既定的规则处理;第二类是系统设置不够细化、不符合日常操作习惯或者界面不友好,增加了系统操作的时间成本,降低了舒适度;第三类是由于各地积极推进该系统,上线后使用的人数很多,导致在一定时间段系统出现卡顿现象,影响了部分工作的效率。实际上,任何新系统上线尤其是区域统一铺设的系统都将经历先上线运行再不断优化调试的过程。

3.3 预算编制不准确及与单位发展脱钩

预算的本质是对未来年度的收入、支出、现金流计划,在年初预算时往往存在偏差,但就国内外先进实践经验可以得知,利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与可控,实现财务预算的精细化管理。预算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实现组织战略规划及发展目标的重要抓手,基于“预算”的管理,并非要求所有支出完全按照预算项目发生,而是“计划—执行—反馈—纠偏—(新)计划”的循环往复过程。同时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基于科学的预算管理计划,有序开展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并充分发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运行优势。在预算编制工作开展时,由于参与编制的工作人员没有客观认识到财务预算与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协同性,导致预算编制方案与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出现脱钩,给后续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开展造成直接影响。

3.4 预算管理一体化意识不强

在预算管理一体化工作落实阶段,为充分发挥该系统的运行价值,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预算管理绩效与成效,需要全体职工对其工作给予一定的重视,并积极配合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有效降低和控制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行成本,增强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工作效能。但从实践情况来看,由于相关工作人员的预算管理一体化意识不强,没有对其工作给予一定重视,进而阻碍了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建设与应用[3]。

4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一体化的运用路径探究

4.1 全方面提升工作团队的专业能力、业务能力

为全方位提升预算管理工作团队的综合能力,行政事業单位在招聘人员的时候应招聘专业对口或相近的财务人员,同时定期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并对工作人员进行业务考核,激发参训人员的学习欲望,使其能够不断弥补自己的业务短板,深入、系统地学习财务会计专业知识及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并熟练地掌握运用该系统,发挥该系统的现实应用价值。

4.2 契合单位特点优化预算管理体系

根据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现包含的模块和即将接入的模块,行政事业单位运用该系统时,为达到预算管理一体化工作开展的预期目标,应当契合本单位的工作特点,针对财务预算管理体系进行不断的优化及完善,使其发挥一定的现实作用与价值。

4.3 明确界定不同岗位的职责与义务,协作完成预算管理方案的编制

新时代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预算管理一体化工作时,为避免预算编制方案与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出现脱节,应当明确不同岗位职工的职责与义务。基于责任制度、问责制度、考核制度的运行,以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职工各司其职,高效协作完成预算管理方案的编制,为后续预算管理一体化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依据。

为保证财务预算编制内容的精准、可行,工作人员可利用信息技术对行政事业单位历年来的全面预算管理方案进行整合分析,进而总结出以往预算管理工作的优势与问题,并汲取成功的预算编制经验,警惕曾经出现过的问题,保证预算管理方案编制的可行与有效。

4.4 科学灵活地运用预算管理一体化

行政事业单位对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深入了解和熟练操作,将对预算管理一体化工作开展的效果起到决定性作用。为充分发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运用价值,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经费的精准配置,保证各部门业务开展的质量,需要科学灵活地运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

鉴于行政事业单位各部门的业务涉及领域较广,为有效提升各项业务开展的成效,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综合服务水平,应当基于单位业务的特点,开展灵活有效的预算管理,契合业务开展的具体情况,进而实现对全年预算计划的一体化管理,避免超预算问题的发生。

例如,基于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支持,工作人员执行全面预算管理计划时,可基于相关数据的动态收集,实现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精准跟踪,便于预算管理人员明确每一笔经费的开支细节,并及时针对预算超支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诱因,快速调整预算管理策略,进而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经费开支得到科学管控,使得行政事业单位能够严控运行成本,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公共效能。

4.5 加强预算管理一体化的监督评价

在预算管理一体化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为保证财务工作的高效安全运行,行政事业单位应充分结合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特征,深化对预算管理一体化的监督和评价,根据数据信息的分析报告,及时发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不足,便于工作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完善和优化。

行政事业单位对预算管理一体化进行监督和评价时,应当建构科学严谨的监督评价机制,明确监督部门的职责与义务,确定评价参考的指标,以保证监督评价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基于监督评价机制的运行,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切实降低财务预算管理风险发生的概率[4]。

例如,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进行预算管理一体化监督评价时,为保证相关工作开展的质量与效果,实现对预算管理的有效监督,应运用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实现对财务预算管理全部数据的深度分析,进而对比预算管理计划与执行情况,客观指出各部门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不足,或基于数据分析报告,科学调整各部门的财务预算经费资源,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业务能够根据外部社会民众需求的变化作出科学调整,避免教条主义的出现,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工作开展成效。

4.6 预算管理一体化偏差的科学调控

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预算管理一体化实践过程中,需要将年度预算进行分解,进而形成详细明确的全面预算管理计划,为各部门、各阶段、各项目的财务预算管理提供依据。但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运行时,可能会由于社会需求的变化、相关政策的变化以及不可抗力的影响,导致部分项目、相关部门的预算管理出现偏差。在预算管理一体化出现偏差时,不可对其忽视,以免影响年度预算方案的执行效果。为实现对预算管理偏差的科学调控,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偏差调节机制,确保财务预算管理一体化的有序进行。

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一体化偏差调整机制建立中,应当设定相应的预警阈值,便于预算人员对预算偏差问题的严重性进行有效评估。通常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在设定预算管理偏差预警阈值时,主要设定三类标准,即10 %的基本预警、20 %的二级警戒、30 %的三级警戒。

比如,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预算管理一体化工作开展过程中,通过分析相关数据,发现预算管理的偏差达到了10 %。行政事业单位应迅速组织工作人员,针对预算管理偏差的诱因进行深入研究,并找出调整纠偏的工作路径。

若预算管理的偏差达到20 %的二级警戒阈值时,不仅需要本单位针对预算管理偏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同时需要上级部门的介入,深挖造成预算管理偏差的源头,降低预算管理风险,确保财务预算管理一体化的有效落地。

若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一体化数据分析发现,预算管理偏差达到30%的三级警戒阈值,行政事业单位不仅需要执行二级警戒的纠偏工作流程,同时还应在上级部门监管下进行后续财务预算管理,减少财务预算管理的偏差,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的稳定运行[5]。

5 结语

本文围绕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阐述了财务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现实应用路径,旨在说明预算管理一体化模式建构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在行政事业单位改革转型的大环境下,为有效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经费管理的质量与效果,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契合自身工作的主要职责与发展规划,不断优化和完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构建科学完善的财务预算管理模式,充分发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运行优势,有效杜绝预算管理流于形式或预算管理效果不佳等问题,为行政事业单位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陈默,王林,朱建荣,等.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以山阳县为例[J]. 西部财会,2022(1):9-11.

[2]陈文惠. 新时期基层行政单位如何做好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探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22,43(22):146-148.

[3]卢倩. 新政府会计制度在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 中国乡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2022(9):75-77.

[4]刘璇. 海事基层行政单位如何过好紧日子的若干思考——以W海事局为例[J]. 交通财会,2022(3):33-37.

[5]刘怡惠. 行政单位财政绩效目标管理现状与完善对策研究[J]. 纳税,2017(14):48-4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